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更加重視與應試相關的英語知識學習,往往忽略了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了“啞巴英語”的現象。而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尤其在課堂教學方面巳經引起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重視,將機器人引入課堂必將會對傳統(tǒng)教與學的方式產生沖擊和帶來有益改變。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的全新的口語教學模式進入我們的視野。人工智能技術與口語教學的有效深度融合,在豐富口語學習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拓展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上,推動了口語教學模式的變革,促進口語教學向著智能化方向發(fā)展,達到有效提升口語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人工智能;口語教學;高職英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當前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帶來了英語教與學的一場革命。以《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指導的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將深入探索如何完善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融合,繼續(xù)重視大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重視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大學英語的綜合評價體系,從而最終促進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英語口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意義
2017年,國務院在印發(f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智能技術的優(yōu)越性,加快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科學合理的構建起智能學習與交互式學習等多元化的新型教育體系??梢姡斯ぶ悄茏吭降挠绊懥ν瑯舆m用大學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能有效改變學生語言輸入及輸出方式,加強師生、生生英語實踐互動溝通,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接受英語知識,加強學生英語能力和英語水平的個性化和精準化。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跟蹤、記錄學生學習的各種數據并進行分析評估,為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改革有巨大推動作用,對提升教育質量具有實踐性意義。
二、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口語教學資源不足,真實學習語境缺失
傳統(tǒng)口語教學主要以教材為學習載體,其內容單一、狹窄、落后,缺少時效性,不利于發(fā)展口語學習的應用性。而且在課程設置中,口語課時較少,口語訓練缺少連續(xù)性,抑制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英語教師不重視各種多媒體課件、教學素材、教學課件、視頻課程等資源的建設,學生口語輸入量不足,不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難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高質量口語學習的氛圍和語境。
(二)教師霸權,學生參與度低,師生互動不足
傳統(tǒng)口語授課過程中,主要以操練口語表達句式為主。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師稱霸課堂,單獨一人表演脫口秀,學生被動接受,參與機會較少,課堂氣氛枯燥。即使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活動,由于缺乏真實交際環(huán)境,再加上課堂學習時間少、班級容量大、學生基礎差或情感因素的影響,學生難以積極主動參與口語練習,師生、生生互動嚴重不足。
(三)口語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片面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英語口語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對學生的口語測評主要以期末考試成績?yōu)橹鳌_@種終結性評價方式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口語水平,而且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有效提高。
(四)教師信息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下,部分教師缺乏一定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一方面不能有效地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另一方面不能對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提供有效的專業(yè)指導,不能幫助、引領學生處理各種良莠不齊的學習資源。
三、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實現口語智能化教學,對教師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教師在具備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同時,要能夠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融合,利用智能化網絡教學平臺,跟蹤學生口語學習行為,通過大數據分析結果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實現口語教學線上線下融合,從而有利于實現口語教學模式的變革。
(一)口語學習資源由單一、固定化向開放性、碎片化、移動化轉變
傳統(tǒng)英語口語教學以單一教材為學習載體,互聯網、人工智能使得學習資源沖破了教科書的限制,國內外各種優(yōu)質的、開放性的英語學習資源紛至沓來,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快捷獲取學習資源??谡Z資源在開放性的基礎上,不僅要具備時效性,更要具備科學性和標準性。準確的詞匯、語句、語調加以視頻、音頻、動畫等全感官的刺激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口語學習的效果。
人工智能時代,碎片化的學習資源對英語口語教學有其獨特的便利。一段精悍的英文微課視頻,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正式或非正式學習,自主探究,內化知識。一段英文電影音頻、視頻,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美國家風土人情,掌握特定場合下的交際用語,接受原汁原味純正發(fā)音的熏陶。教師、學生要善于發(fā)掘高質量的碎片化口語學習資源,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智能化手機、平板電腦、學習機等移動設備在學生中早已普及。這些設備中安裝的微信、微博、QQ以及各種APP軟件能幫助學生打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獲取英語口語學習資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泛在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QQ群、微信群向學生推送口語學習資源,也可以通過這些移動智能終端探討問題、答疑解惑,師生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分享知識、交際會話、情感交流。
