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軍/ 文
這群人,雖然看似平凡,卻擁有夢想。他們用樸實堅定的搬運工作踐行著一名物業(yè)基層員工為顧客服務的宗旨,用搬運點燃自己的中國夢。他們是一群平凡樸素的搬運工。
位于上海臨港的中國航海博物館,是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首家國家級航海類博物館。館內(nèi)展陳、庫藏的大量珍貴文物及展品,總數(shù)超過14萬件。從上實物業(yè)接手該博物館的物業(yè)管理工作以來,上實一支小小的4人搬運團隊,承擔著整個場館文物展品的搬運工作。他們粗糙有力的大手所搬運的,不僅僅是一件件文物和展品,更是其背后蘊藏的歷史、傳承的民族文化。從幾十克重的“核舟”到幾噸重的石碑,每一件都意義重大而非金錢所能衡量。這不是僅僅靠“大力水手”就能肩負起的,而是需要整個搬運團隊兼?zhèn)淠托?、專業(yè)、合作精神和責任意識才能夠實現(xiàn)。鑒于此,在搬運工面試環(huán)節(jié)就設計了針對性的心理測驗題,因為只有滿懷夢想、樂于奉獻,同時思想品德政治過硬的同志,才能勝任這樣辛勞而又嚴謹?shù)墓ぷ鳌?/p>
搬運團隊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是中國航海博物館物業(y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骨干隊伍。每一名上實搬運工都努力朝著“耐心細致、沉穩(wěn)專業(yè)”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著自己的海航搬運之夢走去。作為隸屬保潔部門的他們,工資待遇不高、年齡偏大、專業(yè)基礎低,想要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類高難度搬運任務,具有相當大的挑戰(zhàn),考驗著團隊領導者的智慧與魅力。鞠國仁同志就是這支搬運團隊的領頭人。作為一名老黨員,他以身作則、不計得失,坦誠對待每一位隊員,帶領著團隊兢兢業(yè)業(yè)、快速高效地完成館方交辦的每一項搬運任務。他時刻堅守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牢記保護文物的重要使命,努力把團隊打造成一支有擔當、肯吃苦、心細致、勇創(chuàng)新、勤學習的基層骨干團隊。
他們有擔當。在2016年,藏品修復部職能轉移,藏品移交工作任務繁重,又恰逢庫房改造,需要將庫房近十萬件文物轉移至30公里之外的新庫房內(nèi)。時間緊、任務重,館方人手吃緊,于是借用搬運團隊參與庫房搬遷工作。搬運團隊沒有畏難與退縮,主動承擔了最為繁重的清點打包工作和最為辛苦的夜間押運。很多人勸說道,你們只是物業(yè),庫房搬遷這么大的事,萬一出點紕漏,會吃不了兜著走的。一笑了之是他們的態(tài)度。與館方一起,一件件仔細核對搬運清單,整理打包,一趟趟跟車來回,歷時三個多月,他們圓滿完成任務且沒有一件文物藏品遺失或損壞。他們說:“航海博物館是我家,家里的文物不丟不壞,再累也值?!边@就是上實搬運團隊的擔當。
他們肯吃苦。除了館內(nèi)的工作,博物館在本市其他地方及外省市也有很多文物搬運工作。城市規(guī)劃館、金茂大廈、人民廣場、環(huán)球港、世博會希臘館、交通博物館、浦東機場、海寧市博物館、武漢長江航道局、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九年間,搬運團隊的身影遍布全國。在金茂大廈、人民廣場地鐵換乘大廳和環(huán)球港的布展工作,受場地限制,必須凌晨布展。四位“兄弟”通宵苦戰(zhàn),克服當?shù)靥厥獾匦蜗拗?,在猶如迷宮般的貨運通道內(nèi),將體型龐大的船模輾轉騰挪,沒有一絲損壞地安全運上展臺;在城市規(guī)劃館布展和交通博物館展品整體移交工作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搬運團隊干脆在現(xiàn)場打地鋪,起早摸黑,堅持按時完成任務。這就是上實搬運團隊的認真。
他們心思細。別以為搬運工作都是“粗笨重”的體力活,沒有細致的心思無法完成工作任務。博物館有艘遼寧艦模型,制作異常精細,甚至連艦載機上的鉚釘都清晰可辨。因為太過精致,艦上的欄桿、天線細如發(fā)絲,極易受損。搬運它,絕對是“燙手山芋”。然而在布展時,又碰上更為棘手的展柜大小問題,尺寸僅比模型略大一點,而柜門僅能打開至船模長度的一半。碰到這種情況,很多人對遼寧艦的按時展出已不抱希望。但搬運團隊沒有放棄,他們在現(xiàn)場量好展柜尺寸和遼寧艦模型的尺寸,按比例在紙上畫出縮小的圖形,來回模擬遼寧艦進入展柜的方式。模擬成功后,再到現(xiàn)場用與遼寧艦模型相同大小的木棍紙板模擬,直到確認萬無一失。實際搬運時,他們用兩根包裹了海綿的木棍夾住沒有任何器械的船底基座進行搬運,使得甲板上所有細節(jié)不因搬運而損壞,最終順利、安全地完成了遼寧艦入柜展示的工作。這就是上實的搬運團隊,一支粗中有細、不魯莽、有耐心的好團隊。
