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青
【內容摘要】互動式教學是數學新課標改革后的一種現代化教學,強調在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學生與知識之間產生互動,還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用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活躍整個數學課堂的氣氛。本文從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或質疑;在課堂中設置多樣化的提問;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方面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互動式教學 ?學生 ?老師
互動式教學是基于新課改下的一種素質改革教育的新方向,讓學生在學習之中產生互動。而數學作為所有學科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在所有考試當中的必考科目,我們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少出現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死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通過思考后獲得知識。如何在課堂中引入互動式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課題。通過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初中高效課堂的形成。
一、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或質疑
我們教師要想在課堂中更好的滲透互動式教育的方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在課堂中確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地位,還要在教學中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或質疑。數學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講解和實踐的一門學科,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必須要讓他們在自身的實踐中掌握知識要點,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特別是要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在學生提出問題或質疑的同時可以了解到學生知識要點是否掌握牢固,如果存有遺漏現象,我們可以在課堂中著重講解學生遺漏的知識。通過這種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質疑的方法可以不斷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比如,我們在進行“分式的基本性質”教學中,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對分式有一定的了解,還需要讓學生對這些分式的性質能夠展開熟練的應用。我們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列出問題:下列這些分數是不是想等的?它們可以變形的依據是什么呢?2/3、4/6、3/5、6/10、12/20通過這些分數可以先讓學生回想一下分數通分和約分的相關知識,而這些相關知識也就是分式的基本性質。通過讓學生思考這些分式,讓學生先鞏固一下之前學習的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擁有原有的知識儲備下學習新的知識,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都會覺得很順利。但是部分學生還是覺得學習很困難,因為有的學生可以看出上面列出的分式數值大小是一樣的,還會有的同學對這些分式產生疑問,他們看到的分式數值大小是不同的,顯而易見這些同學是已經忘記了分數通分和約分的相關知識。為了能夠讓這些學生回想起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我們教師可以課堂中有意識地去講解學過的知識,回想結束后依據給出的分數來展開接下來的教學。
通過這種讓學生提出疑問,可以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一個了解,讓學生在會想起原來只是后可以恍然大悟,原來這些數值在通分和約分后數值是一樣的,同時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個教學例子生動的說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和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或質疑,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學生一旦開始思考,他們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發(fā)的互動,有了互動,不同學生的思維就可以發(fā)生相互作用,于是課堂就會達到教師的預期。
二、在課堂中設置多樣化的提問
在課堂中引入互動式教學還可以體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還能夠活躍課堂中緊張的氣氛,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多樣化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利用互動式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
比如,在“生活中的不等式”相關知識教學中,我們可以問學生:同學們,請你們說出生活中有哪些不等式的實例呢?這種親近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放松的回答,讓學生在生活中利用嘗試去找出與課堂知識相關的答案,學生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積極的回答:我和同桌的身高體重不一樣;我的兩支鉛筆長度不一樣;講臺比講桌低;外面的樹有高有低;馬路上的車和人的速度不一樣;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寬度不一樣等等。從學生回答的這些答案當中,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不等式有著很深的理解,對于生活中所出現的不等式觀察的也很仔細。通過這種以提問的方式展開教學,不僅構建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還能通過好的課堂氛圍展開教學,讓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中更好地對知識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吸收。
多樣化的提問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可以從不同角度刺激學生的思維,對于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而言,如果從不同角度刺激他們的思維,那他們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考慮數學問題就會更加全面,解答數學問題就會更加科學,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須從多樣化提問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三、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互動式教學不僅體現在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還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提高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學習能力,還會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小組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之間共同討論如何去解決一些難度大的問題,對一些知識要點和定理做交流與研究。通過小組之間學習不僅是互動式教學的主要體現,還能夠在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探討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處理問題能力和吸收課堂所講的知識。
比如,在學習“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相關知識時,在課堂上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角角邊和角邊角的判定定理,讓學生通過全等三角形判定來認知“角平分線的性質”。在課堂中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內的同學分別畫一個三角形,讓三角形的一條邊為5厘米,一個角是15度,另一個是60度。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展示自己畫的三角形,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討論,這個三角形發(fā)現了什么?通過對小組間的考察發(fā)現,符合以上條件的三角形可以畫出很多種,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畫出了不一樣的三角形??赐晖瑢W們畫的三角形,隨后就讓小組之間產生交流與討論,你們可以從小組之間拿出四個三角形,觀察一下那一個三角形和你所畫的三角形是一樣的?用你們的尺子和量角器量一量那兩個三角形是全等的三角形?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得出全等三角形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在課堂中有了這樣一個認知的過程,我們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也會順利很多,學生學習新知識也不會感覺的難懂。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
結語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引入互動式教學,我們要充分的利用互動式教學來輔助初中數學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教師首先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提出問題或質疑,然后在課堂中設置多樣化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且在課堂中通過小組間學生與學生互助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理解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這些都是互動式教學在課堂中的體現,通過這些方式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陳友生. 淺談初中數學互動式教學[J]. 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13):64-64.
[2] 于光輝.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J]. 文理導航(下旬),(12):9.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