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玻 劉小鳳
摘要:在飛速發(fā)展的高科技環(huán)境中,信息時代迎面走來。在信息時代來臨后,中職教育對信息技術教育關注度更高了,同時也將信息技術教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讓信息技術在其中凸顯自己的優(yōu)勢,促進中職教學目標的達成。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推動中職教育模式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相分離,將教學模式從根源處進行改變。下文,我將對信息時代到來對中職教育的影響、與信息技術如何促進中職教育的改革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時代;中職教育管理;改課
當生活在高科技的環(huán)境下,大眾對信息技術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成為企業(yè)、學校發(fā)展的首要目標。就以中職院校為例,要想與社會處于一個跑道上,中職院校就必須將教育管理方式與信息時代進行融合,建立全新的教學體系??山⑿@網(wǎng)來促進教育管理的開展,經(jīng)過一階段后中職教育會有明顯的改變。但在開展路上也遇到許多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中職院校對信息時代的意義理解不夠明確,間接導致網(wǎng)絡教育、媒體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更新模式不適合中職院校的學生。所以,需要對其進行優(yōu)化改良促進教育管理。
一、在信息時代出現(xiàn)后,中職教育管理受到的影響
(一)教育管理模式過于老舊落后
中職教育在日常管理中,管理模式過于古板封閉。其主要原因歸結于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過于腐舊長期將自己固定在一個思維環(huán)境內思考問題,導致教育管理方案過于落后,使得教育模式不能與時代的發(fā)展共同進步,并且滿足不了現(xiàn)代社會學生的需要。還因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壓抑性過重使得中職院校在發(fā)展路上也出現(xiàn)了許多絆腳石。而信息時代出現(xiàn)之后,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將中職教育管理模式分層多樣式的改變,除了本身義務教育之外,還對學生進行網(wǎng)絡教育、繼續(xù)教育等方面的開展,并積極對管理者進行思想更新轉換方面的講解,為適合學生的管理機制提供思路指引,以多樣新穎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為中職教育管理道路提供幫助。
(二)教學環(huán)境過于雜亂
就目前現(xiàn)狀分析來看,大眾對中職院校學生的了解并不夠,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的學習風氣不好的原因都是中職院校學生帶動的,所以導致社會認為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無法為社會、公司等輸送相關類型的人才。間接也導致中職院校的老師認為自己的學生確實存在很大問題,使得教師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無法達成教學目標。如果中職院校長期處于這種情況,并不利于教學的開展,也無法將教育觀念與信息時代進行整合,也不能為國家、社會等培養(yǎng)棟梁之才。
(三)心里負擔過重
普遍的中職院校學生都存在心理壓力過大及自卑的心理,這樣的心理狀況使學生對生活無目標無定位,總覺得的自己比重點院校的學生差很多。因學生心理思想存在問題導致中職院校的學生長期處在一個高壓、緊繃的思想中,這樣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等都有不利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中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很難進行,如不及時對此問題進行應對調整,學生日后發(fā)展肯定會受到影響,導致一些意外事件的發(fā)生,使得無法挽救的局面出現(xiàn)。就目前中職院校教育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校、教師、家長、學生應當共同面對,從思想認識層面進行提高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并促進信息時代與中職教育管理的完美結合。
(四)學生文化素養(yǎng)方面較弱
中職院校學生普遍成績差的關鍵點在于,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知識積累的意識,使學生文化知識積累庫過于單薄,不能應對考試。長期這樣的情況。使學生對學習出現(xiàn)抵觸情緒,思想層面也會出現(xiàn)技不如人的想法。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會對教育管理者管理層面造成負面影響,并大大降低教育管理的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學校學生的發(fā)展。
二、信息時代對中職教育管理改革的相關策略
(一)注重管理模式的更新轉換
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可促進中職教育的管理制度更加成熟,同時為教育理想化奠定基礎。要想達成這一目標,中職院??赏ㄟ^創(chuàng)設網(wǎng)絡平臺,用這個平臺可方便管理者實時對教師、學生情況進行查看,并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也對管理模式進行適當?shù)目偨Y調整,看是否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接受水平,從而提升教育管理質量。同時,還可在網(wǎng)絡平臺進行等級設置,將教學資源、數(shù)據(jù)等進行及時的分享。教育管理者在對分享數(shù)據(jù)結果及評價整改建議進行總結,經(jīng)過整合后為教育管理模式的更新貢獻力量,為中職教育管理發(fā)展指引方向。
(二)注重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管理人員在中職教育管理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管理人員也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推進者和引導者。因此,需要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方面進行更新改變。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首要任務是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素質水平方面的管理,并將傳統(tǒng)老舊教育理念進行改變,促進管理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稍龆喙芾砣藛T多學習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識,對人員進行自身素質水平的提升。
(三)對教育手段進行更新替換
據(jù)教育學專家調查研究顯示,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更注重結果,而將管理過程進行自動忽略,使得學生在此管理模式下,無法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對自身綜合能力方面也無幫助,也不利于日后學生的發(fā)展。信息時代到來以后,中職院校需要與傳統(tǒng)教育管理理念想脫離,對教育手段及管理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要與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進行接軌。例如,可在教育過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活動的小主人,同時還要增多學生實踐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促進學生對教學新知印象更深刻。不斷讓學生在動手實踐活動中獲得成長,并對綜合素養(yǎng)能力方面進行提升。
此外,中職院校還可將合作范圍進行拓寬,增多與企業(yè)的合作機會,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實習機會,由此通過各大企業(yè)為學生設立奮斗目標,讓學生向著目標前進努力。以這樣的教育管理手段,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著扎實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中職院校教育管理可在信息時代中適應。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的到來為中職教育管理制度解決了現(xiàn)狀問題,但也給中職教育改革設置了許多關卡,就總體情況分析來看,有利也有弊。因此,所有中職院校必須要對信息時代進行深入的了解,并明確信息時代的真正意義。對其理解后才可明確得出中職教育管理的改革,信息技術是最大的功臣,并明確機遇不是等待就可得來的,而是需要去自己付出努力。并學會將信息技術與教育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將落實貫徹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促進中職教育管理邁進高科技這個大家庭中。
參考文獻:
[1]劉貽超.信息時代中職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60):286-287.
[2]黎群.淺析中職教育管理在信息時代的改革策略[J].職業(yè),2017(23):23.
[3]劉登云.信息時代中職教育管理改革策略[J].商業(yè)文化,2014(1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