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周秦之際“書同文、語同音”的發(fā)展軌跡

    2020-02-26 01:46:53任敬文
    關(guān)鍵詞:文化

    任敬文,湯 洪

    (四川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成都 610066)

    中國史載第一次文化思想繁榮發(fā)生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其前提是文字及語言的成熟發(fā)展。兩周禮樂制度與人文思潮形成的“雅言”傳統(tǒng),決定了后世書面文言的歷史走向,影響中國兩千余年。由周至秦,華夏各諸侯國先是共同宗周,然后列國爭雄,卒歸于秦,從此開啟了華夏文明大一統(tǒng)時代。文字語言的規(guī)范統(tǒng)一是政治、文化及社會得以成熟發(fā)展的關(guān)鍵因素,從周秦之際歷史發(fā)展進程可知“書同文、語同音”既是時代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研究先秦文字音韻者甚眾,然限于“文獻不足征”,難以描摹其具體形態(tài);學(xué)界對“雅言”的界定與是否存在“通語”亦爭議頗多。本文擬從政治、文化等社會活動來考察周秦之際“書同文、語同音”的發(fā)展軌跡,以期對此研究有所補充。

    一 從“賦詩言志”到“縱橫捭闔”:先秦文化活動的語言文字基礎(chǔ)

    (一)文字規(guī)范統(tǒng)一是“賦詩言志”的前提

    周公“制禮作樂”賦予西周政治活動以人文色彩,流風(fēng)至于春秋,表現(xiàn)為“賦詩言志”在諸侯卿大夫交往中頗為盛行。以《左傳》為例,共記錄33次賦詩活動,其中發(fā)生在宴飲場合的有26次。《詩》何以成為當(dāng)時流行的文化及政治交往媒介?首先,《詩》在先秦并非作為文學(xué)作品存在,而是以政治意義受到重視。從《尚書·舜典》“詩言志”(1)孔穎達疏《尚書正義》,阮元??獭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31頁。開始,《詩》便主于“言志”且多與政治活動相關(guān)??鬃釉疲骸罢b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不學(xué)詩,無以言?!?2)劉寶楠《論語正義》,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525、668頁。皆強調(diào)《詩》的政治價值。春秋時人“將賦詩作為傳達某種政治、倫理、外交、軍事觀點的工具”,或“將詩歌作為諷諫、游說、著述時的理論證據(jù)”(3)陳桐生《先秦文學(xué)十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頁。。《國語》載召公諫周厲王云:“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4)徐元誥《國語集解》,王樹民、沈長云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1頁。,“獻詩”即意在政治勸諫?!稘h書·藝文志》云:“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當(dāng)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5)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755-1756頁??芍百x詩言志”是時人“揖讓”之時富含禮儀意味的政治交往形式。

    其次,列國之間有通行的“雅言”是“賦詩言志”盛行的關(guān)鍵前提,否則以“斷章”形式所賦之詩句就很難在賦詩者與聽詩者之間達成一致?!蹲髠鳌匪d參與“賦詩”者有魯人、晉人、鄭人、楚人、衛(wèi)人、莒人、齊人、小邾人、秦人、宋人等,其中以魯、晉、鄭三國為主,“除鄭國外各國賦詩都以《雅》為主。產(chǎn)生于周故地的《雅》是‘雅言’之中的‘雅言’,‘雅言’就是標(biāo)準(zhǔn)化,標(biāo)準(zhǔn)化的同時也就是文雅化,賦引《雅》能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和莊重感。《雅》是周代禮樂文明的結(jié)晶,賦引《雅》之多表現(xiàn)了各國對周文化的尊崇”(6)毛振華《〈左傳〉賦詩研究》,鄭州大學(xué)2005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24、25頁。。《毛詩序》定義《雅》為:“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fēng),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7)《毛詩正義》,阮元??獭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72頁。賦詩以《雅》為主,知西周禮樂文化在春秋各諸侯國依然頗具影響力?!百x詩言志”以“斷章取義”為主要形式,即“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8)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45頁。。這一形式凸顯了所賦詩句的字面語義,與詩樂舞逐漸分離的發(fā)展趨勢也相照應(yīng),如《左傳》載“季札觀樂”即是將“詩樂”與“舞”分開評論。有學(xué)者認(rèn)為:“在‘賦詩斷章’中,我們明顯可以感受到詩與樂的疏離,以及詩語言義即字面義的凸顯?!蹲髠鳌贰秶Z》記載的賦詩事例中,我們可以斷定大多數(shù)的賦詩是不用樂的?!?9)曹建國《“賦詩斷章”新論》,《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5年第6期,第14頁。剝離樂、舞的形象展示,則“觀詩者”欲知“賦詩者”之志,必須僅從所賦詩句的文字語義來揣度“賦詩者”欲言之“志”,二者達成一致,方能使“賦詩言志”有效開展。從《左傳》《國語》所載眾多以《詩》句為交流媒介的現(xiàn)象來看,可知以《詩》為代表之“雅言”在春秋列國間具有相當(dāng)之共通性?!百x詩言志”還突出“慎辭”之意,《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哉!”(10)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1106頁?!吧鬓o”說明重視文字的表達功能,也促進了文字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正如論者所言:“《左傳》中……還有一些言辭,并非發(fā)生在外交場合,只是一些非正式的類似日常的交流,但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語言,使聽話者理解得更加深刻,或者聽出了話語的言外之意?!?11)李青苗《〈左傳〉辭令研究》,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第9頁。孔子云“辭達而已矣”(12)劉寶楠《論語正義》,第642頁。。欲求“辭達”,則文字的表意必須規(guī)范統(tǒng)一,并在各國間具有共通性,二者缺一不可。故無論是“賦詩斷章”對《詩》句文字本身表意的凸顯,還是“慎辭”態(tài)度,皆可推知春秋之際的文字已相當(dāng)成熟。

