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
摘要:英語學科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個語言學習氛圍。因此作為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英語課外閱讀是從主觀上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設一個學有所樂的環(huán)境,也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習語言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外閱讀 自育自學
一、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與自育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1、課外閱讀從閱讀素材的選擇到閱讀時間的安排再到閱讀情況的記錄,這些都無形之中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育自學能力。一個能夠自主閱讀的學生顯然是一個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這樣的自育自學能力才是一個人將來的核心競爭力。
2、課外閱讀從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從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主觀學習的習慣。學生從被動的完成到主動的進取。
3、課外閱讀也應當與課內(nèi)教學進行無縫銜接。雙方應當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樣可以使學生將課內(nèi)知識有所遷移,自我學習和自我檢查的能力將大大提高。
二、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方法
1、聯(lián)系課內(nèi)教學開展課外閱讀
(1)例如PEP教材每單元都有 “Lets chant”板塊,課后給學生提供相關的英語歌謠網(wǎng)站,讓學生閱讀和演唱,也可以鼓勵孩子自編chant,從而增添學習的趣味性。
(2)推薦與課文相關的小故事。
PEP教材每個單元設計了Story Time板塊,故事大多幽默搞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單元故事的主題為學生們推薦相關的小故事。也可以請學生去上網(wǎng)搜索或是從平日積累的閱讀故事中去找到并分享故事。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2、根據(jù)實際活動,開展課外閱讀。
(1)圍繞每個月的重大節(jié)日選擇閱讀主題,征訂小學生英文報紙和雜志。請學生在閱讀記錄本上摘錄相關文章并在四人小組內(nèi)介紹分享。要求每兩周推薦一篇文章,并完成組內(nèi)教學的任務,請組內(nèi)其他同學評分。教師檢查閱讀記錄本并給與評價鼓勵。
(2)圍繞本單元話題,充分利用一起作業(yè)平臺和QQ群共享等多媒體手段,推薦相關繪本閱讀,讓學生在圖片的輔助之下進行閱讀并完成相應練習。教師根據(jù)后臺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比如,針對五上第三單元“What would you like?”的話題,分享美食從天降的電影動畫和憨豆先生的表演動畫,鞏固學生對用餐和食物話題的了解,并可以根據(jù)試聽閱讀的情況讓學生去模仿表演相關情景劇。
(3)圍繞單元學習內(nèi)容,推薦相關的原版動畫欣賞,開展“視聽閱讀”。
向?qū)W生推薦趣配音APP,請學生在閱讀觀看英文原版動畫后,進行模仿配音。請學生在小組內(nèi)推選最棒的配音作品,在班級內(nèi)選出每月的配音之星。
3、借助課外資源展開分級閱讀
結合課內(nèi)知識的相關閱讀會使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借助課外閱讀資料,則會讓學有余力的同學接觸到更多更新鮮的知識素材。學生的自主性在這類閱讀時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結合自身水平選擇《大貓英語分級閱讀》、《麗聲系列》等分級閱讀書籍,來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4、依托學校圖書館幫助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每周利用一天的午休時間讓學生去泡圖書館,在書籍的海洋里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并可以借閱一兩本書籍。四人小組在借書過后要進行交流,從而達到相互監(jiān)督的作用。
5、開展英語閱讀活動激發(fā)自主閱讀的動力
(1)每學期開展一次英語講故事比賽,在班級進行初賽。要求人人參加,從而達到課外閱讀的高參與度。班級推薦部分同學參加年級比賽并評獎,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收獲成就感。
(2)每學期開展課本劇表演活動,活動的根基是平日扎實的閱讀,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表現(xiàn)力。從課本劇排練到服裝的準備等,教師和家長起到輔助的作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將得以提高。
(3)每月根據(jù)閱讀主題,開展英語手抄報活動。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這樣既考慮到了不同學生的能力,也是的活動能夠深入進行。
6、依托量表與記錄進行科學評價
每一項閱讀活動的開展都要有一定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閱讀的長效有序進行。評價方式主要包括“自評”、“組評”、“家長評價”和“師評”四塊內(nèi)容。評價的依據(jù)是學生的閱讀記錄表和閱讀記錄。閱讀記錄是學生小組內(nèi)直接相互查閱彼此在書上的圈點勾畫批。用便于檢查,利于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期結束根據(jù)每月的評價和學期總評評出小組和班級的“閱讀之星”。
(評價以畫星的方式,最好為三顆。一般為兩顆,有待努力為一顆)
三、小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必須加強英語課內(nèi)外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課外書籍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自育自學能力。
1、課內(nèi)指導,授之于漁。
小學生閱讀時大多采用朗讀的方法并配以指讀。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只是一種幫助學生控制注意力的方法。但是在高年級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最好采用默讀的方法,這樣才能提高閱讀速度,讓學生獲得閱讀興趣。
閱讀技巧的掌握對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還明確要求小學生應學會按照意群來理解文章。因此教給學生跳讀、掃讀、推測等技巧都很重要。除此之外,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也提到了“圈、點、勾、畫、批”,圈出故事人物,點出重點動詞,勾出關鍵時間,畫出關鍵地點等。這對于我們閱讀以及后續(xù)的英文寫作都是大有益處。
2、指導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閱讀時間要分年級安排,開始時切忌過長。三四年級可以安排十到十五分鐘,五六年級可以有所延長。
(2)英語課外閱讀難度不宜過大,建議學生購買分級閱讀,閱讀內(nèi)容生詞量不宜過多。
(3)放手給學生,讓學生依據(jù)自身興趣進行閱讀。
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英語課堂定會書香四溢。這股清香將伴隨著學生的一生。愛讀,樂讀,會讀融入學生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