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語言認知與文化傳播基地,江蘇 無錫 214000)
詹姆斯·鮑文是倫敦街頭賣藝的流浪漢,原本不名一文,但一只貓改變了他的命運,不僅使他的生活充滿意義,而且讓他名利雙收。
鮑文于1979年出生于英國倫敦西南面薩里郡的一個普通家庭,幼年時父母離異并隨母親遠行澳洲,生活的坎坷可想而知,不僅如此,童年時的他還是學校里的“受氣包”,嘗盡同學的嘲弄和欺負,因此不到高三就“自然”輟學。后來,他又不幸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礙、精神分裂癥和躁狂抑郁癥。因此,連他本人也稱自己為“不良青年”。1997年,他回到英國,和同父異母的姐姐及姐夫住在一起,但好景不長,家庭成員間的矛盾逐漸顯露,為了避免沖突,他離家流浪。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鮑文不是睡在街上就是待在收容所里。為了逃避無家可歸的現(xiàn)實和無可排遣的寂寞,他開始服用海洛因。2007年春,為戒除海洛因,鮑文登記參加了一個美沙酮維持治療項目,住進了倫敦托特納姆區(qū)一所公家提供的房子里,與此同時,他開始在倫敦的科文特花園賣藝。然后,他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一只流浪貓,這只被鮑文命名為“鮑勃”的貓先是讓鮑文成為一位街頭名人,接著把他變成大眾媒體的寵兒、一位享譽全球的暢銷書作家。
詹姆斯·鮑文是在倫敦住所戒毒期間遇到貓的。當時,這只貓身帶傷口,鮑文看到它,“心像是被刺了一下,這只受傷的流浪貓,讓他仿佛看見了自己”[1]。鮑文立刻幫貓清洗傷口,并在僅有30英鎊積蓄的情況下拿出22英鎊給貓療傷,細心照顧它直到它康復(fù)。但考慮到自己尚在戒毒期間,“未來還很迷茫,連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哪有能力去照顧一只貓?”[2]鮑文決定把它從住所攆走,放它回到街頭。但沒想到的是,無論把貓扔多遠,賣藝六七個小時后回家的鮑文總會發(fā)現(xiàn)貓仍在家門口等他,甚至把它留在外面一整夜,它也一直守候門口。更為稀奇的是,這只貓甚至愿意跟著鮑文去“上班”賣藝。于是,鮑文決定永久收養(yǎng)它,并且給它取名為“鮑勃”。
“上班”路上,鮑勃不是端坐在鮑文懷里,就是停在鮑文肩上某個“舒服的位置”——“他的前爪搭在我的手臂頂端,就像海盜船上鳥巢里的居住著一樣看著外面。我心里忍不住笑。我看上去一定有點像朗·約翰·西爾弗[3],除了和我一起旅行的是一只貓咪而不是一只鸚鵡?!钡?,這只貓比《金銀島》中海盜的鸚鵡更神奇,它更像童話故事中造就“卡拉巴公爵”的“穿靴子的貓”。因為,這只貓將徹底拯救鮑文的人生。在遇見鮑勃之前,鮑文是一個窮困消沉的街頭藝人和有偷竊記錄的“癮君子”,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深陷毒品、酒精、絕望而不可自拔。但一只貓的出現(xiàn),讓鮑文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貓咪鮑勃以它與生俱來的靈性和不可思議的影響力,讓鮑文再次感受到社會溫情和善良的一面。平日的倫敦街頭,步履匆匆的人們從不會注意鮑文,仿佛他完全不存在一樣。據(jù)鮑勃自己說:“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或與我眼神交流……我像是不存在。我是一個被避開,甚至是被有意躲避的人?!薄坝行┤藢τ谖铱拷麄兌械椒锤?,有時候?qū)ξ液艽拄斏踔潦侵櫫R?!薄捌蜇ぁ焙汀皯胸洝敝T如此類加在鮑文頭上的稱呼已經(jīng)使他習以為常。而鮑勃出現(xiàn)后,“幾乎每個路過的人都看著我。好吧,說得更確切些,他們在看著鮑勃。大多數(shù)人表現(xiàn)得更加溫暖……當他們看到鮑勃的瞬間,他們臉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當鮑勃坐下來,路過的人們會開始停下腳步,與它互動。