    此外,還可結(jié)合出土的先秦古文字作更為直觀的考察。從甲骨文來看,“商代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社會通行的文字體系”(13)劉志基《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商周文字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版,第4頁。,此觀點已為學(xué)術(shù)界所公認(rèn)。有學(xué)者從周秦漢出土文獻研究中得出結(jié)論:“隸書實際上在戰(zhàn)國時代的秦國就已初步形成”,“秦至西漢前期的隸書,是古文字和近代文字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14)朱德熙、裘錫圭《七十年代出土的秦漢簡冊和帛書》,《語文研究》1982年第1期,第10頁。??芍獜膬芍艿角貪h,文字是沿著逐漸簡化并規(guī)范統(tǒng)一的軌跡在發(fā)展。古人很早即重視文字,“倉頡造書”之說在先秦即已流行,如“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15)王先謙《荀子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01頁。,“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16)王先慎《韓非子集解》,鐘哲點校,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450頁。等等。儒家經(jīng)典亦多有對文字的重視之說。如《周易·系辭》云“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17)《周易正義》,王弼注、孔穎達疏,阮元??獭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7頁。;《周禮·司約》載“司約”之職“掌邦國及萬民之約劑……凡大約劑,書于宗彝;小約劑,書于丹圖”(18)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阮元??獭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880-881頁。;而《爾雅》“所記草木鳥獸蟲魚的名稱,很多是新造的形聲字,倒很像是西周前期的”(19)唐蘭《中國文字學(xu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頁。。中國文字綿延兩千余年使用至今,在世界上絕無僅有,與文化上的復(fù)古主義也頗有關(guān)系。許慎《說文解字?jǐn)ⅰ吩啤把员刈裥夼f文而不穿鑿”(20)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63頁。。先秦諸子多倡“師古”之說,在主觀文化心理上促進了對文字語言規(guī)范的尊崇?!皬氖澜绶秶鷣砜矗袊糯淖制鹪摧^早,時至今日仍有鮮明的系統(tǒng)性延續(xù)著,發(fā)達的書寫制度和史官記錄制度可以證明中國很早就進入書寫的時代”(21)魏瑋《先秦口頭敘事的概念、類型及特征》,《中華文化論壇》2017年第12期,第139頁。,《春秋》《左傳》《國語》等現(xiàn)存先秦史書便是佐證。

    春秋各國交往多“賦詩”,是對西周禮樂文化及雅言傳統(tǒng)的推崇與繼承,《左傳》所賦最多之《雅》乃“是用更規(guī)范的‘雅言’寫成的,賦《雅》能增強言語的權(quán)威感”(22)毛振華《〈左傳〉各國賦詩共性考論》,《江南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第5期,第76頁。。時移世易,戰(zhàn)國之際,策士的“縱橫捭闔”便逐漸取代“賦詩言志”。如顧炎武所云:“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23)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49頁。戰(zhàn)國爭雄的時代環(huán)境需要的是另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即策士鋪張揚厲的“縱橫捭闔”。

    (二)有“通語”方能成就“縱橫捭闔”

    戰(zhàn)國之際,“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并起”(24)劉向輯錄《戰(zhàn)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6頁。。列國爭雄意在“王天下”,故天下之士多據(jù)時勢言縱橫之術(shù),即孟子所謂“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25)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倬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56頁。。戰(zhàn)國策士承接春秋諸子周游之風(fēng),唯其“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26)劉向輯錄《戰(zhàn)國策》,第115頁。,而非宣揚道義罷了。文質(zhì)彬彬的“賦詩言志”讓位于鋪張揚厲的“縱橫捭闔”,既是時代發(fā)展所致,也建立在列國存在“通語”的現(xiàn)實基礎(chǔ)之上。雖因文獻不足,無法全方位構(gòu)擬上古讀音,且是否存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通語”,學(xué)術(shù)界也尚有爭議;但從策士在列國間頻繁的游說活動來看,當(dāng)時必定存在一種“語同音”的“通語”,否則此種游說盛況將無所憑依。

