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婧
摘要:《亂世佳人》是根據(jù)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改編的一部經(jīng)典的美國電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重點介紹電影人物斯嘉麗、巴特勒和阿希禮,結(jié)合歷史背景,重點介紹人格特質(zhì)、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及其命運方向,并對其進行初步分析和評估,旨在感知生活并啟發(fā)思想,以感受和學習人類的光芒。
關鍵詞:電影;《亂世佳人》;主要人物分析
《亂世佳人》這部電影以美國內(nèi)戰(zhàn)中的愛情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生動地展現(xiàn)了斯嘉麗、巴特勒、阿希禮和梅蘭妮等人物的形象,深刻地再現(xiàn)了戰(zhàn)爭和苦難對人類生存精神的考驗。從1861年到1865年,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并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轉(zhuǎn)折點,在電影中,安寧的房屋遭到損毀,脆弱的人們在祈禱,只有像斯嘉麗和巴特勒這樣不想屈服的人才能敢于挑戰(zhàn)痛苦并接受殘酷,在現(xiàn)實中找到一種幸福的方式,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真正愛護腳下的土地。
一、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人生及其作品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是美國著名作家,其作品《飄》是根據(jù)美國南北方戰(zhàn)爭后期重建家園的南方人民而創(chuàng)作的。在19世紀中葉,美國北部和南部關于奴隸制的長期辯論,最終導致了為期四年的戰(zhàn)爭。在這場戰(zhàn)斗中,北方的最終勝利不僅摧毀了南方的奴隸制和種植業(yè)經(jīng)濟,而且逐漸將南方人民的簡單地理概念轉(zhuǎn)變?yōu)橐粋€非常復雜的“家園”,這樣的“家庭綜合體”在南方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并得到加強。美國著名小說家威廉·福爾克納對這種“故鄉(xiāng)情結(jié)”印象深刻。在南方,最重要的事情是對周圍環(huán)境有相同的態(tài)度、相同的生活觀和相同的價值觀。實際上,就像??思{一樣,南部是瑪格麗特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家鄉(xiāng)具有豐富的生態(tài)和美學意義,家鄉(xiāng)應歸結(jié)為生活的發(fā)源地,也是虛擬情感和夢幻般的精神世界。《亂世佳人》發(fā)行后的一個半月,在1940年1月29日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和最佳女配角獎。八個獎項包括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獎和最佳剪輯獎。此外,電影藝術設計師威廉·卡梅隆·孟席斯獲得特別獎,制片人大衛(wèi)·塞爾斯尼克和歐文塔爾伯格獲得紀念獎。因此,《亂世佳人》成為世界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杰作。
二、挑戰(zhàn)世俗、拒絕虛偽、堅強自信的斯嘉麗
只有女性獲得財務獨立,才能真正擺脫對男人的依賴,追求精神獨立。經(jīng)過殘酷戰(zhàn)爭的洗禮,斯嘉麗失去了自己的家,曾經(jīng)宏偉的家園賦予了她無盡的溫暖和愛心,如今已變得荒涼而摧殘。沒有黑奴,土地被毀和被遺棄,倉庫被燒毀。這種殘酷的生活環(huán)境給斯嘉麗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但是,使斯嘉麗更加孤獨和悲傷的是,他的母親和丈夫去世,父親變得癡呆,兩個妹妹病了。她沒有親戚可以依靠,也沒有溫暖的懷抱,她獨自一人擔負著生活的重擔。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斯嘉麗必須走出社會,努力工作,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養(yǎng)家糊口。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和奔忙,斯嘉麗承受了身心的雙重壓力,但她從未屈服于生活,面對困難和挫折,斯嘉麗還沒有退縮,而是堅韌不拔。她勇于面對困難,挑戰(zhàn)挫折,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并且克服了每個困難。這種頑強的奮斗精神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一步步地為整個家庭提供支持,使她成為家庭的中心支柱。
