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霞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不只是學習知識,同樣也是鍛煉思維,養(yǎng)成情感,讓自己有個全面的發(fā)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健康的人格情感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健康情感;培養(yǎng)策略;素質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筆者沒有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人生觀和健康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知識固然重要,但健全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也是不可獲取的,這同樣能夠伴隨學生的終身。那么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健康地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呢?筆者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小學階段的數學難度不大,學生們分數往往都是很高的,有時候一個班50個人,有近40個人都是滿分,孩子們每當得到100分也是非常的開心高興,作為一名教師筆者固然希望孩子能夠都得10分,同時,筆者也鼓勵學生在追尋學習的過程中,那種拼搏向上不服輸的精神,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一個似乎毫無瑕疵的分數。
學習的真正的價值在于學生在追求知識的同時那種不屈不撓,積極上進的精神,筆者認為,學生努力的過程遠遠勝于得一個所謂的滿分。如果孩子過早地給自己定性為一個所謂的“好學生”或者“壞學生”的標簽,其實也就限制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二、讓學生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數學是和數字打交到,其實不單單是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更是培養(yǎng)學生一個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與精神。數學是一門“一是一,二是二”的學科,雖然在小學階段,數學難度較低,學生們都能得到較為不錯的分數,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長,數學知識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最為重要地是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例如,對于數學運算而言,強調的是速度,和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學生只有態(tài)度認真,才能正確準確的進行數學運算,提升正確率,而正確率提升了,恰恰是學生認真嚴謹學習態(tài)度的體現(xiàn)。
三、讓學生養(yǎng)成知錯就改的態(tài)度
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即使對于難度不高的小學數學,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出錯,練習上有一定數量的錯誤,試卷上也有一定數量的錯誤,怎么辦呢?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了有錯就改的習慣,只要是試卷或者練習冊上的錯誤,都讓學生第一時間找我“提錯”,這樣久而久之學生都養(yǎng)成了提錯的習慣,各個本子上、試卷上都沒有錯號了,也讓學生懂得,有錯就要及時改正,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同時,筆者也讓他們養(yǎng)成梳理錯題的習慣,在小學低年級時,梳理錯題的事情由家長協(xié)助學生完成,而隨著年級的增長,整理錯題我就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讓孩子準備一個厚厚的本子,把自己做錯的題系統(tǒng)整理到本子上,再把這些做題主動地做一遍,這樣學生的錯誤率就大大降低了,也對自己的知識掌握做到了心中有數。
四、讓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
持之以恒是每個學生都應該養(yǎng)成的品格,在數學學習中,要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品格,怎么辦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打卡的方式,筆者借助一些手機軟件,讓學生嘗試過手機打卡,每天讓學生進行數學計算訓練,每天一次,這樣讓學生就養(yǎng)成了持之以恒的習慣。
同時,筆者也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中全神貫注聽課,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小學階段,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養(yǎng)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讓學生受益的?,F(xiàn)在的學生容易淺嘗輒止,容易滿足,而讓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終身受益。
五、讓學生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而很多小學生在小學起始階段,都是家長輔導學習的,甚至有的地方輔導到3年級左右,都是家長讀題,家長帶著孩子寫作業(yè),這種方式固然滿足了“陪伴”的需要,但也同時,讓孩子對家長或者對外在因素有一種過度的依賴,那么怎么辦呢?筆者認為,要讓孩子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就要在學習中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學生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原來我們總說“不恥下問”,其實有學者理解,下問,除了放低姿態(tài),還有不要計較問題的簡單,這樣就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勤學好問。
六、讓學生養(yǎng)成互相幫助的習慣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這部分孩子在學習中更習慣于自己的獨立學習,而不能夠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這樣不利于學生參與集體生活,也不利于學生的積極發(fā)展。學生之間更應該“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尤其是現(xiàn)在孩子都很孤單,在學校互相幫助,能夠促進他們健全的情感的發(fā)展。
總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也不是僅僅為了讓學生考取一個較高的分數。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是這個階段必須重視的問題。教師在小學教學階段,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這些才是讓學生能夠受益終身的東西。在小學階段,學生還容易塑造,教師必須積極抓住這一關鍵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茹.讓學生輕松快樂學小學數學[J].神州學刊,2018 (10).
[2]梁春媛,李曉梅.淺析小學數學有效生成的制約性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6 (12).
[3]袁燈美.數學課堂可以如此美麗,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J].素質教育論壇,2016 (12).
[4]戴妙菊.運用情感體驗 使數學之花綻放[J].河北教育,2016 (12).
[5]李素華.讓學生體驗語文教學的美[J].新課程學習,2016 (10).
[6]王進進.體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J].中國教育,2017 (10).
[7]李麗娜.讓數的溝通精彩 讓形的交流升華[J].吉林教育,2018 (11).
[8]孫一冉.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實踐”式學習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