甚至連一個女警察冰凍的臉也因為見到鮑勃融化出一個溫暖的微笑。人們放慢了腳步,也開始對鮑文露出燦爛的微笑,和他打招呼,甚至在他還沒彈響一個音符時,就開始往吉他盒里放硬幣了。正如鮑文所發(fā)現(xiàn)的,“毫無疑問,鮑勃是一個可愛的生物。但這并不是全部,他還有其他優(yōu)點。是他的個性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它可以感染每一個人……它有一些特別的東西,它有著不尋常的與人相處的方式。至少,看到它的人都會把它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碑斝猩颐Φ穆啡藗兎怕四_步,微笑著說“你好”的時候,倫敦也變得不一樣了,原本冷冰冰的城市因為一只小貓的緣故突然增加了許多的人情味。這只貓改變了一個城市的溫度。就這樣,鮑勃改變了路人與鮑文的關(guān)系,改變了城市與流浪者的關(guān)系,改變了世界與個人的關(guān)系,它讓鮑文這個流浪藝人再次享受到人間的溫暖。
鮑勃的魔法還不僅僅是脫下了詹姆斯身上的“隱形斗篷”,給了他和別人交流互動的機會,它的魔力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詹姆斯本人的救贖上。遇到鮑勃之前的詹姆斯窮困潦倒,沒有任何人生方向和目標,跟家人斷了聯(lián)系,幾乎沒有朋友。而鮑勃的出現(xiàn)讓所有事情發(fā)生魔術(shù)般的變化。鮑文逐漸明白責任的含義,嘗試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也終于和久未聯(lián)系的家人重歸于好。鮑文在一段視頻中說“鮑勃拯救了我的生活”時,他沒有夸大其詞。多年來,鮑文都是一個流浪漢,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是鮑勃讓他開始時時考慮他者的利益,變成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當鮑文不想出門賣藝時,會因為考慮到要多喂一張嘴而改變主意,正如鮑文自己反省的:“我從來沒有在我的生命中對別人有過任何的責任感……當我在青少年時期離家時,我的主要責任就是對我自己負責。我主要是照顧我一個人,因為沒有別人會來照顧我。結(jié)果,我的生活也就變得很自私。永遠都是關(guān)于我個人每天的生存。鮑勃的出現(xiàn)戲劇性地改變了我的一切。我突然間有了一個新的責任。另一個小東西的健康和幸福落在我身上……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給我一種像照顧孩子的感覺。鮑勃就是我的小寶貝。我要確保他的溫暖、飽腹和安全。我一直在擔心他,尤其是我上街干活的時侯。在科文特花園或者是任何其他地方,我都處于警戒狀態(tài)。我的本能一直不停地告訴我我需要隨時隨地地盯著他。這是我偉大的事業(yè)?!滨U文開始學習負責:為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負責。無論鮑文是去街頭賣藝還是去旅行,鮑勃始終陪伴在他左右,給予他支持和安慰,讓他充滿責任心,充滿對他者的愛。
而且,也正是這只貓,靠著它不離不棄的陪伴,鮑文終于戒除了可怕的毒癮,做成了一件數(shù)十年都沒成功的事,并逐漸步入正常的生活軌道。正如他自己所說,“這就好像有人拉開窗簾,把陽光灑進我的生活中一樣?!彼o予鮑勃食物,照顧它,直到它恢復(fù)健康;而鮑勃則以它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幫他打開了通向溫暖與光明的大門。在與鮑勃一起生活的五年中,鮑文與鮑勃真正成為了最親密的伙伴。他們經(jīng)歷了一場場或妙趣橫生或充滿艱險的旅程,向彼此汲取力量、尋求慰藉,一起賣藝,一起散步,一起對抗生活的困苦,也一起享受努力的成就與幸福。與鮑勃的這一場邂逅,讓鮑文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尋回遺失已久的親情,改變了他幾近毀滅的人生。
