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華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詩詞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詩詞鑒賞更是高考的重點考查內(nèi)容之一。詩詞教學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依托,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內(nèi)在修養(yǎng)及愛國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開展高中詩詞鑒賞教學,引導學生了解高中詩詞中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結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進步是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
情境教學法對于學生深刻理解詩詞內(nèi)容、準確把握作者情感有巨大的幫助。在高中詩詞鑒賞教學中,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鑒賞詩詞的內(nèi)在情感,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與詩詞相近的情境,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詩詞鑒賞中。輕松的音樂曲調能夠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詩詞鑒賞教學課堂的趣味與活力。利用音樂營造與詩詞內(nèi)在情感一致的情境,讓學生置身詩詞中,可以高效完成詩詞鑒賞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鑒賞白居易的《琵琶行》這首詩時,我從網(wǎng)絡上挑選了與《琵琶行》相配的琵琶曲,在正式教學時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音樂的曲調優(yōu)美、張弛有度,學生在聆聽與感受過程中暫時地忘記了學習的壓力,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輕松的氛圍。在此基礎上,我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了白居易寫下《琵琶行》時的背景,幫助學生切實地感受詩人的寫作意圖,促進學生理解與記憶這首詩。當然,為了提升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我讓學生結合所配音樂的曲調,判斷詩詞與音樂的適配性,思考我挑選這一音樂進行詩詞鑒賞教學的原因,讓學生能夠仔細地揣摩詩詞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簡單地聆聽音樂,而是真正地借助音樂思考詩人當時的寫作情感,從音樂中獲得詩詞鑒賞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為了有效地抒發(fā)自身的情感,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常常會利用借物抒情的形式展現(xiàn)自己的綿綿情思,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代表不同情緒的意象就這樣被創(chuàng)造了出來。但是,受到時代的制約,當代學生對于詩詞意象的理解與當時詩人寫作時的情思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教師要還原詩詞意象,向學生解釋意象的象征意義。
例如,我在講解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古詩《錦瑟》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詩歌原文,理解其情感,我創(chuàng)造性地將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詞進行了歸納。我特意在課堂開始之前,將詩中出現(xiàn)的“錦瑟”“莊周”“望帝”“珠有淚”等具有典故的意象詞進行了簡單地整理。然后,我通過翻閱相關書籍,將這些詞語的解析進行了詳細的歸納,并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性挑選了錦瑟的相關圖片,莊周夢蝶的故事片段、望帝的典故等資料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最后,我以錦瑟的圖片作為課堂導入,在還原意象詞的基礎上展開了鑒賞教學。課后,許多學生反饋到,自己在預習時因為對這些意象詞的理解不當,導致預習效果不佳,但是在課堂學習之后,不僅深入理解了詩歌內(nèi)容,還有效地掌握了這首詩的鑒賞方式,促進了詩歌鑒賞能力的進步。
高中詩詞涉及的形式多樣,朝代跨越大,不同類型的詩詞鑒賞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詩詞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會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情感借助一個詞語表現(xiàn)出來,它可以是一件事物、一處風景、一種情緒,這就是“詩眼”。為此,在開展高中詩詞鑒賞教學時,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抓住“詩眼”的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詩詞鑒賞速度及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短歌行》這首古詩時,我提前向學生講述了“詩眼”在詩詞鑒賞中的作用,并向學生演示了借助“詩眼”賞析詩詞的具體步驟。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短歌行》這一古詩中的詩眼,并鼓勵學生在小組內(nèi)嘗試性鑒賞詩詞。由于學生在初中時期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詩詞鑒賞能力,學生可以快速地發(fā)現(xiàn)詩的前一段頻繁出現(xiàn)“酒”這一詞語,并在第一段結束時發(fā)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感嘆。由此,學生大致地把握了曹操寫下這首詩的情感。帶著自己的預測,學生仔細分析了全詩,找到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表現(xiàn)曹操求賢若渴的詩句。由此,學生基本掌握了曹操在本詩中表達的渴望賢才的憂愁,高效地完成了詩詞鑒賞的任務。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有效地把握“詩眼”對于有序完成詩詞鑒賞課程的重要性。而學生在發(fā)現(xiàn)“詩眼”、分析“詩眼”的過程中也有效地鍛煉了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詩詞一般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存在的,其語句短小,但是寓意深遠。為此,在開展高中詩詞鑒賞教學時,引導學生結合詩人的寫作情感,適當?shù)貙υ娋溥M行擴寫,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詩詞的理解。不僅如此,詩詞語句擴寫還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了保證詩詞擴寫始終圍繞詩人的寫作情感展開,教師需要進行積極的引導,避免學生的擴寫與詩詞原意不符。
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笔茁?lián)著重刻畫眼前的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全部得以表現(xiàn)。次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的氣氛,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情。為此,我讓學生結合詩句的上下文,對詩句進行簡單的擴寫。擴寫內(nèi)容要始終圍繞原文展開,如這首詩的時間、地點、景觀都是不允許學生改變的。但是,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對美景的體驗,適當?shù)靥砑右恍┖侠淼脑~匯,構造一幅和諧的美景圖。在這一教學方法剛剛提出時,學生表示這與鑒賞詩詞無關,會不會浪費時間。但是,當學生在擴寫詩句時,他們發(fā)現(xiàn)景色描繪得愈發(fā)凄清,和詩人的遭遇就愈發(fā)形成映襯,有效地達到了鑒賞詩人寫作情感的目的。并且,我還向學生解釋到,詩詞鑒賞不僅僅是賞析詩人的寫作情感,鑒賞詩詞的寫作方法、抒情方式、寫景方式同樣屬于詩詞鑒賞的范圍。借助詩詞語句擴寫,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理解程度,還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高中詩詞鑒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興趣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借助音樂創(chuàng)造詩詞情境時,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詩詞鑒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詩詞鑒賞技巧,如發(fā)現(xiàn)詩詞的意象、找到詩詞“詩眼”等,避免學生在具體的詩詞鑒賞時陷入手足無措的狀態(tài)。而借助擴寫的形式開展詩詞鑒賞教學,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還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