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臻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責。近年來,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三大惠民工程,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全國各地建立了覆蓋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的公共數字文化基層服務網點,數字資源建設總量呈幾何態(tài)勢快速增長,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活動如火如荼。然而另一方面,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尚未能充分滿足公眾需求,數字資源建設的針對性不強、易用性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廣大群眾對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需求如何滿足、數字資源認知度和利用率如何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益如何實現最大化,是擺在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面前的一道難題。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以下簡稱“廣西圖書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尤其是2018年策劃推出的“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通過品牌打造、精準化服務、宣傳推廣等,在有效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益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廣西圖書館一直致力于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截至2018年底,館藏數字資源總量達162.75TB,其中自建數字資源總量達到37.4TB,建設完成涵蓋廣西文化、藝術、歷史、政治、經濟、地理等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數字資源庫35個。2014—2018年共舉辦公共數字文化各類線上線下培訓班達150多次,年均培訓總人數近萬人。特別是2002年以來,布點建設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公共數字文化基層服務點2200余個,搭建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數字支撐平臺、公共電子閱覽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公共文化服務云平臺等,并投入使用??傮w上看,在國家大力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廣西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幾乎沒有專門針對公共數字文化開展服務推廣,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成果、海量數字資源與服務長期處于一種“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tài)。為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讓更廣泛的群眾共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成果,廣西圖書館從2018年開始整合全館資源和品牌,精心策劃和組織一系列線上線下數字資源推廣活動,打造“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推廣館藏數字文化資源,引領全自治區(qū)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工作。
2018年,“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活動共舉辦17期共26場次,近50萬人次參與活動,媒體報道達200多次。短短一年時間,“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推廣度、關注度、認知度得到很大提升,這取決于品牌創(chuàng)設伊始確立的三個原則,即“創(chuàng)意為先”“內容為王”“宣傳為要”。
2.1.1 創(chuàng)新思路,冠以標識確立服務品牌
品牌是體現服務品質和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肮矆D書館的服務品牌是服務項目或服務機構加上之外的附加值,就是在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活動中,體現出服務的優(yōu)勢、特色和強項并據以展示其服務的美譽度和影響力。”[1]廣西圖書館在堅持服務的公益、開放原則的基礎上,主動適應公共數字文化資源采集、保存、傳輸、使用的數字化、網絡化趨勢,凸顯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時代特色和復合型特點,全新設計和推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廣圖筋斗云”?!皬V圖筋斗云”蘊含著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的迅捷、靈動之意,同時通過“云”表達廣西圖書館將數字資源的存儲、分發(fā)、使用以及服務、技術向“云”端遷移的用意,即廣西圖書館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將通過“云”實現廣大讀者的即時共享。廣西圖書館設計并申請注冊“廣圖筋斗云”服務品牌商標,為公共數字文化推廣活動統(tǒng)一冠名,強化宣傳報道與印刷資料中品牌內涵的準確闡釋與精確使用,這些工作有效地強化了品牌的標識作用。
