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甦,曾建峰,吳漢輝,賴海標,5*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賴海標醫(yī)學經方工作室,廣東 中山 528400;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中山 528400;3.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泌尿外科,廣東 中山 528400;4.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超聲科,廣東 中山 528400;5.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00)
血府逐瘀湯是活血化瘀代表方劑,出自清代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主治“頭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熱,瞀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飲水即嗆,不眠,小兒夜啼,心跳心慌,夜不安,俗言肝氣病,干嘔,晚發(fā)一陣熱”。血府逐瘀湯由桃仁四錢(12 g),紅花三錢(9 g),當歸三錢(9 g),生地三錢(9 g),川芎一錢半(4.5 g),赤芍二錢(6 g),牛膝三錢(9 g),桔梗一錢半(4.5 g),柴胡一錢(3 g),枳殼二錢(6 g),甘草二錢(6 g)組成。實由四逆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桔梗、牛膝組成。四逆散具有調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作用,出自《傷寒論·少陰病篇》。桃紅四物湯由熟地15 g,當歸15 g,白芍10 g,川芎8 g,桃仁9 g,紅花6 g組成,具有養(yǎng)血、祛瘀的作用,出自《醫(yī)宗金鑒·調經門·先期證治》。血府逐瘀湯證實為四逆散、桃紅四物湯證,加桔梗開提肺氣,牛膝引血下行,調暢氣機,使得氣血運行通暢?,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血府逐瘀湯對血液流變學、微循環(huán)、免疫功能、保護心肌細胞、凋亡等都有作用,尤其對心血管、內分泌等疾病作用明顯。本文綜述血府逐瘀湯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并歸納其藥理作用機制,為臨床提供參考。
王麗穎等[1]使用文本挖掘技術探索高血壓病常見中醫(yī)證候及常用方劑。通過在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中檢索高血壓相關文獻,利用專有的文本工具進行信息提取,通過對文獻分析,探索高血壓病的中醫(yī)證候分類及臨床方藥使用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常見證候排在前5位的為肝陽上亢證、陰虛陽亢證、陰陽兩虛證、肝腎陰虛證、肝火亢盛證,血府逐瘀湯是治療高血壓病常見方劑之一。通過分析陳可冀老師治療高血壓患者的數據庫,其中痰瘀互結證是常見類型,血府逐瘀湯也是陳老師的常用方之一[2]。李志偉等[3]觀察血府逐瘀湯治療瘀血阻絡型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比較,瘀血阻絡型高血壓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湯后,患者血壓控制理想。邢慶盛[4]合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高血壓患者,對照組采用多種西藥降壓,結果顯示中藥降壓效果確切。
莫铘等[5]分析了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通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紅細胞剛性指數、血漿黏度、紅細胞變性指數)及心絞痛發(fā)生情況,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心絞痛發(fā)生率。劉紅等[6]探討了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介入術后心絞痛的療效,通過選取PCI術后心絞痛患者,分析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發(fā)作心絞痛時的平均持續(xù)時間及發(fā)生頻率、治療前后相關血液流變學的指標水平變化,結果提示冠心病PCI術后并發(fā)心絞痛患者應用血府逐瘀湯,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同時還可以減少發(fā)作心絞痛時的持續(xù)時間及發(fā)生頻率,降低患者各項相關血液流變學的指標水平。劉艷軍等[7]通過觀察血府逐瘀湯對血瘀體質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內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響。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應用于血瘀體質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有抑制炎癥反應、保護內皮功能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
