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510006) 曹 勇
近幾年全國卷越來越注重對立體幾何的考查,特別是選擇填空題中,立體幾何頻繁出現(xiàn)在試卷難度較大的12,16 題的位置,其中最值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查方向.最值問題綜合性較強,主要有幾何法和代數(shù)法兩個解題方向,幾何法側(cè)重利用平面幾何知識求最值,代數(shù)法側(cè)重利用函數(shù)求最值.本文總結(jié)了立體幾何情境中幾種主要的最值題型與解法,供同行參考.
例題1已知三棱錐P -ABC中,PA ⊥平面ABC,其三視圖是由三個直角三角形構(gòu)成,如圖1所示,若點M,N分別在棱PB,PC上,則AM+MN+NA的最小值為( )
圖2
分析通過三視圖,畫出三棱錐P -ABC的直觀圖,空間中長度之和的最值問題,通常通過平面展開、旋轉(zhuǎn),將幾段長度轉(zhuǎn)化到同一個平面,進而轉(zhuǎn)化為平面幾何中兩點之間距離最短問題,最后利用平面幾何知識計算得到答案.
解通過三視圖,畫出三棱錐P -ABC的直觀圖,如圖2所示,以?PCB為初始平面,將?PCA,?PBA分別沿邊PC,PB展開并旋轉(zhuǎn),使之與?PCB所在平面共面,如圖3所示,則AM+MN+NA的最小值即為線段AA1的長,根據(jù)平面幾何知識所以所以AA1=6,即AM+MN+NA的最小值為6.
真題某圓柱的高為2,底面周長為16,其三視圖如圖4.圓柱表面上的點M在正視圖上的對應(yīng)點為A,圓柱表面上的點N在左視圖上的對應(yīng)點為B,則在此圓柱側(cè)面上,從M到N的路徑中,最短路徑的長度為( )
圖3
圖4
簡析此題為2018年全國Ⅰ卷考試題,求曲面上兩點之間最短距離,使用平面展開的方法,易得答案為
例題2如圖5,在四面體ABCD中,AB=CD=2,E,F分別是AD,BC中點.若用一個與直線EF垂直,且與四面體的每一個面都相交的平面α去截該四面體,由此得到一個多邊形截面,則該多邊形截面面積最大值為..
圖5
圖6
分析若直接找平面α,很難操作,且不易觀察何時截面面積最大.注意到四面體ABCD中三組對邊分別相等,可以在長方體中構(gòu)造四面體,再找截面α將會非常方便直觀,并在截面平移過程中,利用平面幾何知識,對稱性,函數(shù)思想等相關(guān)知識求最值.解決此類問題,先找出滿足條件的截面,再平移截面找最值是基本解題思想.
解在長方體中構(gòu)造四面體ABCD,如圖6所示,與直線EF垂直的截面α,即為平行四邊形PQMN,即求截面PQMN平移過程中面積的最大值.平移過程中始終有設(shè)異面直線BC與AD的夾角為θ,則當(dāng)且僅當(dāng)PQ=PN時取等號,此時截面過四面體ABCD各邊中點.
真題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1,每條棱所在直線與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則α截此正方體所得截面面積的最大值為( )
簡析此題為2018年全國Ⅰ卷考試題,當(dāng)截面平移到正方體各邊中點,形成正六邊形時面積最大值為
例題3如圖7,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是DD1的中點,F(xiàn)是側(cè)面CDD1C1上的動點,且B1F ‖平面A1BE,則B1F與平面CDD1C1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大值是.
圖7
圖8
分析要求B1F與平面CDD1C1所成角的最大值,需先找出動點F的運動軌跡,本題是線面平行背景的動點軌跡問題,要找線面平行,先找面面平行,要使得B1F ‖平面A1BE,則平面A1BE ‖B1F所在的平面,找到B1F所在的平面即找到P點的運動軌跡.
解如圖8所示,分別取線段CC1,C1D1中點M,N,連接B1M,B1N,MN,則平面B1MN ‖平面A1BE,所以動點F的軌跡即為線段MN.B1F與平面CDD1C1所成角即為∠B1FC1,所以顯然當(dāng)C1F最小,即C1F ⊥MN時∠B1FC1最大,設(shè)正方體邊長為a,則所以tan ∠B1FC1最大值為
例題4在棱長為1 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點,P是?BDC1內(nèi)的一個動點,EP ⊥BC1,則EP的最大值為.
分析需先找出動點P的運動軌跡,本題是異面直線垂直背景的動點軌跡問題,要找線線垂直,先找線面垂直,要使得EP ⊥BC1,則BC1⊥EP所在的平面,找到平面即找到P點的運動軌跡.