2.1.2 凝練主題,因時制宜展現服務特色
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很難調動人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關注度。廣西圖書館打造的“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時間節(jié)點的選取和相應主題的推出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具體就是要圍繞重大節(jié)日或時事熱點,凝練主題,對接廣大群眾需求。提供更多差別化、有特色的文化資源服務,不但要考慮活動選題與群眾需求能否達成一致,甚至還要引導廣大群眾的閱讀趣味。以“萬水千山‘粽’是情,廣西圖書館伴你行”這一活動主題為例,6月既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所在月,也是高校的畢業(yè)季,部分畢業(yè)生即將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對于他們而言,學校所提供的數字資源畢業(yè)后將無法使用,因此廣西圖書館專門推出電子證注冊和數字資源的線上線下推介活動,只要注冊了廣西圖書館電子證,畢業(yè)生走過萬水千山無論到什么地方,都能使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同時為了體現端午節(jié)的主題,將“萬水千山‘總’是情”改為“萬水千山‘粽’是情”,“總”“粽”兩者諧音,這樣又將端午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活動中。近年“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選取的部分主題如表1所示。
表1 “廣圖筋斗云”部分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主題
序號活動主題對應時間節(jié)點活動對象1學習十九大精神品讀紅色經典2018年1月掀起十九大學習熱潮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城市居民、農村百姓2壯族三月三,想昂你就來!2018年4月廣西民族節(jié)日“三月三”城市居民3萬水千山“粽”是情,廣西圖書館伴你行2018年6月端午節(jié),高校畢業(yè)季高校即將畢業(yè)學子4最明中秋月,最親故鄉(xiāng)人,最美中華情2018年9月中秋節(jié)企業(yè)員工5春風化雨四十載·誰不說俺家鄉(xiāng)美2018年12月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圖書館員、普通讀者6砥礪奮進六十年,文化惠民譜新篇2018年12月自治區(qū)成立六十周年普通讀者
2.1.3 創(chuàng)新形式,不拘一格拓寬服務途徑
“廣圖筋斗云”不斷嘗試運用多種手段、多種途徑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活動呈現形式的創(chuàng)新?!皦炎迦氯?,想昂你就來!”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系列活動中的“當‘快閃’遇上三月三”現場主題活動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快閃”,在南寧青秀萬達商場進行閱讀表演秀;而“三月三拼一拼現場游戲”則在欽州人民公園吸引中老年人參與現場拼圖游戲。“萬水千山‘粽’是情,廣西圖書館伴你行”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系列活動中的“‘粽’于畢業(yè)啦——時間軸活動”“不管走到哪‘粽’想帶著你——留影墻活動”,讓學子們在畢業(yè)前夕能夠盡情歡聚、合影留念?!白蠲髦星镌?,最親故鄉(xiāng)人,最美中華情”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系列活動中的“知識月餅,我們不一樣”,制作月餅形狀的“廣圖筋斗云”中秋節(jié)知識賀卡,推介廣西圖書館數字資源。
(2)活動推介渠道的創(chuàng)新。廣西圖書館結合文化惠民工程,將直播引入“廣圖筋斗云”?!俺谓z路——2018‘壯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華’民歌大匯演”中的演出活動和“中秋節(jié)——我們的大餐不一樣”中的講座、游園活動均依托國家公共文化云、中國文化網絡電視臺等國家級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現場直播,吸引全國范圍內電視和網絡用戶超70萬人點擊收看。直播結束后,相關視頻資源納入廣西圖書館“進村入戶”專題資源庫,并推送到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各級站點的公共文化一體機、中國文化網絡電視互動播出終端等,供農村觀眾點播收看和學習。
在海量訊息時代,人們可選擇的內容渠道眾多,單靠吸引讀者興趣獲取關注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細分讀者,提供滿足需求的精準化服務。
2.2.1 提供精準化服務內容,不斷延伸服務半徑
“粽”系列推廣服務進高校。2018年6月端午節(jié)前后,在“萬水千山‘粽’是情,廣西圖書館伴你行”校園數字資源推廣活動中,廣西圖書館組織團隊連續(xù)在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科技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南寧學院等高等院校,依托館藏資源開展對外交流、民族文化、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的主題講座,針對“重點向大學生朋友推薦的數字資源庫”發(fā)放宣傳手冊,開展掃碼注冊電子證、時間軸、照片墻互動活動,借助校園宣傳渠道,重點面向即將離校的大學畢業(yè)生推廣館藏數字資源,特別是期刊論文、考試學習、講座報告等商業(yè)數據庫,直接受眾人數超過3000人次。
