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興
英語是初階段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部分,為了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初中英語教學不斷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學案導學法就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他們學習的引導,從而促進他們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案導學法是把學案當作教學載體,將導學當作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所提供的學案提前了解課堂知識,并結合相應目標進行預習,以更好地實現對后期課堂教學的有效把握。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傾聽者和引導者,指導他們高效提問與討論,并通過交流、互動清晰地了解和準確地掌握知識框架。在學案導學法的實施中,教師需要合理設置問題,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或者分小組討論,從而強化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綜合素養(yǎng),并促進后期的學習和成長。學案導學法的核心是“導學”,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學習,先學而后導和學中引導是此教學法的最大特征(徐海利 2017)。
在學案導學法教學中,將學案當作課堂教學載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以導為主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教學過程,掌握教材重難點部分。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能夠提出問題,并通過相互交流和分享解決問題,這樣能夠節(jié)省課堂時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學案導學法的實際運用中,教師還可以針對性地展開教學,確保課堂教學更為合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在學案導學法教學中,學案編寫十分重要。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編寫學案,并體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難點和疑點,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學案的引導逐步攻克難點和疑點,提高學習能力。同時,學生長期在這種學案引導下學習,其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也會逐漸形成,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這對他們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具有重要意義(肖娟 2016)。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材內容,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流和表達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講解,沒有太多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學案導學法能夠提供更多交流和互動的機會,有利于學生通過自主或者合作方式學習探索,從而增加師生和生生互動,提高其交流和互動能力。
為了更好地實現學案導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學案導學教學,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樊學彬 2017)。
在運用學案導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其啟發(fā)性特點,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注重營造學習氛圍,加深他們的學習記憶,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另外,學案導學法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運用學案導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和學習探索,從而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時,教師要對學案進行充分思考與總結,領會其精髓,引導學生了解其重點,適時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改進,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學案的作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十分重要。良好的預習能夠促進學生初步掌握教學知識點,提高后期學習效果。學案導學法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通過課前編寫學案,要求學生按照學案進行課前預習,能夠促進他們更加規(guī)范、高效地進行預習,提高預習效果(秦萬祥、陳艷云2018)。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前,教師可以根據單元知識點編寫學案,對Welcome to China!Where Are You from?和What Class Are You in?等文本的學習要求分別進行梳理,列出要求學生掌握的單詞、一般現在時、Wh-開頭疑問句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等,讓他們通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避免預習的盲目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中興趣不高,特別是面對一些乏味的單詞、語法和句型等。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學案導學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日晚會的情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由于此單元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一般過去時和情態(tài)動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營造生日晚會的情境,設計相應的話題,如 “When is your birthday?”“Can you dance or draw?”“How was your party?”等,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按照學案話題進行對話,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王琳琳 2015)。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和交流,往往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時,教師可以編寫相應的學案,重點讓學生掌握現在完成時的用法,并列出以下的句子“He has lived here for 30 years.The train has left.His homework has been written.She has been to Huangshan.”等,讓他們觀察例句,分小組討論和探究現在完成時的結構、用法和相關時間狀語等,然后匯報討論結果。這樣,學生就能掌握have/hasdone結構,了解現在完成時的使用場景與條件,以及其時態(tài)所對應的時間狀語或者副詞,如for twenty years,already,since last week 等,從而強化記憶。
學案導學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通過學案自主學習知識。為了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做好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檢測。在學案導學教學中,對學生預習和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隨堂小練的方式解決,這樣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Unit 5 Know Aboat China時,考慮到教學內容主要是關于 which,who,whom,whose等定語從句及關于 ehither...or...,both...and...,nerther...nor...等連接詞的,在學生學習后,教師就要針對此類內容進行檢測。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我國民族文化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利用本堂課所學短語與單詞進行簡單的口語對話和描述。通過此訓練,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指導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課后鞏固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限的課堂時間往往只能夠給予學生短時記憶。想要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知識,還需要做好課后鞏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教師可以把課后作業(yè)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沒有掌握的知識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丁睿2015)。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3 Our Hobbies時,由于知識點比較復雜,涉及used to、感嘆句和過去進行時等語法,學生往往難以掌握,這就需要教師收集和整理一些涉及此課知識點的學案資料,可以是小故事或電影回憶片段等,與學生分享,并要求他們總結其中的句法特點,這樣學生通過課后作業(yè)就能夠實現對課程知識點的鞏固。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法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方法,體現了新時期的教育觀念,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案導學法的作用,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研究,這不僅是實現高質、高效教學目的的要求,還對學生后期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