范培蕊[8]通過觀察血府逐瘀湯加減對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的療效,使用組間及同組治療前后患者BIM、HbAlc、FPG、IRI、Ins的變化,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加減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李金桂[9]觀察了血府逐瘀湯治療代謝綜合征血瘀證的療效。通過分析組間降血壓、控制血糖、調節(jié)血脂、控制體重等方面,血府逐瘀湯治療代謝綜合征血瘀證,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高冬等[10]用血府逐瘀湯含藥血清和空白對照血清誘導處理內皮祖細胞后,觀察藥物對EPCs增殖、遷移、黏附以及VEGF-VEGFR轉錄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相比,10%含藥血清對EPC增殖和黏附均有明顯促進作用;對細胞遷移的影響表現(xiàn)為從5%含藥血清的顯著抑制到10%和15%含藥血清的顯著促進作用,且10%和15%含藥血清均可明顯上調VEGF和VEGFR的轉錄,提示含血府逐瘀湯藥物血清能夠通過上調VEGF-VEGFR通路,影響內皮祖細胞功能,具有誘導內皮祖細胞參與血管新生的作用。該研究組的其他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湯通過提高NO水平誘導內皮祖細胞遷移至缺血區(qū),促進血管新生,進而改善缺血壞死[11]。
張偉等[12]用內皮損傷大鼠為受試對象,灌胃血府逐瘀湯并靜脈輸注EPC,探討該方聯(lián)合EPC輸注后,對大鼠內皮損傷模型血管內皮損傷的修復作用,并從細胞分子環(huán)節(jié)闡釋其機制。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可促進EPC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該方能改善機體內環(huán)境,促進EPC的歸巢有關。王奇等[13]通過探討血府逐瘀湯對細胞液的ET、NO的含量和t-PA、PAI及AT-III活血變化分析藥物血清對內皮細胞的作用,提示血府逐瘀湯能調節(jié)血瘀證兔模型血清對內皮細胞ET/NO的釋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對抗凝、纖溶功能的影響,對內皮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張國華[14]的研究是觀察血府逐瘀湯、溫膽湯、天麻鉤藤飲對自發(fā)性高血壓(SHR)大鼠心肌組織中TNF-α、IFN-γ、G-CSF、MCP-1等炎性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溫膽湯、天麻鉤藤飲有一定的抗心肌纖維化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大鼠心肌組織中TNF-α、G-CSF、MCP-1的表達和提高IFN-γ的表達有關。另外,其研究組也通過觀察血府逐瘀湯對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誘導的心肌成纖維細胞(CFb)增殖及膠原合成的影響,提示血府逐瘀湯能有效抑制TGF-β1誘導的CFb的增殖,降低CFbI型膠原mRNA及蛋白的表達,提示血府逐瘀湯中含有抑制心肌纖維化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機制可能與TGF-β1通路有關[15]。張雙偉[16]分析了血府逐瘀湯干預冠心病心血瘀阻證心肌纖維化的作用及機理,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膠原(PCⅢ)、層粘蛋白(LN)和透明質酸(HA)、內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等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能明顯改善冠心病心血瘀阻證患者的心肌纖維化程度。
孫國興等[17]通過采用結扎大鼠左冠狀動脈前降支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探討血府逐瘀湯抑制心肌梗死凋亡的作用和機制。與模型組相比,隨著劑量的增加,藥物組大鼠心電圖ST段隨時間延長逐漸下降,血清中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I及N末端腦利鈉肽原、腫瘤壞死因子α的濃度逐漸減少,心肌組織病理形態(tài)逐漸好轉,心肌勻漿中鈣蛋白酶(Calpain)、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Caspase3的活性及細胞色素C(CytC)、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漸降低,Bcl-2/Bax比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漸增加。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可通過影響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這3條凋亡途徑的調控信號抑制心肌梗死凋亡。張國華[18]分析了血府逐瘀湯、天麻鉤藤飲、溫膽湯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心肌組織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的影響,采用液相蛋白芯片系統(tǒng)檢測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5。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天麻鉤藤飲、溫膽湯可抑制大鼠心肌組織JNK、p38MAPK、ERK5的表達,血府逐瘀湯較另外兩種方劑抑制作用更為明顯。常冰等[19]通過分析大鼠冠狀動脈及左心室組織,進行HE染色觀察冠狀動脈及左心室組織的病理學變化,分析P13K、AKT、Bcl-2、Bax的表達差異,結果提示血府逐瘀湯有抑制冠心病模型大鼠血管重塑及保護心臟的效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介導P13K-AKT信號通路有關。
血府逐瘀湯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血府逐瘀湯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本文綜述了血府逐瘀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總結了其作用機制,對血府逐瘀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該方更好地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