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潔瓊1,鄒 軍1,盧 揚(yáng),馮澤蔚1,劉 輝
(1.貴州省農(nóng)作物技術(shù)推廣總站,貴陽 550001;2.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貴陽 550006)
蕎麥?zhǔn)寝た?Polygonaceae)蕎麥屬(FagopyrumMill.)雙子葉植物。蕎麥屬有2個(gè)栽培種,一是1791年定名的Fagopyrumtataricum(Linn) Gaertn.,譯為韃靼蕎麥,是苦蕎的學(xué)名;二是1794年定名的FogopyrumesculentumMoench,譯為普通蕎麥,是甜蕎的學(xué)名[1]。中國是蕎麥生產(chǎn)和出口大國,中國蕎麥在世界蕎麥生產(chǎn)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面積和總產(chǎn)量常年居世界第2位[2]。中國栽培蕎麥分布廣泛,從北緯18°~53°,海拔20~4 400 m的廣闊地區(qū)幾乎都有栽培,資源極為豐富[3]??嗍w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qū)的云南、四川、貴州等省,甜蕎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甘肅、山西等省[4]。蕎麥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作用[5-6],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jià)值[7]和多種活性功能[8],是藥食兼用作物。蕎麥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礦質(zhì)元素、膳食纖維、蔗糖、果糖等[9]。蕎麥的多糖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抗腫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種作用的一類重要生物活性物質(zhì)[10]。蕎麥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降血糖和血脂、抗癌防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類雌激素等生理功能?,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酮成分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抗乙肝表明抗原和抗菌作用[11]。從蕎麥中分離鑒定的黃酮類化合物達(dá)50 余種,種類和含量隨器官、生育期、生長環(huán)境及品種而變化[12]。研究發(fā)現(xiàn),將苦蕎麥種子的80%乙醇提取物經(jīng)聚丙烯胺柱水洗除雜后得95%的醇膏再經(jīng)分離可得到4個(gè)單體化合物,經(jīng)結(jié)構(gòu)鑒定為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13]。蕎麥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多少是衡量蕎麥品質(zhì)優(yōu)劣的重要參數(shù)。蕎麥的營養(yǎng)成分和保健功能活性,含量多少因品種和種植地域而異。
因此,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來自貴州、陜西、甘肅、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山西的48份蕎麥品種(系)種子中的粗多糖、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并進(jìn)行了評價(jià)分析,為蕎麥品種篩選和利用提供依據(jù)。
供試材料為來自貴州、江西、陜西、湖南、甘肅、云南、四川、山西等省份的栽培蕎麥種子,共48份,其中苦蕎40份,甜蕎8份。來自貴州省的蕎麥品種(系)有33份,陜西省5份,甘肅省4份,四川省2份,云南省1份,湖南省1份,江西省1份,山西省1份。
1.2.1儀器與試劑
1) 紫外分光光度儀(UV-9100,北京瑞利公司),電子天平(sartorius BS 110 S,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高速萬能粉碎機(jī)(FW80型,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DK-98-1型,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2) 濃硫酸、苯酚、乙醇、無水乙醇、鋁片、無水葡萄糖、碳酸氫鈉均為分析純,經(jīng)105 ℃干燥備用;水為2次蒸餾水。
3) 5%苯酚溶液配制:取苯酚100 g,加鋁片0.1 g與碳酸氫鈉0.05 g,蒸餾182 ℃餾分,吸取此餾分10 mL加水至200 mL棕色容量瓶中,即得。
1.2.2樣品測定
1) 對照品溶液:精確稱取105 ℃干燥至恒重的無水葡萄糖0.100 0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確吸取上述溶液1.0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精確吸取上述溶液3.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入5%苯酚1 mL,混勻,再加入濃硫酸7 mL并計(jì)時(shí),加水至刻度,旋渦混合5 min,放置1 min,加水至刻度,混勻,室溫20 min,再加水至刻度,備用。