數字資源“走村入戶”。廣西圖書館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馬圣村建設國家公共文化云基層服務示范點,配備投影儀、電腦、公共文化一體機、VR體驗設備等,依托站點向當地馬圣小學的學生播放廣西戲曲、紅色經典電影、民俗文化、益智教育等視頻專題資源,并開展電腦網頁制作的比賽訓練活動,幫助學生提高信息素養(yǎng)。2018年春節(jié)期間,利用進城務工人員集中返鄉(xiāng)機會,“學習十九大精神 品讀紅色經典”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系列活動赴陽朔村開展“紅色文化慶新春”活動,精心制作專門面向廣大農村朋友的館藏數字資源宣傳冊,內容涵蓋了新農村建設、電子圖書和報刊、幼兒教育等17個資源庫,引導農民使用廣西圖書館數字文化資源,助力農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豐富農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知識月餅”進企業(yè)園區(qū)。2018年中秋節(jié)期間,“最明中秋月,最親故鄉(xiāng)人,最美中華情”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系列活動分別走進南寧市富士康產業(yè)園區(qū)和柳州銀海鋁業(yè)股份公司等,面向企業(yè)員工發(fā)放涵蓋職業(yè)技能、考試學習、幼兒教育等數字資源的宣傳手冊,舉辦講座、游園、知識搶答等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引導園區(qū)工人及家屬認識廣西圖書館,指導他們注冊廣西圖書館用戶和登錄廣西圖書館官方網站,學習如何發(fā)現、檢索、組織、利用廣西圖書館的館藏數字文化資源,幫助他們掌握育兒、養(yǎng)生保健、中小學學習輔導、心理疏導、法律咨詢等知識。
2.2.2 參與地方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豐富服務內容
“廣圖筋斗云”圍繞“三月三”這一重大民族節(jié)日策劃了“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系列活動,面向普通市民、少年兒童等開展包括“當快閃遇上三月三”“畫出你的三月三”“拼一拼三月三”等互動活動,在商場、影院、公園等人員密集、交通方便、歡快熱鬧的地段,通過印發(fā)宣傳手冊、組織文藝表演、開展親子活動、提供現場咨詢、組織知識搶答、留聲留影體驗、掃碼讀書服務等,引導公眾現場注冊廣西圖書館電子讀者證。注冊廣西圖書館電子讀者證后可以免費使用廣西圖書館提供的所有商業(yè)數據庫資源和自建數字資源,關注廣西圖書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可以獲得廣西圖書館提供的電子圖書閱讀服務,并獲得專門面向市民朋友推介的館藏資源,特別是具有廣西地方特色的文化、歷史、藝術等公共數字文化資源。
2018年恰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中央、自治區(qū)和自治區(qū)內各地都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廣西圖書館一方面深入挖掘和展示館藏特色古籍資源,組織了“冊府千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文獻展”等實物展覽活動,邀請自治區(qū)和國家圖書館領導參觀并對公眾免費開放;另一方面還聯(lián)合廣西桂林圖書館等自治區(qū)內6家圖書館共同舉辦“砥礪奮進六十年,文化惠民譜新篇”廣西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成果展,全景展示廣西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來在資源、平臺、服務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除在各相關圖書館進行實物展出外,還通過廣西圖書館“廣圖展覽”平臺在線展出,將展覽延伸到互聯(lián)網,惠及更多人群。
2.3.1 抓住活動熱點亮點,助推媒體報道形成集群效應
媒體報道的關注點,一般是當前社會的熱點或某一事件的亮點。“廣圖筋斗云”善于挖掘活動的深度,能夠提煉觀點及時地供媒體參考。
以“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開展的培訓活動為例,2018年1—2月,廣西圖書館組織赴武鳴區(qū)、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羅城縣等地配發(fā)“進村入戶”中國文化網絡電視互動播出終端359臺,培訓基層管理人員360多人?!皬V圖筋斗云”在活動開展前夕就明確這一舉措是廣西文化扶貧建設的新亮點和新常態(tài),將依托中國文化網絡電視等開展一站式公共文化資源服務、為基層群眾送去豐富便捷的文化資源列為文化扶貧與文化扶志的典型案例,使活動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光明網、人民網、新華網、南寧日報等媒體的報道和轉載。
2018年,“廣圖筋斗云”還分別在桂林、北海、百色舉辦了3場全自治區(qū)范圍的培訓活動,實現了廣西公共圖書館界的三個首次。其中,在桂林舉辦的“2018年全國公共文化巡講暨廣西數字圖書館建設培訓班”課程首次在全國性網絡和電視媒體平臺實現在線直播,并通過培訓對《公共圖書館法》進行了集中解讀。在北海舉辦的“2018年廣西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培訓班”,在自治區(qū)文化廳支持下,廣西圖書館打破了以往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首次跨單位聯(lián)合廣西群眾藝術館共同舉辦全自治區(qū)性的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培訓班,在辦班機制、培訓師資、學習內容、輔導對象等多方面實現了共建共享。在百色舉辦2018年“春雨工程·網絡書香”廣西數字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暨數字圖書館建設培訓班,這是廣西圖書館首次承辦的春雨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基層培訓,培訓期間,廣西圖書館還聯(lián)合國家圖書館開展了贈書、展覽、培訓和調研等多個活動,集中培訓和分散調研齊步推進,課程學習和實地參觀同步進行,效果顯著。正是因為這些“首次”,三場活動獲得主流媒體較高的關注度,截止到2018年底,各大主流媒體報道或轉載達60次。
2.3.2 以公益化、均等化服務為切入口,吸引媒體報道
