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彬
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普外科,重慶 405400
患者在發(fā)生B 型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 型)后,可見腹主動脈或髂動脈夾層病變,這種病癥不累計的升主動脈,范圍僅停留在降主動脈或延伸入腹主動脈,其風險低于A 型,通過內科治療可平穩(wěn)過渡到手術治療階段。但由于常見的體外開窗暴露股總動脈切開治療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大,風險高和恢復時間長等缺點。因此目前多采用創(chuàng)口較小,術后恢復時間較短的股動脈穿刺預置縫合技術[1-3]。因此本文探討股動脈穿刺縫合技術在B 型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中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月收治的76 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 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性18 例,女性20 例,年齡37~65 歲,平均(43.51±2.93)歲,病程1~42 h,平均(10.50±2.55)h。對照組患者(n=38),男性19 例,女性19 例,年齡35~64 歲,平均(42.82±3.33)歲,病程1~48 h,平均病程(11.50±1.89)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患者經計算機斷層掃描(CT)顯示均為Stanford B 型主動動脈夾層,經手術病理確認。排除精神障礙或無法溝通的患者,排除嚴重的心腦血管和主要器官功能障礙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和呼吸系統(tǒng)障礙患者,排除血管疾病患者。
(1)對照組患者進行股動脈切開手術,在胸腹開窗后充分暴露股總動脈,確認體征正常后支架入路,之后正??p合股動脈并進行消毒清理,并進行抗生素使用,完成后縫合手術創(chuàng)口。
(2)觀察組患者術前進行患部局部麻醉,將穿刺點盡可能的從皮膚靠近股動脈壁,并同時進行腹腔動脈和肝動脈造影,在確定患者體征指標正常后,采用Seldinger技術方式穿刺入股動脈,并跟隨送入導管和導絲,在沿導絲送入縫合器,注入藥物后拉住縫合預留線,采用一收一緊的方式逐漸將線結送入股動脈壁上,在退出縫合器并拔針收緊,讓患者略微活動下半身以確認創(chuàng)口不在滲血后打結剪線,若有出血則繼續(xù)收緊在打結剪線。完成后對皮膚穿刺點進行10~20 min 壓迫運動,在確認正常后進行清理消毒和抗生素使用,完后后采用彈力膠布和紗布進行包扎。
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出院時間和治療總有效率。判定標準:有效,患者較快的恢復健康,手術部位也未出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顯效,患者健康恢復,但有并發(fā)癥(傷口大出血、傷口下血腫凝塊、淋巴漏、傷口感染等)發(fā)生;無效,患者未脫離危險,甚至出現(xiàn)多項并發(fā)癥??傆行?(有效+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9.4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1.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7,P=0.044,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分布[n(%)]
對照組患者平均出院時間為(12.32±2.61)d高于觀察組患者(6.17±2.14)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403,P=0.001)。
B型主動脈夾層是臨床最常見主動脈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后有極高的致命性,因此對于這類患者應盡早采取手術治療。但相對于股動脈切開治療的手術時間長,創(chuàng)口較大和術后需要專人細致的進行照顧的缺點[2-4],股動脈穿刺縫合不僅避免了這些缺點,還有治療有效率高和出院時間短的優(yōu)點,并且在術中的出血量、空氣暴露率等手術安全指標比較上也占有優(yōu)勢[5-6]。
本研究顯示,手術中需要對體質量指數大于25 kg/m2患者進行特別關注,體質量指數大于25 kg/m2患者伴隨高血壓癥狀,手術過程中其股動脈狀態(tài)不穩(wěn)定,準備的導管和導絲都需要相應的增大或增加固定措施,在對其進行縫合時需要注意拔針之前要對患者先進試滲血在拔針打結,并且需要注意打結過程中患者的血流,在確認不滲血后需要在行觀察3~5 min,最后對皮膚穿刺點需要進行至少 15 min 及以上的、壓迫運動,并采用逐漸放緩方式,防止患者傷口崩裂[7-10]。出院時間越早,患者的恢復時間越短,手術的效果越好,相應采用的手術方式效果更好,更加安全。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9.4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1.05%,對照組患者平均出院時間為高于觀察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取股動脈穿刺縫合能夠增加患者的康復效率,對接受手術的患者也更加安全,患者恢復時間更短。
綜上所述,股動脈穿刺縫合治療相對股動脈切開手術治療,能夠增加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提升患者的康復效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