2) 供試品溶液:精確稱取蕎麥種子粉末1.0 g,置圓底燒瓶中,加水100 mL,加熱回流1 h,趁熱用脫脂棉濾過,如上重復(fù)1次,合并2次濾液,水浴濃縮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確吸取2 mL加無水乙醇8 mL,旋渦混合,離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10 mL容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精確吸取3 mL,自“加5%苯酚1 mL”起,操作同上,備用。
1.3.1儀器與試劑
MS 105 DU電子天平:上海閔勝科技有限公司;LC-20 A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為SPD-M 20 A;自動(dòng)進(jìn)樣器為SIL-20 A;高壓輸液泵為LC-20 A。色譜柱為Agilent ZORBAX Extend-C 18(5μm,250 mm,4.6 mm),購自美國Thermo 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HWS-26):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LGJ-10 B 真空冷凍干燥機(jī):杭州創(chuàng)意真空冷凍干燥設(shè)備廠;CS-700超微粉碎機(jī):廣州市旭朗機(jī)械設(shè)備有限公司;UV-2450日本島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jì):日本島津公司。
對照品均購自中國醫(yī)藥集團(tuán)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甲醇、乙酸為色譜純,購自貴州金摩爾化學(xué)有限公司。
1.3.2溶液樣品的制備與測定
標(biāo)準(zhǔn)使用液的制備:分別精密稱取對照品蘆丁10 mg、槲皮素10 mg、山柰酚10 mg、山奈酚-3-O-蕓香糖苷10 mg,于25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配成濃度分別為400μg·mL-1的對照品貯備液。
分別量取5 mL的蘆丁、3 mL槲皮素、2 mL山柰酚、2 mL山奈酚-3-O-蕓香糖苷的對照品貯備液于10 mL容量瓶中,制成蘆丁、槲皮素和山萘酚濃度約為200、120、80μg·mL-1的混合對照品使用液,然后用甲醇進(jìn)行稀釋,經(jīng)0.45μm的濾膜過濾,進(jìn)樣20μL,進(jìn)行HPLC分析,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圖。
供試樣品溶液制備:分別精密稱取苦蕎粉樣品約1 g,85 ℃用90%甲醇索氏提取,旋轉(zhuǎn)蒸發(fā)濃縮于10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取1 mL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吸取上述樣品,經(jīng)0.45μm的濾膜過濾,進(jìn)樣20μL,進(jìn)行色譜分析,用外標(biāo)法計(jì)算樣品中蘆丁、槲皮素、山萘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的含量。
48個(gè)蕎麥品種(系)種子的粗多糖含量結(jié)果如表1所示,粗多糖含量在5 g·(100 g)-1以上的蕎麥品種有4個(gè),占8.3%;粗多糖含量在4~5 g·(100 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4個(gè),占8.3%;粗多糖含量在3~4 g·(100 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5個(gè),占10.42%;粗多糖含量在2~3 g·(100 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3個(gè),占6.3%;粗多糖含量在1~2 g·(100 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20個(gè),占41.7%;粗多糖含量在1 g·(100 g)-1以下的蕎麥品種有12個(gè),占25%。粗多糖含量最高的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系QK 2015-7,達(dá)到5.61 g·(100 g)-1;最低的是來自山西省的苦蕎品種晉苦2號,粗多糖含量為0.18 g·(100 g)-1;48份蕎麥品種(系)種子粗多糖含量在1.6 g·(100 g)-1以上全部是苦蕎,40份苦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粗多糖含量為2.11 g·(100 g)-1,8份甜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粗多糖含量為1.06 g·(100 g)-1,甜蕎品種(系)種子中粗多糖含量最高的是來自陜西省的延甜蕎1號,為1.56 g·(100 g)-1??嗍w種子的粗多糖含量是甜蕎的1.99倍。
