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芳
摘? 要: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財富,當代青年必須要具備家國情懷,不斷完善個人素質,堅定個人信仰,成為有擔當富有責任感的合格青年。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家國情懷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組成部分,要求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增進對歷史的了解,促使學生積極追求與研究民族歷史和傳承精神,豐富學生的人文情懷,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對國家的歸屬感與使命感。初中歷史教師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為課程教學重點,實現知識教學和素養(yǎng)培育的有機結合,做到立德樹人,引導學生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不懈奮斗。
關鍵詞:家國情懷;初中歷史;實踐方法
在我們追求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弘揚民族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家國情懷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當中的精神財富。對于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來說,初中歷史教師必須秉持強烈的責任感,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資源整合,組織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家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不斷強化學生的責任與使命感,讓學生能夠把家國情懷落實到具體行動當中,鼓勵學生努力為自己、家庭、國家與民族不懈奮斗。
一、注重小組合作探討,培育家國情懷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實踐當中應用普遍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結合教師安排的問題展開分組探討,彼此交換各自的意見與建議,在此基礎之上歸納總結,進而獲得結論的一項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有效彰顯了新課程思想觀念,可以增強學生的互動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意識,也可以強化學生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通過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內在積極情感,所以可以在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歷史課堂上巧妙應用,幫助學生在討論當中分辨是非,形成家國情懷。例如,在教學洋務運動時,結合本課的中心內容,同時聯系家國情懷培育的要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討論題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洋務運動是否讓中國走向富強?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基礎,對所學內容的把握也各不相同,所以會提出不同的觀點。有的學生認為洋務運動讓中國走向了富強,因為這項運動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有的學生則認為,洋務運動開展的根本目的仍舊是維護清政府統治,并未真正觸及封建制度,最終因為清政府的腐敗和外國打壓而走向失敗,并未讓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和認識,并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討論認識到在對歷史事件進行評價的過程當中,要有客觀評價的思想觀念,樹立良好的證據意識,有效培育學生愛國情感與家國情懷。
二、借助歷史故事講授,生成情感共鳴
歷史當中富有智慧,經過了時間的洗禮與沉淀,所以歷史也具備了鮮明的故事性特征。歷史是一面鏡子,能夠讓我們認清問題,找準努力方向,而通過對歷史故事進行認真分析和閱讀,也可以從中獲得良好的啟發(fā),傳達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利用初中學生喜愛歷史故事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培養(yǎng)時,就可以引入故事教學法,通過多樣化的歷史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對家國情懷的滲透。比如,在教學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時,可以在教學當中引入《朱德的扁擔》這一具備代表性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透過故事看到領袖身上顯現出來的魅力,學習朱德身上體現出來的身先士卒,艱苦奮斗,同甘共苦的情懷。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中感知革命的艱辛,促使學生知道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主動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教師在選取故事時要和教學主題密切關聯,同時注意考慮到故事的感染性以及真實性,運用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層次。
三、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強化家國體驗
角色扮演是一種趣味性強的歷史實踐活動,具備很強的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在表演當中增進對歷史場景的認識,強化學生各感官的參與與感受,在加深情感體驗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例如,在教學宋代經濟的發(fā)展時,教師可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宋朝的農民、商人以及手工業(yè)者,并以這樣的身份分別介紹宋代農業(yè)、手工業(yè)與商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在學生的身臨其境當中激發(fā)學生探究嘗試的學習情懷,感知古代經濟的繁榮,強化民族自豪感。再如,在教學金與南宋的對峙時,教師可以基于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要求,聯系本課所講解的重要人物,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岳母刺字,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提高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效果,同時拉近歷史和學生間的心理距離。
培育家國情懷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當代青年責任與使命感,使其積極投身中國夢建設的重要舉措。初中歷史學科包含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對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對這些資源進行分析和挖掘,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情感教育,組織各種各樣的歷史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家國建立正確認識,讓學生確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對國家、人民保持高度的認同感、責任感與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到家國建設和發(fā)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