解如圖9所示,連接AC,BD交于點M,連接A1C,過M作MN ⊥ BC1,垂足為N,再連接EN.正方體ABCD - A1B1C1D1中,A1C ⊥平面BDC1,所以EM ⊥平面BDC1,所以EM ⊥BC1,又MN ⊥BC1,所以BC1⊥平面EMN,平面EMN即為所求平面,線段MN即為動點P的軌跡.在Rt?EMN中所以EP的最大值為
圖9
例題5有一個底面半徑為R,軸截面為正三角形的圓錐紙盒,在該紙盒內(nèi)放一個棱長均為a的四面體,并且四面體在紙盒內(nèi)可以任意轉(zhuǎn)動,則a的最大值為.
分析要使得四面體在紙盒內(nèi)可以任意轉(zhuǎn)動,則四面體要在圓錐紙盒的內(nèi)切球O內(nèi)轉(zhuǎn)動,要使得棱長a最大,則內(nèi)切球O應(yīng)為四面體的外接球.在求解內(nèi)切球問題時,利用截面圖形的相似,是刻畫內(nèi)切球半徑的常用方法.
圖10
解圓錐紙盒及其內(nèi)切球O的軸截面圖形如圖10所示,設(shè)球O半徑為r,則OE=r,BD=R, AB=2R,所以所以又棱長為a的正四面體外接球半徑所以所以a的最大值為
例題6三棱錐P-ABC中,底面?ABC滿足BA=P在 面ABC的射影為AC的中點,且該三棱錐的體積為當(dāng)其外接球的表面積最小時,P到面ABC的距離為( )
圖11
分析外接球的表面積最小即外接球半徑最小,需先構(gòu)建外接球半徑的函數(shù),通過函數(shù)刻畫取最值的條件,在解外接球問題時,如何找到外接球的球心,進而刻畫半徑是解題關(guān)鍵,這需要學(xué)生熟練掌握常見外接球半徑的求解方法.
解如圖11 所示,設(shè)P在底面的射影為D,則D為AC中點,外接球球心O在PD上,連接OA,則OA為外接球半徑R,PD為P到面ABC的距離,設(shè)AB=BC=a,PD=h,則有所以a2h=27.由OA2=OD2+AD2,得化簡得
例題7已知在四面體A - BCD中,AD=DB=AC=CB= 1,則該四面體體積的最大值為.
分析體積最值問題中找到幾何體的高是解題關(guān)鍵,也是難點,然后選擇與動點相關(guān)的邊或角作為變量,并將幾何體的底面積和高用變量刻畫,從而構(gòu)造體積與變量的函數(shù),最后利用函數(shù)知識求最值.
圖12
解如圖12 所示,取AB中點E,連接CE,DE,則CE ⊥AB,DE ⊥AB,所以AB ⊥平面CDE,設(shè)AE=x,則AB=2x,所以
S?CDE=sin ∠CED,因此
真題如圖13,圓形紙片的圓心為O,半徑為5 cm,該紙片上的等邊三角形ABC的中心為O.D,E,F為圓O上的點,?DBC,?ECA,?FAB分別是以BC,CA,AB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沿虛線剪開后,分別以BC,CA,AB為折痕折起?DBC,?ECA,?FAB,使得D,E,F重合,得到三棱錐.當(dāng)?ABC的邊長變化時,所得三棱錐體積(單位: cm3)的最大值為.
圖13
簡析此題為2017年全國1 卷考試題,連接OF交AB于P,設(shè)OP=x, PF= 5- x,三棱錐高為構(gòu)造體積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利用導(dǎo)數(shù)易得x= 5 時,三棱錐體積的最大值為
本題中如果設(shè)三角形ABC邊長為x,計算量將會加大,可見體積最值問題中,如何設(shè)變量,也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立體幾何情境中的最值問題不僅考查學(xué)生的立體幾何知識,還考查學(xué)生的平面幾何知識,以及函數(shù),導(dǎo)數(shù),不等式等代數(shù)知識,是空間與平面,代數(shù)與幾何的有機結(jié)合體,能充分考查學(xué)生多方面的數(shù)學(xué)素養(yǎng),這也是高考試題頻繁出現(xiàn)的原因.要解決好此類問題,不僅需要學(xué)生扎實掌握相關(guān)知識,還需要我們教師積極引導(dǎo)學(xué)生總結(jié)最值問題的主干題型和解法,本文旨在拋磚引玉,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