由表2可見,48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種子的蘆丁含量在0.065~10.16 g·kg-1之間,平均含量為3.80 g·kg-1,含量最高的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系Ⅱ貴多1312-40。蘆丁含量在7 g·kg-1以上的蕎麥品種有5個(gè),占10.40%;蘆丁含量在6~7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5個(gè),占10.40%;蘆丁含量在5~6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5個(gè),占10.40%;蘆丁含量在4~5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9個(gè),占18.80%;蘆丁含量在3~4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7個(gè),占14.60%;蘆丁含量在2~3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4個(gè),占8.30%;蘆丁含量在1~2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1個(gè),占2.10%;蘆丁含量在1 g·kg-1以下的蕎麥品種有12個(gè),占25.00%。甜蕎的蘆丁含量最高的是來自陜西省的西農(nóng)9976,蘆丁含量為0.207 8 g·kg-1,而苦蕎有27份品種(系)種子的蘆丁含量均高于西農(nóng)9976。40份苦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蘆丁含量為4.14 g·kg-1,8份甜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蘆丁含量為0.14 g·kg-1,苦蕎種子的蘆丁含量是甜蕎的30.27倍。
表1 不同蕎麥品種(系)種子的粗多糖含量 單位:g·(100 g)-1
表2 不同蕎麥品種(系)種子的蘆丁含量 單位:g·kg-1
表3 不同蕎麥品種(系)種子的槲皮素含量 單位:g·kg-1
由表3可見,48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種子的槲皮素含量在0.002 7~3.25 g·kg-1之間,平均含量為1.42 g·kg-1,含量最高的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系WK 2015-D 10。槲皮素含量在3 g·kg-1以上的蕎麥品種有2個(gè),占4.20%;槲皮素含量在2~3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18個(gè),占37.50%;槲皮素含量在1~2 g·kg-1之間的蕎麥品種有11個(gè),占22.90%;槲皮素含量在1 g·kg-1以下的蕎麥品種有17個(gè),占35.40%。甜蕎的槲皮素含量最高的是來自陜西省的延甜蕎1號,槲皮素含量為0.094 g·kg-1,而苦蕎有37份品種(系)種子的槲皮素含量均高于延甜蕎1號。40份苦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槲皮素含量為1.54 g·kg-1,8份甜蕎品種(系)種子的平均槲皮素含量為0.020 g·kg-1,苦蕎種子的槲皮素含量是甜蕎的76.05倍。
由表4可見,48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中,有10份材料的山奈酚含量低于檢測線,其中,甜蕎有7份,苦蕎3份。剩余的38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種子的的山奈酚含量在0.005 3~0.19 g·kg-1,平均含量為0.10 g·kg-1。山奈酚含量在0.1 g·kg-1以上的蕎麥品種有21個(gè),在0.1 g·kg-1以下的蕎麥品種有27個(gè)。山奈酚含量最高的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系WK 2015-D 10,甜蕎可檢測到山奈酚含量的只有1份,是來自陜西省的延甜蕎1號,山奈酚含量為0.005 3 g·kg-1,37份苦蕎的山奈酚含量均高于此值,平均含量為0.10 g·kg-1。苦蕎種子的山奈酚含量是甜蕎的19.02倍。
由表5可見,48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中,有7份材料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低于檢測線,其中,甜蕎有4份,苦蕎3份。剩余的41份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系)種子的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在0.003 5~0.69 g·kg-1之間,平均含量為0.28 g·kg-1。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在0.1 g·kg-1以上的蕎麥品種有35個(gè),在0.1 g·kg-1以下的蕎麥品種有13個(gè)。