    1.戰(zhàn)國策士游說及仕宦諸侯皆自由無阻

    戰(zhàn)國時諸子游說、策士縱橫風(fēng)氣甚盛,諸子如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策士如蘇秦、張儀、范雎、蔡澤等。策士以“游”的形式自由往來于各國,朝秦暮楚、來去自如,或宣揚王道,或拯危救亂,或干求富貴,揭示出戰(zhàn)國各諸侯間文化交融之頻繁。史書所載策士往來各國并無語言交流障礙,更無需隨行攜帶翻譯,亦多有在短時間內(nèi)游說多國君主者?!妒酚洝份d春秋時子貢游說齊晉吳越四國:“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27)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01頁。蘇秦為洛陽人,先后游說周顯王、秦惠王、燕文侯、趙肅侯、韓宣王、魏襄王、齊宣王、楚威王,連橫之說不行,便轉(zhuǎn)而為合縱之策;無論《史記》還是《戰(zhàn)國策》都未提及語言不通的現(xiàn)象。戰(zhàn)國策士還多有與國君面談乃至“屏間獨語”者?!妒酚洝份d范雎游說秦王:“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蛔笥叶喔`聽者,范雎恐,未敢言內(nèi),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28)司馬遷《史記》,第2406-2409頁。此雖有向壁虛造之嫌,但不能否認(rèn)不同諸侯國人能單獨交談之可能。因?qū)γ娑?,故需察言觀色以揣摩聽者心理,并根據(jù)聽者反應(yīng)隨時調(diào)整說辭。韓非子《說難》、《鬼谷子》之《捭闔》《反應(yīng)》諸篇,對此皆有論及。策士游說多是口頭方式,“當(dāng)時,諸子之‘說’,乃是以口頭方式傳播而得名”(29)安寶羅《戰(zhàn)國游說與諸子之“說”》,北京大學(xué)2011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第20頁。。既然是口頭交流,又未見有翻譯之記載,可推知當(dāng)時必定存在一種“通語”。

    策士往往仕無定國。秦國吞并六國,亦多“借才異國”。李斯《諫逐客書》云:“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30)司馬遷《史記》,第2541-2542頁。《史記·張儀列傳》載張儀游說楚、韓、齊、趙、燕,先相秦而末年相魏,蘇秦以言合縱而“并相六國”。除策士外,戰(zhàn)國之際人才,流動也極為頻繁,史書中甚多因得罪君王或權(quán)臣而奔仕他國的文臣武將,如伍子胥、吳起、樂毅、廉頗等。重用異國人才,既凸顯了“士”之價值,也反映出列國文字語言并無太大差異,即便有方言音調(diào)之不同,應(yīng)不影響正常交流。士在諸國自由流動仕宦,又促進了各國文化的交融與統(tǒng)一。

    2.戰(zhàn)國策士所用語言成熟完備

    《戰(zhàn)國策》所載策士之語或經(jīng)過漢人潤飾,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zhàn)國縱橫家書》較《戰(zhàn)國策》文辭略顯質(zhì)樸,但依然具備高超的論辯技巧。春秋諸子散文多言簡意賅,或間用韻語,目的是便于記憶傳誦;戰(zhàn)國策士意欲以言語傾動人主,故在說辭上與諸子散文明顯不同。為打動人主,策士們早已拋棄春秋“慎辭”觀念,轉(zhuǎn)而以鋪張揚厲、氣勢恢宏的辭令,輔以譬喻、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或多用形象生動的寓言,以設(shè)問或反問增強說服力。劉知幾《史通·言語》云:“戰(zhàn)國虎爭,馳說云涌。人持弄丸之辯,家挾飛鉗之術(shù)。劇談?wù)咭宰H誑為宗,利口者以寓言為主?!?31)劉知幾撰、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9頁。策士語言華麗雄辯且極富感染力,故能以三寸之舌折沖諸侯之間,震動人主。章學(xué)誠云:“文辭敷張而揚厲,變其本而加詼奇焉”,故為“行人辭命之極”(32)章學(xué)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61頁。。文字語言的成熟是文辭繁榮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策士能在不同諸侯國間雄辯折沖,若無通行的語言斷然不可。由此可推測當(dāng)時應(yīng)存在一種大致符合“語同音”標(biāo)準(zhǔn)的“通語”。

    (三)“重譯”:域外交流的語言途徑

    先秦兩漢文獻多次提到“重譯”一詞,用以記載同域外交流過程中語言不通的現(xiàn)象?!渡袝髠鳌份d:“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譯而朝?!?33)《尚書大傳》,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版,第86-87頁?!耙羰共煌ā奔凑Z言文字體系不同,漢文字與域外(漢文字圈以外國家)文字差異較大,交流需經(jīng)“重譯”?!爸刈g而朝”還多含政治隱喻。如《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3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669-670頁。,即含有德政通于天下之意。漢代文獻如《新語》《史記》《鹽鐵論》《說苑》《新序》等皆有“重譯”記載,多重在彰顯政治隱喻,即“漢儒艷稱‘重譯’事,自有當(dāng)時外交形勢、民族關(guān)系、國家意識在發(fā)生作用”(35)王子今《“重譯”:漢代民族史與外交史中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河北學(xué)刊》2010年第4期,第53頁。?!妒酚洝ご笸鹆袀鳌份d漢武帝遣張騫通使西域,“誠得而以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于四?!?36)司馬遷《史記》,第3166頁。,也隱含此意。王子今《“重譯”:漢代民族史與外交史中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一文對周秦漢之際的“重譯”有詳細論述,可以參看?!爸刈g”在先秦文獻中只見于同域外交流之際,在華夏及“夷狄”交流中未有提及。雖間有“戎言”記載,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戎子駒支對范宣子質(zhì)問時答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戎子雖自道“言語不達”,卻能“賦《青蠅》而退”(3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1007頁。,以“雅言”相交通,可見其受周文化影響之深。兩周時期,華夏與“夷狄”從政治、經(jīng)濟乃至婚姻等都交流頻繁。如“周族統(tǒng)治者娶羌族、狄族和戎族之女,秦襄公妹繆嬴出嫁西戎豐王,晉獻公娶戎女狐姬、小戎子、驪戎女驪姬姐妹,晉文公娶狄女季隗,周襄王娶狄女為王后,晉景公姊出嫁潞子嬰兒,趙簡子娶狄女,趙襄子娶西戎女,趙襄子姊出嫁北狄代君,秦女出嫁義渠君,以及蠻夷君長世尚秦女等”(38)崔明德《先秦時期華夏與“夷狄”的政治婚姻》,《煙臺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8年第4期,第8-9頁。。聯(lián)姻的頻繁,既建立在思想文化以及語言相通的基礎(chǔ)上,又促進了各民族間的交往與融合。從先秦兩漢典籍來看,“重譯”主要用于同域外交流之際,華夏諸國間交流未見有此記載。雖不能斷言必?zé)o,然既無須載諸史籍,可推測先秦時期華夏各國間交流之通暢。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諸子散文質(zhì)樸古拙,戰(zhàn)國策士滔滔雄辯,反映著文字語言逐漸成熟完備的發(fā)展過程。春秋“賦詩言志”表明對同一詩句的字面義有一致的理解,即“書同文”的展示;戰(zhàn)國策士“縱橫捭闔”反映不同諸侯國人以口語交流的暢通無礙,即是“語同音”的反映;“重譯”只見于同域外交流的記載,亦可佐證華夏各國間存在共通的文字及語言。

