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華
[摘要]數(shù)學練習課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課堂,也是學生發(fā)展技能、積累經驗的重要途徑,更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必經之路。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策劃練習課的教學設計,重視知識細化回顧與再現(xiàn)、優(yōu)化分層練習、引導自主檢測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
[關鍵詞]練習課;知識建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20)02-0081-02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逼浯笠饩褪且@得一定的本領,形成一定的技能,就得下功夫反復練習。同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個練習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獲得經驗,發(fā)展思維。而優(yōu)化練習課的教學設計就是最好的切入點,好的練習課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助推他們領悟所學知識的真諦,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我以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運算律”練習教學為例,談一談設計練習課對學生領悟與建構數(shù)學知識的作用。
一、細化回顧與再現(xiàn)
重視學習回顧是有效學習的基本策略之一。在練習課教學設計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學習的回顧與再現(xiàn),并利用好這一環(huán)節(jié),以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知識經驗與思維的目的,從而為高效的練習做準備。同時,教師還得重視問題引入的設計,讓學生在新鮮感中去思考、去嘗試,從而實現(xiàn)練習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1.設計問題引入,促進學習回顧?!斑€記得這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嗎?能不能把自己的學習經歷想象成一組組畫面,在頭腦中過一遍呢?”在我的提問引導下,學生的腦海中出現(xiàn)一幅幅知識圖畫,像放幻燈片那樣逐個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回憶知識,讓他們知道可以把枯燥的知識變成“動畫片”,在一張張展示圖中實現(xiàn)高效復習,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到一種靈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
2.引導回憶展示,加速學習喚醒。我引導學生展示出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圖片,有的學生說:“我的第一張圖片是關于加法運算律的,它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運算律的名稱,比如加法的交換律、加法的結合律;二是運算律的字母表達式a+b=b+a;(a+b)+c=a+(b+c);三是具體例子,23+45=45+23,(76+89)+111=76+(89+111)?!币灿袑W生說:“我的第二張圖片是關于乘法運算律的,也是由三部分構成的,一是運算律的名稱,如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二是字母表達式axb=bxa,(axb)xc=ax(bxc),axc+bxc=(b+b)xc;三是舉一些常見的例子?!?/p>
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深刻地學習回憶,讓學生說出連減的運算性質和連除的運算性質等,從而把這部分的知識全面梳理,并以條目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形成運算律的知識網絡圖,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感悟,加速運算律的有效建構,讓復習回顧課堂多一些生機,也多一些活力。
從上述設計思考來看,有趣的問題能讓枯燥的知識回憶活動變得生動起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誘發(fā)他們去思考、去創(chuàng)新,讓知識在興奮的回顧狀態(tài)下走向深邃,也讓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更加生動。
二、優(yōu)化分層練習
把握準學情,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是有效教學的前奏。同理,分析每一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是練習課準備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分層教學,策劃好不同類型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訓練,從而幫助他們在相應的練習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1.設計基本練習題,讓學生在做填空、選擇題時,進一步感悟運算律的特性。如,(1)判斷這些等式各應用了什么運算律?①78+98=98+78,②△+O+□=△+(O+□),③(△+O)x8=△x8+Ox8。(2)在□里填合適的數(shù),①725+□=89+□,②99x△+△=(□+□)x□,③25xOx4=(□x□)x□。
2.設計綜合性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把握運算的基本題型,靈活地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從而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加速他們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一是設計基本練習題,主要以夯實基礎為目標。比如,785+202,125x19x8,25x36,267+185+215+133,67x24+76x24等。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和集中展評等活動,進一步鞏固運算律的知識,更好地把握不同運算律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教師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做出指導,并提供補償性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簡算技能,加速對學習的領悟。
二是設計綜合練習,它是建立在基本練習之上的,是在內容和形式等方面上有所改變的練習,主要考量學生運用知識的靈活性,以及學生對運算律的熟練程度。比如,236+199,125x32x25,79+79x99,65x101-65等。力求通過拓展性的練習發(fā)展學生溝通知識的能力,以及靈活運用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使更完善,更科學運算律相關知識的建構。
三是設計延展性練習,可以是開放題,也可以是探索性的思考題等。通過練習讓學生在變式中深入領悟運算律的知識要點,吃透精髓,能夠創(chuàng)新使用運算律,并在學習中學會變通,提高思維活力。比如,649-203,687-199,789-(230+189),458-129-71,88x125,330÷6÷5,450÷18等。
當然,分層練習的設計最終還得與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聯(lián)系起來,讓學有困難的學生在基礎訓練中能更好地理解運算律,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拓展題、變式題中大顯身手,從而讓所有學生在練習中獲得啟發(f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助推運算律知識的科學建構。同時,也讓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在訓練中得到發(fā)展,在探究中實現(xiàn)飛躍。
三、引導自主檢測
學習需要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檢測學習效果,并在數(shù)據(jù)分析中獲得啟發(fā),知曉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提高反思意識,讓學習變得更有靈性。
1.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對應的練習。比如,在“運算律”練習課前,我指導學生自編練習題,然后在小組中交換練習題,也可以進行練習競賽。接著,組織小組學習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及時訂正后交流自己的思考,總結經驗與教訓,從而讓學習更加深刻。
如一個學生的展示:25x(40+4)=25x40+4=1000+4=1004。他說:“同桌說我錯了,我當時很郁悶,但同桌的一句話讓我頓時醒悟,他說‘還有一個25去哪里了?是啊,40和4應同乘25后再相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25x(40+4)=25?x40+4x25=1000+100=1100?!?/p>
2.關注生成性教學資源,助推學習深入,讓學習更靈活,更有助于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如上述案例,教師還可以追問:“聽到這位同學的反思,你明白其中的含義了嗎?你還有其他的思考嗎?”教師的追問會促使學生再度回顧解題過程,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fā)散。
從中我們能夠看出,給學生自主編題、自主檢測的機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還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覺反思的良好習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錯誤解剖,使其反思意識不斷得到加強,從而讓知識的建構更加科學,更加完善。
綜上所述,數(shù)學練習課是一種極具智慧的課堂類型,它是以學生自主練習為基礎的,是他們學習最有效的補充或拓展,是由知識到實踐、再由實踐豐富知識的漫長探索歷程。教師上好練習課,既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梳理所學知識,又能幫助他們發(fā)展獨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技能和數(shù)學思維。當然,在練習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也是不能缺少的,教師應更好地進行教學預設與策劃,讓數(shù)學課堂既充滿挑戰(zhàn),又能發(fā)揮數(shù)學的價值,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幸福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