(二)口語教學由教師灌輸式向人機合作、師生互動化轉變
人工智能時代,師生獲取知識能力的變化導致了師生角色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和唯一來源,教師從教學活動的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引領者、組織者轉變。教學模式從知識傳遞向認知建構轉變,教師應努力嘗試混合式、任務式、合作式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各種教學方式,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生生互動,將師生、生生之間的認識和情感高效融合,實現“教學相長”。
首先,在口語教學時,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具體的口語教學內容設計課前任務,強調運用英語完成任務。教師將學生需掌握的詞匯、句式、會話策略和實際交流應用等以任務形式在課前呈現于網絡智能化教學平臺,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預習、研究、互動,自我建構口語知識的認知。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借助泛在網絡的相關學習資源尋找解決方案;或通過智能化教學平臺、微信、微博等方式與同學討論解決;或及時反饋給教師,尋求教師的指導幫助。這樣,不僅降低了口語教學的難度,還增加了學生的課堂交際會話練習時間。
在口語課堂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教師須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通過智能教學平臺大量呈現相同或相似主題的教學資源,如發(fā)音純正的英文電影、英文時政要聞、英文短劇等。只有對學生的輸入信息達到“i+l”模式,即:輸入內容的可理解性、趣味性、充足性、實用性,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對口語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的引導者、監(jiān)督者,根據具體的口語教學情境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推動學生個性化知識的構建,實現師生互動??谡Z課后,教師要通過人工智能教學平臺、微信、QQ群等合理布置口語復習任務,督促學生進行個性化口語學習,再次形成知識輸入一輸出的良性循環(huán),促進知識的鞏固、拓展、提升,從而達到強化口語訓練的目的。
(三)學生口語學習由被動式向個性化、自主化轉變
自主學習能力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評價等內容進行自我決策、自我負責的能力。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口語學習模式下,學生按照學校的統(tǒng)一部署,固定教師、固定教室、固定教材、固定時間,按部就班地進行正式學習。滿堂灌的教育方式、學習材料的單一化、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不足,造成了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意識缺失、自主學習能力低下、被動進行學習的弊端。人工智能時代,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開放共享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無處不在的泛在網絡和智能終端,讓學生沖破校園、課堂、教室、教材的限制,口語學習從課上到課下延伸,線上與線下融合,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互補交融,真正實現了時空的自由。人工智能提供的融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為一體的立體化、多樣化的口語學習資源,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四)口語教學評價由經驗化、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為了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叫在傳統(tǒng)口語教學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對學生的口語學習主要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而在人工智能技術依托下的口語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轉變。教學評價依據從“經驗化”轉向“數據化”,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分析,反應問題更加精準,評價更為科學;評價主體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不再是教師單獨評價,而是師生共同參與,使得評價更加客觀、全面;評價內容更加豐富化,從單純知識領域向技能、情感、認知等領域拓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互相結合,及時提供個性化反饋,讓教師、學生發(fā)現口語活動中的問題,幫助學生修正學習行為,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方式,達到獲得更好學習效果的目的。
在口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口語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口語學習資源的選擇與使用情況、口語交際活動中個人口語表述質量、課后復習任務完成情況等,通過智能化教學平臺的跟蹤、記錄、評估,形成相應的智能分析結果,教師據此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形成性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口語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結果;教師還應提倡學生通過網絡智能平臺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開展學生互評行為。教師在綜合測評、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口語學習做出終結性評價和反饋。
有學者指出,“學什么”“怎么學”“在哪兒學”是教育的基本問題。具體到英語口語學習就是指與口語訓練相關的學習資源、“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境。人工智能技術與口語教學的有效融合,豐富了口語學習資源,創(chuàng)新了口語教學方式與教學評價;拓展了口語學習環(huán)境。它不僅有利于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而且能大力推動口語教學模式的變革,促進口語教學向著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從而有效地提升口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德建,杜靜,姜男,黃榮懷.人工智能融入學校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8,24(04):33-42.
[2]童小平.教育機器人的應用現狀[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6):138-140.
[3]魏雪峰,劉永渤,曲麗娟,王曉宇.教育測評機器人的理念構想與教學應用研兗[J].中國電化教育,2018(12):25-30+53.
[4]趙煒.基于建構主義的輔助教學機器人設計與應用研充[D].重慶師范大學,2017.
[5]黃榮懷,劉德建,徐晶晶,陳年興,樊磊,曾海軍.教育機器人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01):13-20.
[6]張國民.虛擬機器人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
[7]張劍平,王益.機器人教育:現狀、問題與推進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65-68.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周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