    二 語言文字的差異與統(tǒng)一

    中國地域廣闊,山川阻隔造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地方風(fēng)俗及地域文化,即所謂“百里而異習(xí),千里而殊俗”(39)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21頁。?!稘h書·地理志》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cè)峋徏?,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fēng)氣,故謂之風(fēng);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40)班固《漢書》,第1640頁。,道出各地“風(fēng)俗”不同的原因之一乃是“音聲不同”。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云:“故言語歌謳異聲,鼓舞動作殊形”(41)應(yīng)劭撰、王利器校注《風(fēng)俗通義校注》,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頁。,似與《詩經(jīng)》以地域分“十五國風(fēng)”隱相呼應(yīng)。然“音聲不同”“言語歌謳異聲”是地域之間的小差異,而“書同文、語同音”則是華夏文明發(fā)展的主線。差異與統(tǒng)一并不截然相悖,而“‘書同文’,亦言其大略耳”(42)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第258頁。。從先秦史籍記載及出土古文字來看,當(dāng)時文字語言雖略有差異,然規(guī)范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由此形成的華夏文明“大傳統(tǒng)”,為秦漢的天下一統(tǒng)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及思想基礎(chǔ)。

    (一)戰(zhàn)國文字混亂之由

    中國文字經(jīng)秦漢隸變,形成了此后兩千余年相對規(guī)范而統(tǒng)一的漢文字體系,被歷史淘汰的各種異體字逐漸變得難以識別。秦并六國前,列國文字即多有差異。一方面,有特定時代的人為變亂因素,“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43)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第757-758頁。有學(xué)者認(rèn)為,“由于周王朝對諸侯國控制力較弱、文字傳播的不發(fā)達與書寫避復(fù)”(44)趙云澤、楊啟鵬《“書同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變化與媒介變革影響研究》,《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xué)學(xué)報)》2019年第5期,第29頁。,導(dǎo)致戰(zhàn)國文字的多樣化,出現(xiàn)大量同字異構(gòu)現(xiàn)象。劉志基《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商周文字卷》對“文字避復(fù)”論述甚詳(45)劉志基《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商周文字卷》,第466頁。,此處不贅。然而,語言文字發(fā)展亦自有其規(guī)律,非人力能左右。如《詩經(jīng)》中草木蟲魚名稱在后世逐漸變少,誠如呂思勉所言:“野蠻人的語言,總括的名詞,雖比我們少,各別的名詞,卻比我們多”,“凡文字,總是大眾合力,于無形中逐漸創(chuàng)造的,亦總是大眾于無形之間,將其逐漸改變的。由一人制定文字,頒諸公眾,令其照用,古無此事。亦不會兩個時代中,有截然的異同,至于不能相識”(46)呂思勉《中國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48頁。。

    后人評價先秦文字發(fā)展過程:“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jīng)》,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xué)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zé)郎缃?jīng)書,滌除舊典,大發(fā)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wù)日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47)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第757-758頁。即文字發(fā)展遵循著由復(fù)雜繁亂到簡潔規(guī)范的軌跡。

    此外,“文字避復(fù)”與漢字“六書”之“假借”亦多有牽連?!凹俳琛狈w現(xiàn)早期漢字尚未規(guī)范統(tǒng)一之特征,許慎言“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48)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第756頁。,由當(dāng)時所造之字未能適應(yīng)社會發(fā)展,故“在書寫時,本來有該用的字卻沒有寫出,于是臨時借用另一個形義不同的字來代替它,用后即還,不影響二字在通常情況下的使用”(49)黃耀明《古籍用字考論》,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8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第213頁。。假借字多見于先秦,漢以后文字逐漸規(guī)范化,假借字便大為減少,并形成約定俗成的使用規(guī)范,因文人的擬古情結(jié)而部分保留著。