最后,在眾人的幫助下,鮑文和鮑勃結(jié)束了漂泊的賣藝生涯,成為了倫敦《大志》雜志的銷售員,還有了自己的上崗證和崗位編號。哥兒倆的這一組合受到了路人的喜愛及大眾的注意,成為一對非常受歡迎的拍檔。大家開始把鮑文和鮑勃的視頻上傳到Y(jié)ouTube 上,還有游客特地到科文特花園來看他們[4]。兩人均被捧為網(wǎng)絡(luò)明星,鮑文聲名鵲起,鮑勃也功成名就,堂而皇之成為名寵,它還于2013年4月獲得第一屆“英國榮譽動物獎”[4]。他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生活的奇跡。
詹姆斯·鮑文為了記錄他和鮑勃的日常生活,寫了一系列關(guān)于他和貓的書①。這些作品基于他們的真實經(jīng)歷,講述了他們?nèi)绾蜗嘤?,如何患難與共,如何演繹倫敦街頭的勵志傳奇。后來,一直關(guān)注鮑文和鮑勃的伊斯蘭頓論壇報于2010年9月首次發(fā)表了鮑文的故事。很快,鮑文的作品走紅,成為暢銷書,特別是他的《一只名叫鮑勃的流浪貓》(A Street Cat Named Bob)和《當鮑勃來敲門》(Bob:No Ordinary Cat)《一只名叫鮑勃的流浪貓》自2010年出版以來,僅在英國的銷售量就超過100萬冊,而且目前已被譯成30種語言,它的精裝版和平裝版連續(xù)76 周排在《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列。2013年7月該書在美國發(fā)行后又很快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榜第7位,并連續(xù)52周在全球26個國家熱銷。同名電影于2016年發(fā)行,鮑文由名演員盧克·特萊德威(Luke Treadaway)扮演,而貓咪則由鮑勃自己扮演。另一本書《當鮑勃來敲門》于2013年出版,目前已被譯為18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萬冊,英國《衛(wèi)報》和《泰晤士報》曾相繼報道鮑文其人其貓其作。
鮑文的作品多數(shù)是半自傳體式的小書,書中沒有高明的寫作手法和綺麗的寫作技巧,文字質(zhì)樸,語氣平常,就像茶余飯后朋友在講自己的經(jīng)歷。作為未受過較好教育的街頭藝人,鮑文文字功底略輸,寫作手法顯得稚拙,但由于他真實記錄了當代英國倫敦街頭的辛酸生活,如實反映了城市邊緣生活所特有的動蕩與不公,字里行間又充滿了堅韌的品格而積極的態(tài)度,閃爍著動人心魄的人性光輝,因而,他的作品雖然語言平淡,內(nèi)容卻極為動人;雖然缺乏跌宕起伏的劇情,卻處處洋溢著人世間的溫馨;雖然平凡,卻能引起共鳴,在這一人一貓笑中帶淚的生活故事中,彌漫著關(guān)于生命、責任、尊嚴與幸福的宏大主題。因此,他的作品能感動讀者,成為暢銷書。
鮑文的作品可當作現(xiàn)代社會底層民眾的勵志傳奇來讀,這里的勵志并非來自宏大的故事與強烈的對比,雖然流浪漢作者兼主人公鮑文確實有著不幸的童年而后因為一只貓而出人頭地并最終得以身價百萬,但鮑文作品講述的是關(guān)于一個人和一只貓的簡單故事,作品的勵志屬于另外一種。這里的勵志表現(xiàn)在一個人怎樣一點一滴地為愛改變,為某種責任而勇敢改正自身的種種缺點,改變生活的種種困境。鮑文收留鮑勃,用責任與愛拯救了它,給了它一個家;鮑勃則用天真與可愛拯救了鮑文,拯救了他的善,他的孤獨,它用一飯一蔬的相處給了鮑文一個精神家園。他給予它生存的可能,它賜予他生存的意義[5]。這里的勵志是學會愛、學會負責、學會善待一切,學會承擔自己的生活并改變自己的命運。
