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要求教師能夠從教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角度出發(fā),解決當前學生存在的多種問題。然而在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之中,教師往往會被課堂沉默現(xiàn)象所困擾,導致整個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教師也無法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也就要求了小學音樂教師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入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多措誘動的方式解決課堂沉默的問題,從而使小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確保小學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能夠達到預期要求。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沉默;應對措施
一、課堂沉默現(xiàn)象概要
課堂沉默是當前教學活動開展之中較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是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之中產(chǎn)生的無聲、且無固定內(nèi)涵的非語言交際情況,一般來說,課堂之中的沉默情況包含了教師課堂沉默和學生課堂沉默兩種類型,教師沉默的原因往往是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給與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進而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而后者則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之中展現(xiàn)出的沉默狀態(tài),在本文之中的課堂沉默值得主要是后者[1]。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人更習慣較為內(nèi)斂的表達方式,中國人對于沉默也較為肯定,認為只有虛心接受才是美德,小學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也會為學生灌輸沉默是金的理念,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逐漸喪失了提問和與教師交流溝通的能力。然而對于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教學而言,課堂沉默則會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具體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過程之中故意低頭,不與教師的視線接觸的情況,學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甚至在教師提問時不愿意表達自身觀點,教師在提出問題時,學生也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疑惑,導致教師不知道教學活動應該如何開展和調(diào)整,為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之中,課堂沉默包含了參與性沉默和游離性沉默兩種形式,前者是受到學生內(nèi)向性格的影響,導致學生不愿意在眾人面前發(fā)言,不愿意參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展現(xiàn)出來;而游離性沉默則是指學生長期在課堂之中處于被動和消極的狀態(tài),身在課堂之中,卻想著一些課堂之外的內(nèi)容,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不在焉的情況,這也是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之中課堂沉默最為主要的形式。
二、小學音樂高年級課堂沉默的有效應對策略
(一)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正如我們之前分析所言,很多學生課堂沉默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由性格決定的,人也不是天生就是開朗或者內(nèi)向的,人的性格往往是由后天生活和教育條件影響形成的,而在課堂之中沉默的學生也并非是由先天因素所決定的,這也使其不愛發(fā)言的原因存在著多種方面的表達形式。身為教師則應該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使學生的心里需求得到滿足,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并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明確課堂沉默對教學活動開展造成的影響,讓學生愿意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改善課堂沉默的問題。
舉例而言,在開展《紅蜻蜓》這一課的教學之中,這堂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學生感受日本音樂的主要特點,讓學生能夠?qū)γ篮蒙町a(chǎn)生熱愛之情。而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也應該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對于一些活潑愛表現(xiàn)自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這部分學生結合教學情況,試著唱出《紅蜻蜓》這首歌曲,而對于一些怯場,不敢在多人面前唱歌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這部分學生說出自己對《紅蜻蜓》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以引導和鼓勵為主使他們樹立良好的音樂審美;而對于一些音樂素養(yǎng)不足的學生,教師應該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節(jié)奏感訓練,使其能夠更好的區(qū)分樂曲之中的節(jié)奏。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整個教學活動能夠顧及到不同性格,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不同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身見解,達到減少課堂沉默情況發(fā)生的頻率,推動后續(xù)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2]。
(二)引入賞識教育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自信
在教學過程之中,想要使課堂沉默的問題得到合理解決,教師就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音樂自信入手,讓學生能夠通過回答問題,演唱歌曲的方式獲取成功的體驗,從而使學生能夠踴躍的發(fā)言,解決當前教學活動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也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表達自我,讓在課堂之中沉默的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自我表現(xiàn)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展現(xiàn)自己帶來的喜悅,而高年級音樂教師也應該善于找到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不斷的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到自己能夠更好的運用相關知識,獲取應有的進步,為學生埋下自信的種子,推動多種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
舉例而言,在學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課時,教師應該能夠以電腦學生以更加飽滿的情緒,融入更多的感情去演唱歌曲,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之中的歡快情緒。而這堂課程的教學難點在于對音準和節(jié)奏的把控,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應該以賞識教育為主,要求學生對音樂進行即興演唱,并對學生的演唱過程和演唱成果加以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極大的認同感,然后教師要開展對應的創(chuàng)編表演活動,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所學音樂只是,以小組為單位對歌曲加以改變,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形式演繹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教師也要對每一位學生的表演進行認真的觀看,對學生展現(xiàn)出的創(chuàng)新性和音樂知識加以鼓勵和表揚,從而使學生能夠樂于發(fā)揮自身的音樂激情,投入到小學高年級的音樂課堂之中,確保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濃郁,徹底解決小學音樂課堂之中容易出現(xiàn)的課堂沉默問題,推動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最后教師也要對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加以總結,要求一些沒有發(fā)言的學生課后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談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教師也要在課后保持賞識教學理念,使學生更愿意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學習音樂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好的運用音樂知識,這也是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的主要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課堂沉默的問題較為普遍,往往會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不利的影響。而這也就要求了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師能夠?qū)φn堂沉默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以多舉并措的方式引導學生獲取音樂知識,減少小學音樂教學沉默問題產(chǎn)生的幾率,從而推動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孫亞茹.多措誘動 無中生有——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沉默現(xiàn)象及應對措施[J].教育界,2020,(19):36-37.
[2]王琛.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堂沉默現(xiàn)象分析與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