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水英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并在學生閱讀前設計問題,以問題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并探究閱讀知識點,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閱讀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意識
在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提問的過程基本上是由教師主導,學生只能被動回答問題,且大多數(shù)問題的提出是為了完成閱讀目標,未能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使得學生問題探究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學生綜合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突出學生閱讀主體地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口頭講解為主的閱讀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將重心轉移到學生身上。初中生具有學習能力強、探究欲望強、思維活躍、性格活潑等特點,教師應多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深入閱讀文本中思考和探究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個性化的差異,圍繞課本內(nèi)容,利用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及閱讀能力。
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認知水平依次提出問題:“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大臣們看到‘皇帝的新裝后有何反應?為什么會有這種反應?文中說的‘皇帝的新裝指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一名大臣,你會怎么做?”通過緊密圍繞著教材內(nèi)容的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問、去思考、去探究,讓學生由教師提出的問題衍生出新的問題,強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二、鼓勵學生勇敢質(zhì)疑閱讀文本,規(guī)范及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問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在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或錯誤的理解后,教師不要立即給予否定,而要肯定學生從不同層面或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繼而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究,最終全面、具體的掌握閱讀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通過教師不斷地引導、鼓勵和帶領,學生才能在閱讀中發(fā)展思維,養(yǎng)成從不同層面和角度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允許學生提問、允許學生犯錯,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寬松自主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主動深入閱讀文本中思考探究、創(chuàng)新思維,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營造自主、良好及活躍的討論氛圍,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積極濃郁、輕松自由的討論氛圍能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促使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在問題中積極思考和討論,與同學交換不同的意見,并在其他同學新穎想法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和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辯論賽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調(diào)動學生解答問題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閱讀文本深刻的內(nèi)涵,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中生崇尚自由和自主,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提出疑問,自由發(fā)揮、自由提問、自由探究,并積極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充分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敢質(zhì)疑閱讀文本。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良好、活躍的討論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帶著問題深入閱讀文本,思考、探究和解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強化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胡曉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探究[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1).
[2]周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普童話,2020(5).
[3]張延亮.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4).
(作者單位:江西上饒婺源縣梅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