    (二)方言與通語

    方言從古至今都存在,史籍中多有因方言導(dǎo)致交流不便的記載,但漢字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書面文字卻自漢代以來一以貫之。此外,方言與通語間并無鴻溝,因為有統(tǒng)一的文字作為語言基礎(chǔ)。郭璞注揚雄《方言》時序云:“蓋聞《方言》之作出乎輶軒之使,所以巡游萬國,采覽異言;車軌之所交,人跡之所蹈,靡不畢載,以為奏籍,周秦之季,其業(yè)隳廢,莫有存者?!?50)揚雄《輶軒使者絕代釋別國方言》,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版,第1頁。揚雄在比較各地方言時屢言“通語”,有學(xué)者認(rèn)為,“凡語、凡通語、通名、通詞、四方之通語等。這是指周秦至漢代一直流傳的漢民族共同語”(51)曾佳《揚雄的〈方言〉述評》,《文學(xué)教育(上)》2013年第9期,第148頁。。此說雖可商榷,然不可否認(rèn)揚雄是在既有“通語”基礎(chǔ)上來比較各地方言的,其基礎(chǔ)或即為官方“雅言”。

    《呂氏春秋·用眾》云:“戎人生乎戎,長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長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長乎戎,戎人長乎楚,則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52)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梁運華整理,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01頁?!妒酚洝で乇炯o(jì)》載:“由余,其先晉人也,亡入戎,能晉言。”(53)司馬遷《史記》,第192頁。上述“戎言”“楚言”“晉言”皆指方言。又《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乳榖,謂虎於菟,故命之曰斗穀於菟……實為令尹子文。”(5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683頁。由此知楚地方言不同于“雅言”,楚國文獻多有楚語,似楚貴族受當(dāng)?shù)胤窖杂绊懼?。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兩周各諸侯國貴族使用“雅言”,當(dāng)?shù)卦忻癖妱t使用方言,隨著諸侯在封國統(tǒng)治的加強,便形成以“雅言”為主、“方言”為輔的特點,突出代表如屈原作品以周文化為核心,并染有濃郁的楚地風(fēng)味。降至戰(zhàn)國,楚、戎等曾經(jīng)的“蠻夷”之國皆已融入華夏文明,各國間交流極為頻繁。鑒于此,有不少語言學(xué)家認(rèn)為古代存在“通語”,“即先秦書面語的詞匯、語法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口語中必有普通話才能做到。如周祖謨先生說春秋戰(zhàn)國有‘共同語’,理由是‘這件事實可以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古典著作在語法、詞匯各方面的基本一致性得到證明’……文言書面語的統(tǒng)一是‘書同文’的結(jié)果,并不能說明當(dāng)時的口語是完全一致的;恰相反,正因為當(dāng)時‘言語異聲’,才出現(xiàn)了書同文的政策”(55)孟昭連《古代的“通語”或“雅言”是普通話嗎?》,《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7年4月11日,第3版。?!把哉Z異聲”是指各地方言音聲不同,與“通語”并不矛盾;“通語”似應(yīng)為官方通行之“雅言”,此種語言體系應(yīng)具有很高的共通性。明代陳第《毛詩古音考》云:“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zhuǎn)移,亦勢所必至。”又云:“自周至后漢,音已轉(zhuǎn)移,其未變者實多?!?56)陳第《毛詩古音考》,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7、201頁。并舉出多例,以論證《說文》與《詩》之韻讀相通。湯炳正先生認(rèn)為:“《詩經(jīng)》地涉十余國,幅員數(shù)千里,而用韻基本一致……方言的不同,往往是依音系為單元,而不是在個別字上漫無規(guī)律的演變……而且音系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而音值的變化則較快?!?57)湯炳正《〈楚辭韻讀〉讀后感》,《四川師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2年第1期,第21頁。孟子也講過楚人學(xué)齊語需“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58)焦循《孟子正義》,第438頁。,但孟子并未說齊楚兩國交流有礙,故所謂楚語、齊語,似主要表現(xiàn)在音調(diào)音值上的差異。

    古代漢語書面語為文言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后代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說的文言”(59)郭錫良等《古代漢語》,商務(wù)印書館2012年版,第1-2頁。。又如佶屈聱牙的《尚書》,其中“訓(xùn)”“誥”“誓”等文體卻帶有鮮明的口語特征,“《尚書》中很多文告,都是說給老百姓聽的,如《盤庚》,是盤庚遷都時動員百姓的講話,如果用的不是老百姓都能懂的口語,老百姓都聽不懂,那還能起什么作用?”(60)蔣紹愚《也談文言和白話》,《清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9年第2期,第1頁。甲骨文的出土使我們能更直觀了解殷商語言:“殷商的書面語多半是記錄當(dāng)時占卜的卜辭。那些卜辭距我們已幾千年,但讀起來并不難懂,同現(xiàn)代漢語的差距也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大,從這一點可以推想到,它們是比較忠實地記錄了當(dāng)時的口語。即是說,商代的書面語言同官方口語大致是一致的?!?61)吳進《論雅言的形成》,《東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第6期,第107頁。洪邁《容齋隨筆》云:“三代之時,天下書同文,故《春秋左氏》所載人名字,不以何國,大抵皆同?!?62)洪邁《容齋隨筆》,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63頁?!墩撜Z》云:“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63)劉寶楠《論語正義》,第269頁。其中的“雅言”,既指文字,也指一種文化傳統(tǒng)。雖不能由“雅言”通行便武斷先秦確有“通語”(64)李中生《〈論語〉“子所雅言”章辯義》,《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第2期,第78-80頁。,但從古漢語中頗多的口語詞匯來看,書面語與口語在先秦應(yīng)頗為相似,后世的文言與口語隔閡乃文人擬古所致。

