劉莉莉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中職畢業(yè)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勢必推動中職各學科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以生為本”既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學生最終的落腳點,它對中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推進中職語文教學的道路上,只有重視以生為本的理念,才能既培養(yǎng)中職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又能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 ? 鍵? ?詞]? 以生為本;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8-0146-02
一、前言
隨著教學方式的不斷迭新,傳統(tǒng)中職語文教學逐漸顯現(xiàn)出自身的不足。一方面,對中職學生來講,覺得學習的語文知識內容繁雜無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也不是很強,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變得厭惡這種枯燥乏味的學科;另一方面,對教師來講,就是無論自己多么用心努力,都難以讓學生輕松地學好這門學科,也很難從根本上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質量。為了能夠完全改變這一局面,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及時地改變日常的教學方法,用一種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思想作為引導,探索新的教學結構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中職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從而既實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從根本上提升了中職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的教學原則
在日常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對語文教學有一種正確的理解,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僅僅是為了應試教育而教學,所以不應該在語文課堂教學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不停地講解考試重點,學生則只能在課堂下死記硬背,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及時地將語文教學課堂上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這樣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能夠沒有負擔地全身心投入,可以極大地調動他們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發(fā)揮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所以在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教學中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學習心理,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中學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抓住他們的學習心理,培養(yǎng)他們對語文教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推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2)在教學中凸顯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原則,語文在教學中看似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但是其知識內涵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整個人生,學富五車的人因為擁有知識財富,能夠在這一生中受益匪淺,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不斷地給學生灌輸以及舉例說明語文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讓學生能夠理解學好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在這種正確的語文價值觀的指導下推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3)在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作用的原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不能單單只是教師的責任,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xiàn),讓學生明白自己才是整個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責任人,使他們在之后的語文學習中都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在教學中學習先輩知識的同時也能展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在學生完全駕馭中職語文課堂學習機制的基礎上推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4)在教學中注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原則,中職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應僅僅局限于學生當下的語文成績以及為了應試而采取各種急短快的教學方式,而是為了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養(yǎng)成獨立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把握好分寸,積極地為學生做好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自主學習,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人才,這也是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的重要之路。
三、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的教學策略
中職教學由于其特殊性,它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畢業(yè)后更好地在社會立足,是面對現(xiàn)實社會的教學,所以在推動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更加重視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倡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探索掌握語文知識,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遇到問題能夠積極思考,語文知識及時消化,并且在實踐中及時應用學到的知識等語文學科素養(yǎng),以幫助學生在之后踏入社會中能通過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在教學中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有趣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多數(shù)的學生在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壓抑和緊張,很少有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完成語文學習,這就需要中職語文教師根據(jù)課堂的需要,及時地營造有趣和諧的教學氛圍,在中職語文寫作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叫作情境烘托,通過這種寫作手法可以讓讀者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物的描寫更加生動詳細,事情的敘述也更加具有說服力,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將這種寫作手法巧妙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使中職語文教學更加突出和立體,營造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對提升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完全參與教學的同時,發(fā)揮最大的潛力去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課本《我的空中樓閣》這篇文章的時候,中職語文教師可以首先和學生共同讀一遍課文,讓學生感受作者描述景物的大意,然后教師從小屋周邊的景色開始進行描述,小屋周邊的山,描繪出具有生氣和情調的山;近處的樹,描繪出有精神、有活力的樹等,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對自己小屋周邊環(huán)境描述的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及時地讓學生描述自己所見到過的美麗景色或者建筑物,以及自己遇到過的有趣的人物或者其他等有趣的事物,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通過與同學或者教師的語言交流,再加上對自己所熟悉的景色的描述,使學生培養(yǎng)出一種在課堂上主動積極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習慣,同時也使學生對語文的看法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之前的枯燥乏味變得思維活躍,也越來越感興趣,從而有效推進以生為本的中職語文改革,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語文教學活動不應該只限制在一種上,為了能夠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語文教學活動方案中,更應該兼顧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度教學方法,教師只是給學生搭建一個學習的平臺,更多的是讓學生積極地學習知識、延伸知識以及拓展知識,這樣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會使學生更加感興趣。比如對在語文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的寫作來說,多數(shù)學生都是比較排斥的,因為無論怎么寫作,都不能讓教師滿意,所以教師應該在日常的多元化教學中更多地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對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來講,他們不是不具備寫作能力,而是沒有一個更好的開始或者一個更加恰當?shù)谋硎痉绞?。例如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完全拋掉那些比較陳舊的寫作素材,更多地鼓勵學生通過微博、微信等較為個性的軟件學習那些比較出名的語句并進行一定的模仿練習,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編寫一句話、一段內容等,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的展示,讓學生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視頻,比如前段時間在電視上非常火的《詩詞大會》這種節(jié)目,節(jié)奏比較快,主持人、評委以及選手都能夠不停地根據(jù)古詩詞來展現(xiàn)自己的淵博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模仿這種形式,開展一次寫作比賽,并在比賽過程中及時地補充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讓學生在這種緊張又刺激的比賽中,通過自己前期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在比賽中從教師和同學那兒學到的新知識,能夠靈活地編制出更加優(yōu)美的語句,逐步通過這些經(jīng)典語句的積累,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及時地根據(jù)課堂的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不斷提升他們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多種互動教學的開展下,積極地推進以生為本的中職語文改革,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促進學以致用,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
中職教育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畢業(yè)時更加容易地踏入社會,而中職語文與其他各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為了能夠促進語文知識的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文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能力,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根據(jù)語文知識的特點,向不同的專業(yè)課靠攏,讓學生能夠明白語文知識的用處,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有效地學習和參與語文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人腦與電腦》這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讓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結合這篇課文梳理計算機中的專業(yè)術語,以及一些常用編程、命令的應用和描述,并在課堂上進行一定的演示和介紹,使學生更加了解語文知識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對那些烹飪專業(yè)、旅游管理專業(yè)以及播音等專業(yè),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語文教學大綱知識點的學習,及時地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了解到自己的專業(yè)與語文知識的緊密聯(lián)系,并在具體的教學互動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也實現(xiàn)“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的目標。
四、總結
在重視以生為本推進中職語文改革的道路上,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在遵循引導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營造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及做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從兵.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11).
[2]張玲莉.中職語文“生本”課堂教學之探索[J].世界家苑,2019(2).
[3]胡逢游.中職旅游專業(yè)融入地域特色的語文教學實踐探索[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9).
[4]王影惠.以學生為主體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究[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3).
[5]曹阿娟.以生為本,讓閱讀課回歸本真[J].語文天地, 2019(3):69-70.
[6]周華蓉.以生為本理念在中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滲透[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5).
[7]沙寧.借鑒“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優(yōu)化中職學校班級管理[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2).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