鮑文的作品也是真正意義上演繹“眾生平等”的現(xiàn)代寓言。鮑文作品最感人之處正在于鮑文對鮑勃的平等、友愛、尊重、體貼的態(tài)度。鮑文從不把鮑勃當作自己的附屬物或所有物,而是真的把鮑勃當作自己的朋友。當鮑勃不想跟著他去街頭賣藝時,他并沒有為了兩人的溫飽抱起流浪貓就開工,而是覺得自己不能強迫貓咪干活。當鮑勃走丟時,鮑文不是想著自己丟了飯碗或丟了寵物,他會認真思考:這只叫鮑勃的流浪貓是否已經(jīng)厭倦做家貓的生活?是否想要重新回到街頭過自由的生活?而且想著如果貓咪真有此愿望自己就應(yīng)成全它。他對貓的態(tài)度絕不是一般人對寵物的態(tài)度,喜歡就撫摸不喜歡就踹開;也不是普通的主人或家長那樣,把養(yǎng)育當做一份責任,只想要受育者聽話順從。鮑文是真的把貓當做和自己同樣地位的朋友,他認為貓有自己的靈魂,他愿意去設(shè)身處地為貓著想,去感受貓的感受。從鮑文的作品里,讀者看到的是人與動物相處的最好的狀態(tài)——平等與尊重。因為能夠平等相待、彼此尊重,人與動物才能溫暖相伴、拯救彼此,抵御生活中揮之不去的孤獨。
原本不名一文的流浪藝人詹姆斯·鮑文因為收養(yǎng)一只貓、書寫自己與貓的生活而變成了大眾媒體的寵兒,成為享譽全球的暢銷書作家,這不僅是鮑文個人生活的奇跡,也是當代文壇的奇跡?!罢材匪埂U文”現(xiàn)象讓我們思考現(xiàn)代創(chuàng)作的別樣模式和當代文壇運作的特殊機制。
首先,從“詹姆斯·鮑文”現(xiàn)象我們可以看到,創(chuàng)作可以不再是個人獨處一室的冥思苦想和文字運用,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不再封閉,而是可以邀請生活中的集體大眾一起參與,因為生活正在生成作品,生活中的人就可以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中的事件就是故事本身。與上個世紀初布勒東的超現(xiàn)實主義等眾多寫作實驗一樣,鮑文的寫作算的上是本世紀的新奇寫作實驗。
詹姆斯·鮑文在一本書的序言里這樣寫道:“寫這本書是一個奇妙的經(jīng)歷。許多人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過去幾年,在倫敦街頭,許多人都對我很好,我想特別感謝《大志》雜志的銷售協(xié)調(diào)員薩姆、湯姆、李和麗塔。他們對我都非常照顧。感謝推廣人員凱文和克里斯的同情和諒解。我還要感謝藍十字中心和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提供的諸多有價值的建議,還有天使地鐵站的達維卡、利安娜以及地鐵站的其他工作人員,他們給了我和鮑勃巨大的支持。我還要感謝食與思餐廳以及尼爾街上的皮克斯。他們總是會給我和鮑勃提供一杯溫暖的香茶和一杯牛奶……如果沒有我的經(jīng)紀人瑪麗·帕奇諾斯,這本書絕對不會成型……如果沒有她和作家加里·詹金斯的幫助,我永遠都不可能把這一切都寫下來,并使之成為一個連貫的故事……當然最后……我要感謝這個2007年闖入我生活的小伙伴,自從我們認識以后,它已經(jīng)給我的生活中注入了積極的正能量。每個人都應(yīng)該擁有一個像鮑勃這樣的朋友。非常幸運,我已經(jīng)找到了?!盵2]
從鮑文序言里的致謝部分可以看出,鮑文的創(chuàng)作過程,與傳統(tǒng)的個人封閉創(chuàng)作不同,展現(xiàn)出集體參與的熱情和開放創(chuàng)作的局面。不僅是序言中提到的每一個人,還有鮑文和鮑勃生活中遇到的路人、網(wǎng)友、游客,都為他的創(chuàng)作出了一份力。如今鮑文和鮑勃無論走到哪里,都像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第二部中的主人公塞萬提斯和桑丘一樣[6],讀者知道他們既是書中的人也是現(xiàn)實中的人,而且讀者知道自己也可以進入他們的作品。在這個意義上,鮑文的作品屬于后現(xiàn)代理論家羅蘭·巴特所說的“可寫文本”,讀者“不是通過語言去觀看一個先定的世界,而是(可以)……與作者一起參與創(chuàng)造作品中世界的新意義”[7],而同時,作者也可以把讀者和讀者的生活納入他的作品中。