    對于“方言”與“通語”,較合理的推測應(yīng)是在各地域方言并存的同時,有類似官方“雅言”的“通語”存在?!吧讨軙r期,隨著交際范圍的擴大,戰(zhàn)爭與遷徙的頻繁,通婚與經(jīng)商的需要,這種跨方言的交際工具,如‘雅言’(通語)等應(yīng)運而生。通語是某種漢語地域方言基礎(chǔ)上形成的‘最小公信數(shù)’,其整體面貌是漢語各方言的重疊部分,只不過使用范圍有所擴大?!?65)汪啟明《中上古蜀語與相鄰方言的接觸》,《中國訓(xùn)詁學(xué)報》第2輯,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版,第88頁。有學(xué)者也認(rèn)為:“從現(xiàn)有文獻材料看,上古漢語各方言之間,方言與通語之間,其語音和詞匯都是大同小異,并無鴻溝。任何一部典籍都是用通語雅言為主,能表現(xiàn)方音特點的例子數(shù)量很少?!?66)黃易青《上古后期秦晉、中原與齊魯、楚、吳越方言之間舌面音與舌根音的相轉(zhuǎn)——兼探討現(xiàn)代閩語泉州話若干詞舌尖、舌根音兩讀之古音來源》,《勵耘語言學(xué)刊》2009年第2期,第257頁。也即“通語”與“方言”有很高的重疊度,故能并行而不悖。

    三 “書同文、語同音”與政治“大一統(tǒng)”

    《史記·五帝本紀(jì)》載,“(舜)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雖“其文不雅馴”(67)司馬遷《史記》,第24、46頁。,然“同律度量衡”觀念應(yīng)由來甚早。《中庸》也托名孔子云“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6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6頁。,“同律度量衡”與政治“大一統(tǒng)”相為表里,作為構(gòu)筑意識形態(tài)基石的文字及語言,規(guī)范與統(tǒng)一尤為關(guān)鍵。

    (一)文字語言是政治文化融合統(tǒng)一的基礎(chǔ)

    文字語言是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政治文化的融合更依賴于文字語言的規(guī)范統(tǒng)一。姬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的各國諸侯,雖然是一國之君,但他統(tǒng)治的根基所在是其自身的宗族”(69)晁福林《先秦社會形態(tài)研究》,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頁。,而各諸侯之宗族往往受周文化“大傳統(tǒng)”影響較大,受分封國當(dāng)?shù)匚幕靶鹘y(tǒng)”影響較小。以屈宋辭賦為例,除部分楚地語氣詞、名物及奇麗幻想外,其“忠君愛國”“諷諫”等精神與所用典故皆屬宗周文化。戰(zhàn)國雖征伐頻仍,但統(tǒng)一實為大勢所趨,從政治管理角度出發(fā),亦需要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文字及語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間的征伐,各國內(nèi)部對例如郡縣的治理,也需要可據(jù)以問責(zé)的交流工具,跨越廣闊的空間和時間,來有效組織和協(xié)調(diào)精確統(tǒng)一的政治軍事行動。雖不能說有文字就一定是大國,但有穩(wěn)定疆域和有較高程度中央集權(quán)的大國的統(tǒng)一有效的政治治理,則必須借助文字?!?70)蘇力《文化制度與國家構(gòu)成——以“書同文”和“官話”為視角》,《中國社會科學(xué)》2013年第12期,第80頁。政治統(tǒng)一的進程既依靠文字語言的規(guī)范統(tǒng)一,又促進了文字語言的發(fā)展成熟。

    文化統(tǒng)一往往是政治統(tǒng)一的思想準(zhǔn)備,如“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jì),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71)司馬遷《史記》,第2510頁。,便是為秦并六國提供思想支持。任繼愈先生認(rèn)為:“秦漢創(chuàng)建的大統(tǒng)一的政治格局得到中華民族的認(rèn)同,繼歷幾千年不斷完善,形成中華民族的共同體。維系這樣一個大國的統(tǒng)一,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漢字。有了漢字,才把全國眾多民族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假若中國沒有‘書同文’這樣得力的措施,古代中國采取拼音文字,中國將不會是今天統(tǒng)一的形勢,也許分成多少個獨立割據(jù)的小國。”(72)任繼愈《從“書同文”到“語同音”》,《群言》1995年第12期,第31頁。中國自秦以來,歷代士人都以“大一統(tǒng)”為政治理想,這與文化的凝聚力密不可分。“‘書同文’既是秦統(tǒng)治者對于文字的規(guī)范與簡化的過程,也是秦依托這一變革實現(xiàn)文化統(tǒng)治和制度重塑的過程。文字統(tǒng)一使得秦朝‘以吏為師’的思想得以推行,延續(xù)兩千多年的皇權(quán)專制思想自此得到確立;同時,作為媒介革命的‘書同文’也為高效率的文官統(tǒng)治提供了條件”(73)趙云澤、楊啟鵬《“書同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變化與媒介變革影響研究》,《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xué)學(xué)報)》2019年第5期,第29頁。。“書同文”促進了列國文化的融合,進而為政治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

    (二)官私教育促進文字語言規(guī)范統(tǒng)一

    春秋戰(zhàn)國之際,官學(xué)教育促進了宗周文化的傳播,私學(xué)教育則將文化從貴族階層拓展到整個社會之中。文字語言作為教育的最重要載體,也伴隨這一過程逐漸規(guī)范與統(tǒng)一。