面對嚴酷的生活環(huán)境,許多婦女選擇依靠男人,逐漸變得沮喪和墮落,但斯嘉麗卻沒有,沒有去依附任何家族,她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斯嘉麗從心底不接受別人的施舍,堅定的骨氣敦促她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無論如何,她都不放棄自己出生的土地,將她的生活與大地融為一體,各種打擊和生活考驗也改變了她的思維方式,她開始意識到這片土地的價值并充分利用它。與戰(zhàn)爭期間捍衛(wèi)者阿希禮對生活的消極態(tài)度及許多選擇依靠男人的女性的習俗相比,斯嘉麗的獨立、勤奮和對生活的渴望甚至更值得稱贊,也更加提升了她的人格魅力。另外,斯嘉麗的獨立特質(zhì)不僅在于她對生命的熱愛和奮斗,還在于鄙視和挑戰(zhàn)家長制社會。與當時的傳統(tǒng)女性不同,她不僅對生命的價值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對現(xiàn)實世界具有非常理性的思考。隨著南北內(nèi)戰(zhàn)的結(jié)束和南方的失敗,南方的種植園經(jīng)濟變得難以維持。傳統(tǒng)的社會習俗已經(jīng)沒落,落后的道德體系也受到嚴重影響,但先進的思想和社會體系仍不完善,許多人處于極端動蕩和沮喪的狀態(tài),厭惡情緒非常強烈。但是斯嘉麗能夠在動蕩的社會變革中保持清醒,上層社會的價值觀和強烈的自尊心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障礙,但她深知這很難獲得想要的幸福,所以必須變得更強壯,適應這種殘酷和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并贏得更好的生存機會。同時,她還知道,只有保持明智的態(tài)度,她才能在這種動蕩中不迷失自己并保護自己的家鄉(xiāng)。正是在這種觀念和環(huán)境的雙重影響下,斯嘉麗逐漸增加了對金錢的關注。她相信只有擁有更多的錢,她才能過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大力推動下,斯嘉麗開始拼命地賺錢,無視上層階級冷酷的眼神,像個男人一樣開始獨自購買鋸木廠。北方和南方一直是政治上的對手和敵人,但斯嘉麗能夠與北方商人毫無問題地打交道,并且與他們有著深厚的關系。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產(chǎn)效率,她還拒絕了所有意見,并盡力雇用囚犯以增加勞動力。這些舉動不是她生活所造成的無助,而是她的自我意識和判斷力,以及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習慣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她不懼怕舊社會的壓迫和迫害,以機智和果斷的手段反擊,挑戰(zhàn)自己,逐漸在新的社會秩序中立足,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她有著美麗、天真和一顆異常自信的心。她有信心自己將征服所有男人,并且比其他任何女人都更加美麗和迷人,堅信阿希禮沒有理由不愛她。斯嘉麗經(jīng)歷了三場婚姻,三場婚姻使她逐漸成熟和理性。影片展示了斯嘉麗的力量和信心,以及她對土地的熱愛,對家人、對家庭的熱愛。斯嘉麗大喊:“上帝給我作見證,上帝向我作證,北佬休想打破我,我必須忍受它,當我熬過這一關時,我將永遠不會餓死,請上帝證明我不再忍受饑餓。”有些人在戰(zhàn)后感到沮喪,無法調(diào)整思想以面對支離破碎的生活,而有些人積極地克服了戰(zhàn)爭失敗的心理障礙,面對現(xiàn)實逐漸變得堅強起來,其中就包括這美麗的斯嘉麗?!懊魈焓切碌囊惶臁?,她認為所有的挫折都已經(jīng)過去,明天將是一個新的開始。斯嘉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女強人的形象,這個女人不是虛假的,也敢于面對生活。
三、斯文儒雅、囿于傳統(tǒng)、游離現(xiàn)實的阿希禮
阿希禮是電影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斯嘉麗唯一對其充滿熱情的人。他牽動了斯嘉麗的所有心情。他的頭發(fā),他的微笑方式等都是她深深欣賞細節(jié)。他一直讓斯嘉麗充滿幻想,是斯嘉麗生活的主要支柱,是力量的來源,也是克服困難的勇氣。她愿意與他逃跑,并愿意為他付出一切。她很高興為他賺錢,并擔心他的生死和戰(zhàn)后生活,幫他照顧他的妻子梅蘭妮,卻依然無法擺脫思念的痛苦。那么,這個讓斯嘉麗如此瘋狂的阿希禮是什么樣的人呢?阿希禮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知識淵博,十分善良。但是,當戰(zhàn)爭號角響起時,他被迫進入戰(zhàn)場。但是,所有這一切都無法改變心靈的脆弱,它們始終生活在傳統(tǒng)、安靜與和平的天堂中,當戰(zhàn)爭來臨時,迅速像泡沫一樣消失了,使他茫然無措,什么也做不了,或者做得不好。如果將一筆大筆交易交給他進行管理,不久之后就會變得混亂;他做不好基礎農(nóng)業(yè),到處都顯得笨拙。他只能得到別人的支持,他不能步入現(xiàn)實生活,更不用說承擔生活的負擔了。缺乏安全感的他,簡直就是一個虛弱無用的人。他的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尤其是當他的妻子梅蘭妮離開他時。在這一點上,我們可愛的斯嘉麗才充分看清了多年來追求的愛,不過是編織給自己的一件漂亮衣服,頹廢的男人并不能支撐起這件漂亮的衣服。
