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要:高校學習困難學生也稱作“學困生”,指的是一些智力雖然正常,但在學習上存在困難,學習成績差、學習效率低,不愛學習甚至討厭學習,不能成功完成學業(yè)的學生,“學困生”并不是少部分的現(xiàn)象,它存在于各個學校和班級,是現(xiàn)今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和教師都應在“學困生”方面實施積極作為。文章本文將從高校入手,就學習困難生轉化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習困難生;現(xiàn)狀;轉化策略
“學困生”在班集體中處于孤立地位,他們大多數(shù)對于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害怕學習。長此以往給“學困生”心靈造成了極大挫傷,因而許多“學困生”都存在著明顯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一學習就容易煩躁、焦慮、易沖動、有孤獨感,因此,高校也開始愈發(fā)重視起困難學生的轉化。
一、高校學習困難學生的現(xiàn)狀
學困生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教育的新改革致使升學壓力加大,學生家長急切的望子成龍所施行的不正確教育,分數(shù)至上的觀念灌輸,教師傳統(tǒng)教學手段跟不上新課改的腳步,學生學習的方法不當,導致的結果就是老師、家長、學生的壓力都過大,學生在多重壓力的抨擊下開始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而老師的不重視和同學的歧視目光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更加厭惡學習,徹底放棄自己,成為對學習不重視,對成績不在乎的“學困生”。學困生主要有3種表現(xiàn),一自身條件不太好,課堂教育聽不進去;二是缺乏頑強毅力和意志,怕難怕苦,懶惰思想至上;三是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對他人有依賴性。
二、高校學習困難學生轉化策略
(一)以愛為出發(fā)點,轉變固有思想
高校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些“學困生”的存在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他們像后飛的雁或遲開的花一樣,在學習上只是遲了一步而已,避免歧視、不重視、直接放棄的情況發(fā)生,教師應明白學困生轉化的重要性,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困生,不能存有一棍子打死的心理,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合理地激發(fā)學習動機,給予相應的尊重,重建他們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對學習困難生進行轉化的,切忌諷刺和挖苦,針對學習成績這一項無窮的進行打擊,要堅持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原則,千方百計發(fā)掘“學困生”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為主,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不必框死在分數(shù)這一個點上,多維發(fā)展體會成功的喜悅。在學習和生活上主動去接近他們,深入挖掘其學習困難的原因做好相對應的方案和策略,這也是做好“學困生”工作的前提。
(二)與家長溝通,重視家庭
教育家長的不正確教育觀念和強加在學生身上的壓力都是導致學生厭惡學習的原因所在,因此,家庭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和學困生的家長隨時保持聯(lián)系,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和親子關系,有問題時對其幫扶,讓家長了解到家庭問題對學生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教師還要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以客觀的表達方式幫助家長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產生的原因,進行雙方及時透明的交流。教師還可在家長會上以邀請專家演講的模式傳授家長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糾正家長某些不正確的思維方式,杜絕攀比心理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家長之間互相交流經驗,可以讓班級一部分教學理念先進的家長上臺分享交流,積極帶動其他家長。在家長的幫助下,高校教師在幫助學困生轉化的進程中效率會加快很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對癥下藥,各策略分別進行
教師在找準學困生的困難原因后不能單獨用一種方案進行解決,要分門別類地進行對癥下藥。對活潑好動、忽視紀律,存在不合理行為的學生應注重正面教育,調動學習積極性,多進行鼓勵教育,發(fā)掘其閃光點,使其增強對美丑善惡的辨別能力,培養(yǎng)其追求美好思想和優(yōu)良行為的積極性,養(yǎng)成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紀律觀念,增強榮譽感,逐步改掉不良風氣;對學習上怕吃苦、惰性大的學生,應采取滲透教學法,使其一步一步提高興趣,學有所得,逐步轉變惰性,成為勤奮好學的學生;對智力差、學習困難較大的學生,可以加強個別輔導,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及時表揚他們的細微轉變,促使其不斷進步,天天向上;對思想落后、道德品質較差的學生,要加強法制教育、人生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從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進行現(xiàn)實教育,講清、講透利害關系,以期引起其心靈震動。此外,班主任要同各科任老師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學困生各科學習現(xiàn)狀與日常表現(xiàn),各學科間協(xié)調一致,老師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實施“轉化”的措施,加強對學困生的補課、補缺工作,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轉化”的效果。
(四)互幫互助,從班級入手
解決學困生的問題除了教師自己的觀念及轉變,更重要的還有班級的氛圍、同學的幫助。要注意創(chuàng)設和諧、團結的氣氛,讓“學困生”感受到同伴所給予的溫暖,克服孤獨感和自卑感。教師可以利用班會進行學習教育分享,直接點明學習的重要性,讓優(yōu)秀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自己的學習目標,作為榜樣去幫助學困生強化學習動機,產生共情,體驗成功的喜悅感。讓學困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難處,全班同學分析討論給予方案,讓學困生感受到同窗情,對班級情感的加深,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動機,愛上上學。此外,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模式,讓學生自動分組,以成績優(yōu)異熱愛學習的同學對學困生進行學習、生活上的解惑和幫助,并在期末進行成果的驗收,讓其重視此項任務,擔負起小組責任,同時在期末進行表彰大會,獎勵成績進步的學生,評選優(yōu)秀幫扶小組。
(五)持之以恒,力抓反復
學困生在轉化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這是正常的。學困生的進步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而往往是迂回曲折的。在學生出現(xiàn)反復時,千萬不能氣餒而放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有時就是在反復中才能產生效果,這是關鍵時期。要抓反復、反復抓,找出他們反復的原因,堅持不懈的做工作,幫助他們煉意志,以意志的力量來約束自己,減少反復,直到不出現(xiàn)反復為止。
三、結束語
總之,學困生相對的存在于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班級,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轉化是一個漫長又困難的過程,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及所有學生去付出精力和愛心,不拋棄、不放棄,用鼓勵的話語和對應的策略去感化、改造學困生,力爭“優(yōu)等生”。
參考文獻
[1]趙振.國內關于學習困難學生研究的文獻綜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
[2]孫新艷,于明媛..如何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教育[J].心理健康教育,2008(11).
[3]喬繼澤.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是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方法[J].科學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