他們勇創(chuàng)新。博物館經(jīng)常有超大體量的藏品需要搬運,這種藏品的搬運往往沒有先例可循,這時就需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搬運團隊設想,根據(jù)日常搬運經(jīng)驗自行設計制作一輛搬運專用萬向輪小推車。剛開始,很多人并不看好,但隊員們沒有放棄,或加班加點,或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在網(wǎng)上找資料、向工程師請教、找器材店老板學習,反復做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整個搬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這輛萬向輪小推車終于“問世”了。除了萬向輪是另外購買的外,其余都是利用了廢棄材料組裝而成。更令人驕傲的是,萬向輪小推車的“第一戰(zhàn)”就是搬運重達1噸的“紅船”實物模型。當時看到這艘“紅船”的數(shù)據(jù),館方的人不免心里一沉。雖然有人想到了新設計的小推車,但小推車并沒有經(jīng)過實操,一旦推車壞了、船體受損,那可是有政治影響的!但如果外聘搬運公司的話,費用之昂貴卻讓館方搖頭。這時,搬運團隊站了出來,拍著胸脯說:“放心,這輛小車的設計承載量超過1噸。完全可以讓我們試試。”僅僅30分鐘,搬運任務成功完成。
搬運工在基層干著極為艱苦繁重的體力活,對于他們來說,自主研發(fā)搬運裝備就像是一個夢,雖然這個夢看著遙遠,但只要不停止追求夢想的腳步,誰又能肯定夢想不會實現(xiàn)呢?現(xiàn)在,這輛萬向輪小車已經(jīng)成為搬運團隊不可或缺的第5位“兄弟”。這就是鞠國仁同志帶領的搬運團隊,一支積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團隊。
他們勤學習。搬運工的工作,可以止于藏品的取放、移動,但如果有心,可以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在搬運工作中,搬運團隊主動學習文物相關知識,使得他們不僅是一名搬運工,更是文物工作的好助手。在進行文物攝影時,經(jīng)常需要搬運工協(xié)助移動拍攝燈具,他們向攝影師請教燈具、相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通過不斷學習,成為一名“攝影助理”。當藏品需要進行狀態(tài)記錄時,搬運團隊就會主動站出來,拿起專業(yè)相機,記錄下藏品修復的各個細節(jié)。在武漢長江航道局拍攝文物時,搬運團隊不僅承擔了攝影燈具的運送、搭建工作,還幫助攝影師調(diào)整燈光,大大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這就是上實的搬運團隊,一支勤奮學習的團隊。
一件件文物在館內(nèi)完好地陳列,是整個搬運團隊交出的最為完美的答卷。如今,搬運團隊迎來了九周歲的生日?;仡櫚l(fā)展歷程,搬運團隊最大的收獲,是將一群不同職業(yè)、年齡、文化的人組成了一支細收敢戰(zhàn)、愛崗敬業(yè)、宛如一家人的團隊。他們每個人深深懂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聚集眾人智慧才能不斷提高進步,才能與時俱進完成艱巨的搬運任務,才能實現(xiàn)搬運之夢。
有人說,設計師就像擁有神筆的馬良,能把一切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來,如今上實的搬運團隊也擁有這樣的“神筆”和“神力”。他們勤動腦、巧動手、用工具、講配合,確保萬無一失,將文物穩(wěn)定妥當?shù)財[放于不同展柜中,最終勾勒出一幅美麗作品。
“傳承航海精神,完成搬運任務”這句話深深地刻在每個搬運隊員心里,激勵著大家不斷成長。搬運之夢,需要有敢想敢夢的勇氣,需要智慧和勤勞,需要心中有愛,需要自立自強的航海精神。上實搬運團隊,將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心中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