四、醒目塵世、摯愛深沉、尊崇美好的巴特勒
斯嘉麗對阿希禮的求愛被拒絕了,因憤怒而摔碎花瓶,敢于愛與恨的舉動牽制了一個名叫巴特勒的人的心。隨著電影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們看到那個叛逆、憤世嫉俗、頭腦清晰、眼神敏銳、善于抓住商機的人。他默默地跟隨斯嘉麗,渴望一步一步進入她的世界。人類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情感綜合體,人類形象經(jīng)常被視為多面體。從他那里,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所特有的明智且狡猾的管理意識。他是少數(shù)清醒的人,是世間事務的理性判斷者。戰(zhàn)爭開始時,巴特勒表現(xiàn)出荒謬的蔑視,幾乎所有南方人都認為他們會迅速結(jié)束戰(zhàn)爭并肯定會獲勝。他鎮(zhèn)定而理性,知道北部在武器和制造方面比南部具有明顯優(yōu)勢,推測戰(zhàn)爭不會很快結(jié)束,而且并不像南方人民所想象的那樣樂觀。他知道在遇到麻煩時如何控制自己,并且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戰(zhàn)爭期間,他抓住商機,越過封鎖線,從北向南運送急需的藥品,積累了大量財富,同時為南方人民提供了幫助。他從不盲目跟隨,也不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榮耀,他把它藏得很深。但是他熱血,無論是腳踩的土地還是朋友的痛苦,只要有需要,他都可以挺身而出。他看似具有諷刺意味的執(zhí)事,卻是一個堅強的人,能真正面對苦難。他有智慧和勇氣,熱愛生活,一向追求純真與美麗。他渴望世界的真愛,愿意照顧自己和朋友的孩子。他知道如何體諒周圍的弱者并善待他們。他希望擁有完美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他把他所有的單戀都放在了斯嘉麗身上。黑人母親在他和斯嘉麗第一次結(jié)婚時并未接受她,但仍然尊重她,感謝斯嘉麗對家庭的無私奉獻,并最終接受了她。他很不守規(guī)矩,但在梅蘭妮面前表現(xiàn)得很好,因為他欽佩并贊賞梅蘭妮的慈善、寬容、溫柔和堅定的個性。電影的許多細節(jié)都給人以豐滿立體的巴特勒印象。
北方軍隊占領南方之后,南方陷入動蕩。到處都有炸藥、槍聲和悲傷,被槍炮炸毀的房屋和樹木在烈火中燃燒著,宣布北方佬到來。這使窮困潦倒的人們感到惶恐,但此刻,只有巴特勒不受戰(zhàn)爭的影響,在危險之中,開著一輛馬車奔赴十二橡園,挽救斯嘉麗。斯嘉麗當時正給梅蘭妮接生,不想放棄梅蘭妮和她的孩子。就在她拼命的時候,巴特勒出現(xiàn)在馬車上。巴特勒設法與斯嘉麗、梅蘭妮和仆人一起離開了十二棵橡園。這也改變了斯嘉麗對巴特勒的印象,加深了她對巴特勒的愛,也為這對幸福的夫妻最終在一起奠定了基礎。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觀看電影《亂世佳人》使我們領略到了壯觀的藝術場景,還有各種生動的人物。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波折,生與死的激蕩人心的分離,以及有趣的解釋和描繪,我們受到了關于情感和生活的深刻思考。無論過去多么光輝多么美麗,昔日的故鄉(xiāng)多么和平,一旦破裂,他們就必須站穩(wěn)腳跟,面對現(xiàn)實,重新獲得失去的幸福和自由。沒有濤聲依舊的歷史,也沒有諸如小橋流水之類的溫和變革,歷史的發(fā)展總是充滿鮮血和犧牲?!秮y世佳人》內(nèi)容豐富,藝術手法非常高雅,人物形象生動,電影通過故事情節(jié)成功塑造了角色的思維方式,為電影藝術帶來了新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空間,使之成為杰作的作品。
參考文獻:
〔1〕蔡圣勤,何馬楠.電影《亂世佳人》凝視理論三個層次分析[J].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3): 94-100.
〔2〕周晨.電影《亂世佳人》音樂主導動機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8,32(02):69-107.
〔3〕丁惠.電影《亂世佳人》的臺詞譯介藝術分析[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4):76-79.
〔4〕王秋芳.電影《亂世佳人》中的女性主義解讀[J].西部廣播電視,2014(24):97.
〔5〕武一娜.經(jīng)典電影《亂世佳人》中女性主義解讀[J].電影文學,2014(18):137-138.
〔6〕翁勛章.評電影《亂世佳人》的現(xiàn)實與寫實的意義[J].電影文學,2014(16):134-135.
〔7〕隋艷娜,張媛媛.對經(jīng)典電影《亂世佳人》中主要人物鑒賞[J].電影文學,2014(13):120-121.
〔8〕張文星.電影《亂世佳人》中斯嘉麗形象分析[J].電影文學,2013(21):136-137.
〔9〕李靜敏.電影《亂世佳人》主要人物賞析[J].電影文學,2012(0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