從“詹姆斯·鮑文”現(xiàn)象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作家成名過程中,大眾傳媒起了重要作用。鮑文和鮑勃的成名首先歸功于他們賣藝過程中遇到的路人、網(wǎng)友、游客。是他們最早把鮑文和鮑勃的視頻錄下來傳到Y(jié)ouTube 上,才使得這一人一貓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讓他們成為“網(wǎng)紅”,然后才有了鮑文在各種媒體和讀者大眾鼓勵之下的寫作及作品在大眾傳媒,特別是網(wǎng)絡(luò)和電影傳媒協(xié)助之下的暢銷。這就是當代作家成名過程與傳統(tǒng)的區(qū)別,顯而易見,在這過程中,大眾媒體至關(guān)重要。
文學領(lǐng)域的每一次變革總是伴隨著傳播手段的革命。一方面,文學這個一直以來都屬于精英及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種類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通過當代各種各樣的大眾傳媒從“廟堂之高”擴展到“江湖之遠”,并進一步“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xiàn)了大眾化。另一方面,像鮑文與貓這樣的“尋常百姓家”的故事,也可以通過大眾傳媒得到最大程度的傳播,感動眾多讀者和觀眾;像鮑文這樣的尋常百姓,一旦得到大眾傳媒的支持,也可以成為寫作明星(或稱“寫手”)和媒體名人。此外,大眾傳媒也決定了受其影響和操控的文學的文本存在形式及文學活動的特點。隨著大眾媒介在現(xiàn)代社會中作用的提升、勢力的增強,媒介在文學中的作用已不只是文學的外在物質(zhì)傳輸渠道,它同時躍升為文學本身重要的構(gòu)成維度之一[8],成為文化空間里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結(jié)構(gòu)性力量。鮑文創(chuàng)作的系列作品與網(wǎng)絡(luò)真實視頻及電影一起共同書寫了關(guān)于鮑文和鮑勃的暢銷故事。也就是說,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報刊、電視、網(wǎng)絡(luò)、電影等大眾傳媒不僅影響到文學的傳播途徑,而且潛入到創(chuàng)作者、讀者和批評家的思維和意識中,改變了文學創(chuàng)作和接受的視野,使創(chuàng)作和接受正真做到即時互動,使創(chuàng)作者、讀者和批評家甚至人物可以做到四位一體。鮑文正是在大眾傳媒的協(xié)助之下,把生活創(chuàng)作成作品,把一切都納入創(chuàng)作。而這則正是“詹姆斯·鮑文”現(xiàn)象的奇異之處。鮑文與鮑勃以及關(guān)于他們倆生活的書、視頻和電影,正是通過大眾傳媒才得以廣泛傳播,被大眾接受并喜愛,而其知名度的上升更是促銷了關(guān)于他倆生活故事的系列文化產(chǎn)品。鮑文與鮑勃算得上是當代大眾傳媒環(huán)境中的幸運兒。
注釋
①例如《一只名叫鮑勃的流浪貓》《鮑勃的世界:人與街貓的深入冒險》《鮑勃:非同尋常的貓》《鮑勃究竟在哪里?》《我的名字叫鮑勃》《鮑勃的禮物:一只街貓如何教人懂得圣誕的意義》《營救鮑勃插圖書》《為了愛鮑勃》等。(A Street Cat Named Bob,The World According to Bob: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One Man and His Street-wise Cat,Bob:No Ordinary Cat,Where In The World Is Bob?,My Name Is Bob,A Gift From Bob:How a Street Cat Helped One Man Learn the Meaning of Christmas,Bob to the Rescue:An Illustrated Picture Book,For the Love of Bob,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