    1.官學(xué)教育促進周文化的傳播

    春秋時期,宗周文化及“雅言”傳統(tǒng)對列國影響深遠,官學(xué)教育作用甚大?!渡袝に吹洹份d:“(舜)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弊⒃啤半凶印睘椤霸右韵轮燎浯蠓蜃拥堋保追f達正義曰:“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皆造焉?!?74)《尚書正義》,阮元??獭妒?jīng)注疏》,第131頁。雖三代之事多為后人追述,然注重對王室及諸侯(即群后)子弟的教育必由來甚早,后人所言并非全無依據(jù)?!稘h書·藝文志》云“古者八歲入小學(xué),故《周官》保氏掌養(yǎng)國子,教之六書”(75)班固《漢書》,第1720頁。,《周禮·秋官·大行人》載“七歲,屬象胥,諭言語、協(xié)辭命;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十有一歲,達瑞節(jié),同度量”(76)《周禮注疏》,阮元??獭妒?jīng)注疏》,第892頁。,可見對“言語”“辭命”“書名”“聲音”的重視程度?!吨芏Y·大師》載“大師”負(fù)責(zé)“教六詩”(77)《周禮注疏》,阮元??獭妒?jīng)注疏》,第796頁。,《國語·楚語》亦載楚莊王教育太子:“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休懼其動;教之《詩》,而為之導(dǎo)廣顯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禮,使之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zhèn)其浮;教之《令》,使訪物官;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wù),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教之《訓(xùn)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78)徐元誥《國語集解》,第485-486頁。楚國在當(dāng)時雖屬蠻夷,然其所選教材包羅《詩》《書》《禮》《樂》等宗周典籍,楚國貴族教育受周文化影響可見一斑。此外,齊國稷下學(xué)宮聚集各國談辯之客,說明當(dāng)時官方學(xué)術(shù)的繁榮、“士”所受之禮遇,此類活動亦在客觀上促進了文化融合。

    西周時期,宗周對諸侯國貴族的禮樂教育尚具執(zhí)行力,其后周室衰微,諸侯力征,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形同虛設(shè);但宗周文化早已傳播開來,如上述所引文獻中對文字語言教育的重視,促進了“書同文、語同音”發(fā)展趨勢的形成。官方對文獻的整理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并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統(tǒng)一了文字。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先秦存在兩次較大的文獻整理活動,“西周時期,重點是早期書類文獻的整理和編纂……東周時期‘春秋類’編年史著文獻的整理和編定”,結(jié)合出土文獻可知,先秦“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涉史文獻,有所交叉、分離或者整合,但各系統(tǒng)所依據(jù)的史料源頭,卻有高度的‘同源性’,彼此之間呈現(xiàn)為‘同源異流’與‘多元共生’的復(fù)雜態(tài)勢”(79)于凱《早期古史書寫及其體例的流變與分衍——以近40年新發(fā)現(xiàn)涉史類簡帛為中心》,《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18年第10期,第116-117頁。。從文字語言教學(xué)到文獻整理,都可見官方教育對先秦文化傳播的重大價值。

    2.發(fā)達的私學(xué)教育促進文化在民間傳播

    自“天子失官,學(xué)在四夷”,孔子開門授徒,私學(xué)逐漸盛行,文化在民間得到極大程度地傳播?!斑M入春秋后期……說詩的場所由朝廷轉(zhuǎn)移到私學(xué),說詩人員由朝廷大夫變?yōu)槿寮页蓡T,詩歌講說的接受對象也以私學(xué)的生員為主。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私學(xué),承擔(dān)起延續(xù)說詩風(fēng)氣的責(zé)任”(80)李炳海《春秋后期引詩、賦詩、說詩的樣態(tài)及走向》,《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11年第1期,第149頁。。諸子為宣揚思想,必然要使用通行于各國的文字語言。先秦諸子有“名家”一派,司馬談云:“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于名而失人情……若夫控名責(zé)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81)司馬遷《史記》,第3291頁。“控名責(zé)實”即據(jù)其名而察其實,“名”即是對文字的表意,須在辯論雙方統(tǒng)一,否則便如惠施、鄧析“好治怪說,玩綺辭……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82)王先謙《荀子集解》,第93-94頁。,就喪失了辯論基礎(chǔ)。諸子周游列國、廣收門徒,如孔墨孟荀等先哲之弟子多來自不同的諸侯國,學(xué)成后又游仕于不同的諸侯國,亦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地域間的文化融合。從后世出土的先秦諸子典籍來看,其文字亦并無太大差異,誠如顧炎武所云,“古之教人,必先小學(xué)。小學(xué)之書,聲音文字是也”(83)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第257頁。,可知文字語言在古代教育中地位極重。官學(xué)教育培養(yǎng)“國子”的文化素養(yǎng),體現(xiàn)于“賦詩言志”與“雅言”之運用;私學(xué)教育側(cè)重宣揚學(xué)說,既提升了士階層之影響,也將文化傳播到民間,為文字的規(guī)范統(tǒng)一拓展了更加寬廣的維度。

