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永
(江蘇省徐州市擷秀初級中學 221000)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xiàn)在數學課堂上,就是要讓學生利用課堂的優(yōu)勢,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如說、讀、學、做、論、創(chuàng)、思等,進而形成全新的知識結構.
“數學還有讀的?”表面上看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數學的學習,讀也是不可忽視的,甚至還需要特別認真閱讀,反復研讀.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讀的形式,讀的方法,讀的要求不同罷了.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思維邏輯較為嚴謹的復雜學科,其字面表達形式較為抽象,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創(chuàng)設多樣化問題情境,將數學知識點與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教科書的每章的章頭圖,章頭文字,相關鏈接,數學活動及每章的小結與思考……學生閱讀后,馬上就能知道數學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問題,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1)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從善于閱讀課本做起,包括每章學習之前要閱讀章頭圖、章頭文字,每章學完后的小結與思考,每一課安排的“讀一讀”與閱讀,每一節(jié)課的情境創(chuàng)設,卡通人的對話交流.平時學習過程中每道例題、習題都應學生自己讀,不要老師幫讀、代讀、包讀,老師不要怕學生讀不懂,讀不好.其次,讀數學要做到“三讀”,即粗讀、細讀、精讀.特別是幾何題要能做到數形結合讀,即把已知的數據、關系讀到圖形上,標識出來.這樣能夠直觀明了條件和結論,易于綜合分析思考,易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環(huán)境和空間.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興趣小組上為學生提供展示閱讀的機會.可以讀生活中的數學、趣味數學,也可以讀古代名著,如“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可以讀歌德巴赫猜想,也可以讀陳景潤的故事.通過廣泛閱讀,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說”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反復練習“說”的能力可以促使大腦對知識結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并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也是打好理論基礎的關鍵.“說”的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要能夠說出數學問題中的關鍵字詞,關鍵數據含義,說清相應的數量關系.通過說可以看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是否分清主次,是否抓住了重點,是否從眾多數據中梳理出所需要的實用元素.通過說解題思路,可以把各自的思想方法暴露于大家面前.
學就是模仿,作為初中生,學好數學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模仿,并在模仿中不斷超越.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充分利用課堂的優(yōu)勢對解題過程的相關細節(jié)做出完整展示,先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榜樣標準,以便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能夠對照和參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復制老師的解題行為,如果學生單純地進行模仿,就無法形成全新的知識面貌,更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加以整改,使學生接觸多元化知識層面,有利于學生在不同層面的模仿中不斷進步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合理改變問題的相關論述,編制全新的問題引導學生模仿——低層次模仿
例1基本題:如圖,已知AB=AC,AE是∠BAC外角的平分線,試說明AE∥BC.
變式練習:如圖,已知AE是∠BAC外角的平分線,AE∥BC,試說明AB=AC.
用數學模型或圖形一樣的另一個數學問題替代例題讓學生模仿——中層次模仿
這里說的“論”或“斗”是指學生在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路徑方面進行的探討、辯論和爭論,給學生爭斗的機會,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所想,所思,大膽地表達,在爭斗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并吸取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而通過互推互助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在集體討論中真正感受數學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愛上數學.
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做”的能力,不單單是指做作業(yè),而是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和理解,并在實驗中感受知識的奧秘和價值.此外,通過親自做實驗能夠引導學生帶著質疑、疑問去驗證事實和結論,同時探索實驗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推理能力.
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而數學課堂中所謂的“創(chuàng)”則是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觀念等.新課改背景下,現(xiàn)代教育觀念已經不單單是圍繞理論知識展開教學活動,更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在日后面對新知識和新事物時快速適應.而數學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場所,教師應做好啟迪者這一角色,為學生提供更多創(chuàng)新的條件,使學生在“創(chuàng)”的影響下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進而為學好數學打下扎實基礎.
思就是解題后的再思考,回顧反思解題過程,解題方法.反思是否有混淆概念,忽略隱含條件,非等價轉化等,可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反思優(yōu)化解題途徑,剔去多余思維回路,選擇最簡求解途徑.而反思回顧解題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溫故而知新,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新課改背景下,要想真正地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內容,并獲取數學知識的真諦,就必須要具備現(xiàn)代教育觀念,同時也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思想上的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課堂的優(yōu)勢,從培養(yǎng)學生說、讀、學、做、論、創(chuàng)、思等能力著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因此,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升華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