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最高的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系Ⅱ貴多1312-40,甜蕎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最高的是來自陜西省的西農(nóng)9976,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為0.011 g·kg-1,37份苦蕎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均高于此值。苦蕎品種(系)種子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的平均含量為0.28 g·kg-1,甜蕎品種(系)種子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的平均含量為0.007 9 g·kg-1,苦蕎種子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是甜蕎的35.56倍。
表4 不同蕎麥品種(系)種子的山奈酚含量 單位:g·kg-1
采用HPLC法,對48份不同產(chǎn)地的蕎麥品種(系)種子的粗多糖和黃酮類的主要成分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進(jìn)行了精確定量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蘆丁含量最豐富,平均含量達(dá)3.80 g·kg-1,分別是山奈酚、粗多糖、山奈酚-3-O-蕓香糖苷、槲皮素平均含量的37.68、18.03、13.52、2.68倍。蘆丁是含量最高的活性黃酮,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4-17]。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在部分品種中含量很低,難以檢測。粗多糖、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最高的品種(系)均來自貴州省的苦蕎。粗多糖含量前三名的是品系QK 2015-7、貴多1512-39、IKQ 11-03,均來自貴州省;蘆丁含量前3名的品種(系)是Ⅱ貴多1312-40、KQ 11-07、黔苦2號,均來自貴州省;槲皮素含量前3名的是來自貴州省的品系WK 2015-D 10、四川省的品種川蕎1 號、貴州省的品系KQ 11-08;山奈酚含量前3名的是來自貴州省的品系WK 2015-D 10、四川省的品種川蕎1 號、山西省的品種晉苦2號;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前3名的品種(系)是Ⅱ貴多1312-40、KQ 11-07、黔苦2號,均來自貴州省。
48份不同產(chǎn)地的蕎麥品種(系)中,苦蕎種子的粗多糖、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均遠(yuǎn)遠(yuǎn)高于甜蕎,分別是甜蕎的1.99、30.27、76.05、19.02、35.56倍。不同產(chǎn)地的蕎麥品種的黃酮含量有較大差異性,48個(gè)蕎麥品種(系)中,4種黃酮活性成分蘆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蕓香糖苷的總含量在0.07~11.49 g·kg-1之間,平均含量為5.53 g·kg-1??嗍w品種(系)種子的黃酮含量平均為6.03 g·kg-1,是甜蕎品種(系)種子黃酮含量的37.60倍。苦蕎的黃酮類組分含量遠(yuǎn)高于甜蕎,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18]。黃酮活性成分,特別是蘆丁含量,可作為苦蕎的標(biāo)志性成分。黃酮含量最高的前3名均是來自貴州省的苦蕎品種(系)KQ 11-07、Ⅱ貴多1312-40、黔苦2號,這幾個(gè)品種(系)在蕎麥黃酮利用及保健食品開發(fā)中具有較高優(yōu)勢。不同產(chǎn)地、類型的蕎麥功能性成分含量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除了來源于品種選育目標(biāo)要求的差異外,也受到產(chǎn)地的種植條件及后期管理、天氣等因素變化的影響。同時(shí),研究發(fā)現(xiàn),蕎麥不同部位中的功能性成分含量也存在較大差異。盧楊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shí)測定了苦蕎不同部位的蕓香苷、槲皮素和山奈酚3種黃酮類成分含量,結(jié)果表明,以苦蕎芽苗菜制作的苦蕎粉,蕓香苷、槲皮素的含量明顯高于以蕎麥葉、籽粒制作的苦蕎粉,而山奈酚含量則以籽粒粉中的最高[19]。夏清等測定了蕎麥不同品種、不同部位的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發(fā)現(xiàn),蕎麥槲皮素含量由高到低為:種子、葉、莖,根中未檢測到,而山奈酚只在種子和葉中檢測到,且苦蕎根、莖和葉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總含量和平均含量都高于甜蕎[20]。本研究測定了不同產(chǎn)地蕎麥品種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含量,可為蕎麥品種資源篩選、黃酮活性成分利用以及功能性食品開發(fā)提供一定的科學(xué)依據(jù)。
表5 不同蕎麥品種(系)種子的山奈酚-3-O-蕓香糖苷含量 單位: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