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品秀
摘 ?要: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和父母分開,形成了隔代監(jiān)護或者代為監(jiān)護的現(xiàn)狀,學生的生活、學習、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tài)度,需要我們老師還有社會各界人士引起足夠的重視,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本文主要論述農(nóng)村小學關愛留守兒童的策略。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關愛;策略
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內(nèi)向、沒有安全感、不合群、自卑、叛逆、敏感、人際交往能力差等等。由于沒有完整的家庭教育,留守兒童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往往缺乏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由著自己的性子,他們會出現(xiàn)遲到早退,不遵守紀律,有網(wǎng)癮等等。這些不良習氣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都是隱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極大危害[1]。此外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問題是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探索,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他們,助力他們健康的成長、成才。
一、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杜絕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應該對留守兒童問題有足夠的重視,為保障他們的健康成長,各界應該做出措施,對老師而言,作為一線的教育者,更應該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留守兒童的教育經(jīng)費投入不足,也是導致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行動無法落實的因素之一,這樣就會影響到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成效,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的思想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如果沒有得到關愛,就會缺乏安全感,性格上也會出現(xiàn)缺陷[2],比如,敏感、自卑、叛逆、暴力等,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如果不能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引導,還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對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找到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后,我們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針對性地改善,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設立專項教育資金
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缺乏經(jīng)費,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網(wǎng)絡、電視、廣播等,讓留守兒童教育引起社會關注,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中去,讓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yè)對留守兒童教育進行捐款,成立留守兒童社會捐助專項教育資金,政府也要在財政收入中設立留守兒童教育專項資金,學校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經(jīng)費就能得到保障。另外,社會上要召集“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讓他們參與到留守兒童教育中去,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yè),或者帶領學生進行休閑娛樂活動,讓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感受到更多關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
學校在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生活上的困難,及時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況,并且要為每位學生建立檔案,記錄他們的性格、心理變化及健康情況等,這樣就能提高留守兒童教育針對性。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另外,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要加快寄宿制腳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還要配備生活教師,管理學生飲食起居,教師和社會愛心人士在學習時間之外,要帶領學生進行休閑娛樂,為他們營造輕松愉悅的生活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3]。
(三)教會留守兒童抱團取暖,培養(yǎng)集體意識
留守兒童不是一兩個人,他們是一個群體,作為一個群體,他們之間應該建立聯(lián)系。留守兒童之間,他們有很多的共性,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會更加容易一點,在他們之間,也更加會理解對方,給予對方幫助,同時得到對方的幫助,這樣的方式,會讓他們互相取暖。所以,老師要做好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可以試著把班里的留守兒童放在一個群體,老師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他們也會互相交流,這樣,會更加容易的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去溫暖他們。當然,班集體要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溫暖的成長環(huán)境,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缺失的親情。班級氛圍的營造,需要老師做好引導,沒有歧視,互幫互助,也要積極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班集體活動,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一起合作[4]。當留守兒童感受到自己是班集體不可或缺的一員,從班級活動得到其他同學的肯定,他就會有歸屬感,體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愛,也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是一個集體,他們就會形成團隊精神,懂得去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去幫助別人[4]。
(四)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學校的教育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一個渠道,但是不能根本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全社會主動去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關心。社會如何開展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舉個例子。有心對留守兒童給予幫助的人可以組織活動進校隊對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組織小活動,獻愛心等等。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建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體制。全社會調(diào)動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做好,營造出濃厚關愛氛圍,不再讓留守兒童感到孤單,逐步形成健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對家庭方面講,也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給予他們該有的陪伴,也加強與學校、老師的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積極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健康成長。
三、結語
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學校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在關注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以外,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關心學生實際生活困難,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丁丁.關注留守兒童 共享愛心陽光——莊浪縣實驗小學建立“愛心驛站”關愛留守兒童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8(06):104-105.
[2] ?張清平.如何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的自信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192.
[3] ?王宗太.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的現(xiàn)實困境與引導[J].學周刊,2019(22):163.
[4] ?王鳳蓮.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留守兒童教育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J].名師在線,2017(2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