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文
(江蘇省淮安市萬集小學)
關(guān)于什么是好課,好課有沒有標準,教學是技術(shù)還是藝術(shù),無數(shù)教育專家都論述過。大體來說,好課應該符合這些標準:教學目標合理,教學內(nèi)容適切,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手段多樣,教學效果明顯……但有的課堂從程序上看好像挺合理,基本要素都具備,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也已展開,可學生總是興致不高,課堂顯得冷清、單調(diào)和生硬。這是為什么呢?事實上,教學不同于工業(yè)上的標準化生產(chǎn),其主體不是冷冰冰的物體,而是鮮活的生命。教學需要標準,但不能標準化。面對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不同學生,其評判的標準理應有所差異。
好課的前提是尊重。讓學生愿學,首先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而和諧的教學氛圍源于尊重。教師要寬容學生的“慢”、學生的“錯”甚至學生的“不敬”,因為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需要接納、等待和引導。更多的時候,教師要靜待花開而不是拔苗助長,要和顏悅色而不是疾言厲色,要耐心細致而不是簡單粗暴。只有充分地尊重學生,教師才會得到學生的信賴和愛戴,師生之間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進而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為上好課打下基礎(chǔ)。
好課的關(guān)鍵是激活。學生是火種,需要被點燃。如何點燃學生樂學的火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要求教師做充滿智慧的“調(diào)味師”“調(diào)色師”,讓課堂有滋有味,多姿多彩。為此,課堂要少一點冷漠,多一點人情;少一點枯燥,多一點幽默;少一點說教,多一點引導;少一點刻板,多一點靈動。只有這樣,課堂才有趣,學生才樂學。
好課的愿景是善學。善于學習的學生,其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會不斷提高。當一個學生走出課堂,重要的不是他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不是他獲得了多少能力,而是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不是他在課堂中有多歡樂,而是學會了如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是他懂得了多少道理,而是學會了如何待人處事……課堂不僅要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chǔ),更要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引導其會學習。當然,這不是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和培養(yǎng);但毋庸置疑的是,善學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教育的重要目標。
總之,課堂需要標準,但不能唯標準而行,還需要標準之外的尺度。是否尊重學生個性,是否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否引導學生善學,使其具有求真、崇善、尚美的動力等,都是我們衡量好課時要考慮的。一堂課,學生愿學、樂學、善學了,就是水到渠成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