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玲霞
摘? 要:通過對傳統(tǒng)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分析,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德育模式,即管理與教育相結合,充分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教育的重視。這種新的管理方式既能充分發(fā)揮管理和教育的作用,又能影響學生的未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德育模式;中職;班主任管理探討
引言
隨著我國職業(y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面對新時期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和要求,中等職業(yè)學校校長應學習先進的德育理論知識,掌握扎實的德育管理手段,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水平。
一、管理和教育的關系
管理是教育的基礎。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要規(guī)范管理制度,這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素質教育和價值取向培養(yǎng)的前提。在反叛時期,強制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教育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先管后教可以防止教育的無效性。正是由于這一階段中職生的叛逆心理,高強度的管理容易導致這些叛逆因素的產生。因此,在管理過程中,中職校長既要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又要重視管理。管理的目的是讓學生按規(guī)則辦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二、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探討
(一)以職業(yè)教育角度,更新管理觀念
從職業(yè)教育的角度看,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實施班主任管理時,既要保證學生掌握相關專業(yè)技能,又要注重學生素質的發(fā)展。因此,有必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消除學生管理中的弊端,將新理念融入中職班主任管理中,提高班主任管理的實效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摒棄粗放式的管理理念,實現對學生和班級的精細化管理。由于中職班次眾多,班主任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粗心大意,無法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情況,導致班主任管理缺乏深度。(2)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一些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存在的自卑心理會對他們的長期發(fā)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要及時轉變管理觀念,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提高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二)加強與學生間的互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班主任是班級的“向導”。班主任帶領學生學習知識和生活的真諦。每天學生和班主任相處的時間很多,所以可以說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班主任要提高德育水平,就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班主任要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平等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當學生表現良好時,班主任應及時鼓勵學生。對犯錯誤的學生不應該馬上批評,而應該幫助學生分析利弊,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然后幫助學生一起改正錯誤。這是班主任和學生相處的正確方式。其次,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真誠友好,避免經常使用批評的話語。班主任要端正思想,放下身段,真正尊重學生,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愿意走進學生的心里,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為了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提高德育的效果,筆者給班上的每一位學生發(fā)了一本“心靈溝通”筆記本,讓學生在筆記本上寫下平時不好意思說的話。我也會定期回復每個學生的筆記本,給他們寫一些鼓勵的話,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實事求是。運用這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提高交流的效果,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德育的發(fā)展。
(三)做好開展主題班會工作
一方面,班主任精心選擇和確定班會主題。首先,班主任可以從中職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抓住與學生緊密聯系的教育機遇,設置“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珍惜生命、彰顯價值”、“熱愛學習、終身學習”等班會主題,實現班級活動與學生心理需求的順利銜接,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其次,班主任可以從社會背景中提煉班會主題,把中職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放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準確把握德育工作的發(fā)展方向,緊跟時代脈搏,突出時代內涵中職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最后,以傳統(tǒng)教育為主線確定班會主題,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精神”和“文明禮儀”,適當增加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生活教育等的要求,促進身心健康中職學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應以學生成長需求為基礎,以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班會的積極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在班會上積極思考、敢于表達,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如開展“知識猜疑”、“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等知識猜疑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班會氛圍,在開展“立德”人才培養(yǎng)教育任務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開展實踐活動
中職教育不僅可以停留在理論層面,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雖然中職學生的知識儲備較少,但更多的時候可以通過實踐獲得直接的經驗。班主任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調整學生實踐的組織形式,使學生帶頭學習小組活動,形成小組意識,共同完成工作。在實際的觸感環(huán)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班主任的意圖,合作程度自然會提高。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公益活動,比如要求中職學生到養(yǎng)老院幫助老人解決生活困難,在與老人交流服務的過程中,學生要探索經驗體驗,在勞動中體驗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體諒家庭,體諒父母的辛勞,進一步體諒社會,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通過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學生不會停留在課堂上,學習更多有利于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技能,教育能力自然會提高。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學生道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管教并重”的德育模式運用到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的管理中,可以實現“管教”的有效結合,使學生處于更加和諧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對“管教并重”德育模式內涵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在“管教并重”的德育模式下,為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殷文榮.管育并重德育模式與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J].文教資料,2017(22):153-154.
[2]? 劉曉慧.關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思考[J].才智,2017(17):176-177.
[3]? 關蘭.淺談中職班主任如何實現德育教育目標[J].農家參謀,2017(08):230.
[4]? 古力文.新形勢下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J].職業(yè)技術,2017,18(0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