    先秦時期書寫不易,“古者漆書竹簡,傳寫為艱,師弟相傳,多由口授,往往同音異字,輾轉(zhuǎn)多歧。又六體孳生,形聲漸備,毫厘辨別,后世乃詳”(84)錢基博《經(jīng)學(xué)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頁。,“同音異字”也源于“三代典籍皆用篆籀古文繕寫,但諸侯異政,字體亦無統(tǒng)一規(guī)格”(85)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3頁。。戰(zhàn)國末年,政治、文化皆呈逐漸統(tǒng)一趨勢,秦始皇并六國后施行“書同文”政策實是對既有文字的簡化與規(guī)范,即“李斯以周朝大篆為基礎(chǔ),汲取齊魯?shù)鹊赝ㄐ械尿蝌轿墓P劃簡省的優(yōu)點,創(chuàng)制出一種人稱‘秦篆’的形體勻圓齊整、筆劃簡略的新文字,作為官方文字,頒行全國,是為‘書同文’”(86)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頁。。文字語言的規(guī)范統(tǒng)一促進了華夏各民族的大融合:“民族語是由方言上升為共同語的……夏商周三代,逐步形成了較穩(wěn)定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語言經(jīng)過多次集中統(tǒng)一與分散歧異的對立斗爭……經(jīng)過幾次反復(fù),才形成共同語的較穩(wěn)定形式,這就是‘雅言’?!?87)周雙利、李民佑《略論漢民族與漢民族語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學(xué)報》1985年第5期,第71頁。秦始皇“書同文”本以統(tǒng)一政令為目的,“書同文,良以教之,不可雜。猶之一國之中而共事一君也”(88)靳輔《文襄奏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30冊,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版,第684-685頁。。文字統(tǒng)一是政令暢通的前提,可有效防止官吏隨意曲解政令,此舉為秦吞并六國貢獻甚大,“交通的便利,列國內(nèi)部的發(fā)達,小國的被夷滅,郡縣的漸次設(shè)立,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上,本有趨于統(tǒng)一之勢,而秦人特收其成功”(89)呂思勉《中國通史》,第323頁。??梢姡谓y(tǒng)一與“書同文、語同音”互為表里、相互促進。

    四 結(jié)語

    春秋行人委婉多諷的“賦詩言志”體現(xiàn)了宗周禮樂制度與“雅言”傳統(tǒng)的文化魅力,而戰(zhàn)國策士鋪張揚厲的“縱橫捭闔”則是文字語言高度發(fā)展成熟的結(jié)晶。由周至秦,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文字及語言皆大致經(jīng)歷著由統(tǒng)一到分裂再到統(tǒng)一的發(fā)展軌跡。從文化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條件看,先秦各諸侯國間應(yīng)有“通語”存在,否則“賦詩言志”與“縱橫捭闔”勢必難以順利進行?!皶摹痹谇夭⒘鶉凹淳邆涑墒斓默F(xiàn)實基礎(chǔ),故秦始皇得以順勢而為。文化融合消弭政治統(tǒng)一的思想阻礙,度量衡及文字語言的規(guī)范統(tǒng)一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石。兩千余年來,我國士人皆以“大一統(tǒng)”為政治理想;雖割據(jù)屢次發(fā)生,但在“書同文、語同音”基礎(chǔ)上形成的文化凝聚力及精神歸屬感始終保持一致;從更宏大層面看,東亞漢文字文化圈的形成,也反映出漢文字發(fā)展歷程中綿延而穩(wěn)定的生命與活力。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xiàn)代文化
    構(gòu)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中字成人| 制服诱惑二区|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成人91sexporn|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亚洲综合色惰|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av福利片在线| 亚洲成人手机| 丁香六月天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久久久久网色|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一级黄片播放器| 91精品国产九色|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免费看不卡的av|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18在线观看网站| av免费观看日本|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综合色丁香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av有码第一页|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精品一国产av|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成人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亚洲av男天堂|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欧美97在线视频|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黑人高潮一二区| 一本久久精品|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精品酒店卫生间| 少妇人妻 视频|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欧美性感艳星| av黄色大香蕉|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黑人高潮一二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9色porny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色网站视频免费|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 av卡一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av视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高清毛片免费看|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少妇的逼好多水|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51国产日韩欧美| 午夜福利,免费看|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综合色|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观看av在线不卡|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av在线app专区|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久久av网站|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3d第一页|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亚洲在久久综合|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午夜91福利影院| 秋霞伦理黄片|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观看美女的网站|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天堂8中文在线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成人影院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午夜91福利影院|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免费大片18禁| 中文字幕制服av|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熟女av电影|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少妇丰满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成人二区视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简卡轻食公司|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日韩电影二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丝袜美足系列|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 日韩伦理黄色片|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91国产中文字幕| a 毛片基地|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成人无遮挡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kizo精华| 夫妻午夜视频|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久久影院123|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人人澡人人妻人|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乱人伦中国视频|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老熟女久久久|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一级毛片我不卡| 人妻一区二区av|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日韩中字成人|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网色|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多毛熟女@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欧美人与善性xxx|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果冻|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卡一久久|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 免费看光身美女|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 免费看不卡的av| 观看av在线不卡| 91精品国产九色| 日韩中字成人| 91成人精品电影|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videossex国产|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老司机影院成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av福利片在线|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国产精品一国产av|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麻豆成人av视频| 久久97久久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av电影中文网址|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av精品麻豆|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影院123|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亚洲国产色片|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秋霞伦理黄片| 人人澡人人妻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欧美3d第一页|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91福利影院|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欧美3d第一页|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伦理黄色片|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久久97久久精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在线 av 中文字幕|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av在线老鸭窝|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夫妻午夜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av.av天堂|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 视频|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老熟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成人无遮挡网站|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国产 一区精品|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日韩伦理黄色片|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777米奇影视久久|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av一本久久久久|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一区|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人妻一区二区av|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高清av免费在线| 欧美97在线视频|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亚洲在久久综合|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果冻|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xxx大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