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娟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 226100)
物理學科是一門知識點之間有著很強的聯(lián)系性的學科,同一模塊內的公式以及知識點之間可以相互推導的這種強大的相互關聯(lián)性是同為理科學科的化學以及生物所不具有的,而這種特性也在解題時給予了學生們極大的發(fā)揮范圍和空間,這也就是物理習題通常不止一種解題方法的由來.然而,在實際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卻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物理解題能力相對而言比較低下,對于知識點的掌控能力并不是很強,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學生們也很難將之與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這些都是學生們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對于學生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開放性實驗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而言,有著更加生動、直觀的優(yōu)點,而這些優(yōu)點也使得開放性實驗教學成為了一種能夠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然而形式的輕松并不會使得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著本質上的提升,想要達成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富有趣味性的實驗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們對于物理學科的興趣.同時,我們也能夠通過將學生們分別組成數(shù)個不同的小組,以小組分工或是競爭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教學,堅持教育中的以人為本,以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來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和富有趣味性.這也能夠幫助學生們理解在現(xiàn)代社會中,知識的進步往往是由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織促進,而不是每個人獨立為之.
趣味實驗與上文提到的基礎實驗不同,其使用的工具往往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其目的性也更多的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習興趣方面.例如:在光的折射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們,我將要教會大家一個發(fā)家致富的小魔術-——將一枚硬幣變成兩個.這瞬間吸引了同學們的興趣和目光.緊接著,我讓學生各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玻璃杯,并將硬幣放進杯子里,加入少量水后抬到眼前觀察.這時下面的學生發(fā)出了“真的有兩個啊”的感嘆.這時由于光的折射產(chǎn)生的視覺誤差.我便如此告訴學生們其中的物理學原理.通過進行這種簡易的趣味性小試驗,學生們可以更清楚的認知光的折射,同時對日常事務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
實驗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難點之一.實驗教學大體上可以被劃分為兩點,一是教師通過在課堂講解,向學生們展示實驗過程以提升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二是通過讓學生們動手進行自主實驗來對于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具體運用以及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二者雖然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物理實踐能力,使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加深理解,但我在這里要重點論述第二點.通過實驗教學,我們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然而其作用不應當止步于此,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讓學生們試著運用手邊的實驗器材來解決具體問題,在增強趣味性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實驗課的教學時間也是一節(jié)課45分鐘,然而考綱中所要求學生們掌握的實驗較為簡單,而且實驗流程較短,重復的進行實驗實際上造成了學生們試驗時間的浪費,同時也會使學生們在反復的實驗當中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我在進行測量電壓以及電流的實驗教學完成后,對于那些已經(jīng)很好地完成了實驗步驟,并且在時間上仍然有節(jié)余的同學,我鼓勵他們根據(jù)所學內容,試著使用手邊的實驗器材進行電阻的測量和計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對于抽象化的習題進行了具體的操作,并以此更加熟練了對于電流表以及電壓表的應用,以此來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水平以及能力.
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和對物理學科的理解能力會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而逐漸提升,因此,在開放性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實驗入手,引導學生們進行提前學習或是拓展學習.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課堂學習時間終究是有限的,而適當帶領學生們參加課外實驗活動能夠很好地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不足.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們在學習后面的課程之前就對于課程內容有一定了解,也有利于學生們對于知識點進行整理和融會貫通.
例如,在實驗課上學生們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任務結束后,我們就可以引導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去思考如何使用電流表來測量電阻,或是提前向他們講解電壓表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以此來引導學生們對本課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以及主動預習下一課的內容.
創(chuàng)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之看成學生們對于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課本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理論性,然而學生們在平時以及考試當中所遇到的題目大多是以具體情境作為背景,這一由理論向實際的跨越依靠的是學生們的思考以及理解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當中向學生們提出具有思考價值以及需要他們對于所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的問題,采取設問式教學的模式,來誘使學生們對于所學內容進行思考和研究,以此來加強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對于物態(tài)變化進行教學時,我就向學生們提出了“請問冬天時,玻璃窗內側的霜是由于什么原理形成的?”我們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雖然在原理上是相同的,然而其形成過程確實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通過對于這一問題進行解答,我們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學會對于具體情況應當進行具體分析,不用固定式的思維方法,而應當采取創(chuàng)新式的思維方法對于問題進行思考,以此,讓學生們在思考問題的同時,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幫助學生了解本學科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內容使學生們養(yǎng)成理性思考的思維習慣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