以最小的成本為廣大讀者提供公益、均等、便利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是“廣圖筋斗云”的工作目標?!盀閷崿F人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公共圖書館服務既要關注公眾需求,也要特別注重需求表達渠道不暢的弱勢群體,從供給端發(fā)力,加強諸如殘疾人通道、盲人閱讀、老年服務、鄉(xiāng)村服務等相關服務供給,使公共圖書館服務滲入社會每個角落?!盵2]因此,“廣圖筋斗云”自推出以來就將弱勢群體作為優(yōu)先服務對象,并以這一思路贏得了媒體的廣泛支持。2018年,“廣圖筋斗云”針對少年兒童、農村小學生、留守老年人、進城務工人員、城市空巢老人、流水生產線工人等社會群體,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四點半學堂”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畫出你的三月三”“紅色文化慶新春”“知識月餅進企業(yè)”、業(yè)務技能知識講座等一系列推廣活動和活動宣傳資料,滿足他們文化學習、技能訓練和娛樂休閑需求,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廣西圖書館在長期服務讀者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經典服務品牌和案例,如“八桂講壇”公益講座、“光影榭”經典電影賞析、“書友圈”閱讀分享會、“廣圖展覽”等,“網羅書香”“閱動云尖”等指尖閱讀品牌也取得過較好的效果。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特別是技術進步帶來的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這些舊有的品牌活動日漸顯現出對新技術、新需求的不適應。特別是如何為弱勢群體提供更高水準的公益、均等、便捷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是廣西圖書館面臨的新挑戰(zhàn)。
廣西圖書館對內部資源進行優(yōu)化整合,推陳出新,打造“廣圖筋斗云”。首先將歷史悠久、品質和聲譽俱佳的“八桂講壇”延伸至館外,并納入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活動體系整體包裝推廣,使之成為“廣圖筋斗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的活動載體之一;其次將館內早先開展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活動歸并整合,特別是拓展了“網羅書香”等數字文化服務活動的范圍,對其內容和推廣活動的模式進行改良和提升,并將其延伸、下沉到農村、工廠、公園、課堂等基層第一線。廣西圖書館將整合后的服務活動統(tǒng)一冠名“廣圖筋斗云”,形成全新的服務品牌,并舉辦了一系列的品牌推廣活動,贏得了媒體和讀者的廣泛關注。
統(tǒng)計顯示,每年的1月至6月間,廣西圖書館數字資源訪問和下載量都會進入活躍期,其中4、5月達到使用高峰(高等學校畢業(yè)論文撰寫高峰期);廣西圖書館電子證注冊用戶,年齡結構上以20—35歲之間的用戶比重最大;廣西圖書館商業(yè)數據庫點擊量和下載量綜合排行前五的分別是中國知網(CNKI)總庫、讀秀知識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庫、全國報刊索引、龍源電子期刊庫;學術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休閑娛樂資源是圖書館最受歡迎的數字資源品類。這表明,數字資源使用者以年輕群體為主,他們使用數字資源的能力、精力、時間和設備更有保障,需求最旺盛;電子讀者證的注冊方式與功能更加符合年輕人的使用習慣。
根據資源點擊使用率、用戶年齡與學歷結構、商業(yè)數據庫使用時間分布、用戶訪問方式統(tǒng)計等分析結果,廣西圖書館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的目標人群進行了細分定位,并從數字資源推介種類、宣傳手冊設計、活動形式策劃等多個方面有針對性地推出不同的活動,推薦數字資源。針對高等學校學生和教工,重點推薦學術科技期刊、在線電子書、專業(yè)數據庫、學術講座等;針對青年產業(yè)工人和農村進城務工群體,重點推薦文化休閑娛樂類期刊數據庫、在線電子書、職業(yè)技術培訓視頻庫等;針對年輕父母和農村老年人等群體,重點推薦育兒類視頻音頻資源庫、信息素養(yǎng)通識教育課程庫、廣西戲曲等傳統(tǒng)文化視頻資料庫、圖片庫等。
“廣圖筋斗云”注重結合資源本身的特色和服務對象的不同特點進行策劃和推廣,更加精準地滿足了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提高了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資源利用率和讀者滿意率穩(wěn)步提升,“廣圖筋斗云”品牌建設步入良性發(fā)展的軌道。
面對市場競爭和資金匱乏的巨大壓力,在品牌初創(chuàng)階段,如何以較低的成本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大眾讀者關注品牌和品牌背后的廣西圖書館,是“廣圖筋斗云”品牌建設首先要重視的問題。經過分析,廣西圖書館認為全新打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應充分認識以下幾“點”:免費是公益服務最大的特點,資源品質是服務對象的核心關注點,而廣大讀者對公共數字文化資源的旺盛需求和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狀是社會最大的痛點。在推廣“廣圖筋斗云”品牌時,廣西圖書館主動將上述“點”同媒體宣傳推廣工作相結合,在活動策劃和資源投放過程中注意挖掘亮點,引爆熱點,引導輿論,催生流量。圍繞每一場經過科學策劃的活動或每一種精心挑選的資源,廣西圖書館都會主動同各類媒體溝通,結合社會民生熱點或政策導向重點,設置主題和話題,發(fā)掘社會意義,增加新聞價值,增強媒體報道有關活動的積極性。2018年,媒體關于廣西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或“廣圖筋斗云”的報道達200余次,廣西圖書館和“廣圖筋斗云”實現了宣傳與服務效能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