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姝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二外日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了二外日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且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教學探索,建立教學新模式,以提高二外教學質量。
【關鍵詞】二外日語 教學 思考及建議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外語作為學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和了解國外文化的工具,其重要性已得到所有人的共識。日語是目前外語專業(yè)學生第二外語的首選課程。二外日語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教師有的放矢地組織實施日語課教學造成了直接障礙,同時也給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如何建立二外日語教學的新模式,是實踐中迫切需要探討的課題之一。
一、二外日語教學實踐中存在主要問題
(一)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授課時間較短,教學條件受限
首先,與專業(yè)日語的學習不同,二外日語的學習要在一至兩年內完成,并要在兩年內使學生從無任何基礎的程度跨越到讀、寫、聽、說、譯五項技能全面提高的階段。選修第二外語日語課的學生對日語課的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的專業(yè)取向,可以投入教學的時間和精力也十分有限,加之缺乏學習日語的熱情和動力,所以很多學生難以達到老師理想的學習效果,。其次,由于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課堂上很難有時間做針對性的練習。
(二)二外日語學習受母語的干擾嚴重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人類雖然有共同的思維規(guī)律,但語言卻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學生一看日語和漢語都有漢字,就誤認為日語好學,殊不知中國人學習日語也有自己的難處。這個難處正是日語和漢語的差異造成的。中國人學習日語往往套用漢語的習慣,于是出現了大量漢語式的錯誤,比如在詞匯方面,分不清日文漢字與中文漢字在字形、意義上的差別。在語法方面,常常造出漢語式的句子。
(三)缺乏日本文化的導入,學生語言文化意識差
一個民族的語言與其民族的文化特征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日語教學離不開日本文化背景。只有從其民族性、民族意識等方面進行比較,才能使學生把握正確的、現實生活中所應用的日語。因此,二外日語教學中的日本文化導入的缺乏,學生語言文化意識差是日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課題。
(四)二外日語教學的培養(yǎng)方針不明確,也是實踐中面臨的問題之一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在教學的基本條件還是在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的基本素質方面,二外日語教學都與專業(yè)日語教學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時候為了更快的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更多的知識給學生,往往會忽視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盲目地追求和照搬專業(yè)日語課教學的訓練方法,其結果是不僅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反而因為沒能正確的掌握二外日語教學深度和廣度以及合理的教學培養(yǎng)方針而欲速不達,揠苗助長。
二、二外日語教學實踐的思考及建議
如何在有限的開課時間里傳授給學生更多、更新的日語知識;如何深化日語二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較高的語言交際能力,并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和改進。
(一)加強聽說訓練,增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語言是交際的直接手段。從組織教學的層面上看,適當加強聽說方面的訓練,不但能夠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活躍課堂氣氛,避免枯燥乏味,還能真正鍛煉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應適當增加聽說方面的訓練,除了指導學生認真聆聽和模仿教材的配套錄音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盡量多地在課堂上使用日語。在講解生詞時,注意把生詞變成句子的形式用日語說給學生聽。這樣既有利于對生詞用法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練習了聽力。在串講課文之后,以各種方式就課文的內容提問,讓學生回答, 這樣可以在課堂上形成互動,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又能夠通過問答練習鞏固學習內容,逐漸培養(yǎng)學生用日語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
此外,每隔幾周時間給學生放映一次介紹日本情況的錄像。教師根據錄像的畫面就一些關鍵詞和有關問題進行講解,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通過視聽覺器官直接通過影像和聲音了解日本的機會,使他們能夠親身接觸和體驗日本人說日語時的正常速度和自然語調。同時,在第二外語日語課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主動介紹有關日本的各種知識和情況也是十分必要的。學生作為第二外語學習了日語之后,對于日本和日本人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大地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同時也為今后與日本人進行語言交際儲備了必要的話題和素材。
(二)運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方針,合理把握教學進度
要上好每一堂課,進度安排是否合理極為關鍵。二外日語教學屬于基礎教學階段,課堂所給予的信息大多為新信息,容量自然要適當控制。因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容量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感覺和認知也有一定限度,如果給予學生的信息過多,效果會適得其反。因此,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我們從實際出發(fā),以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為準則制定了合理的進度計劃,決不為增加內容而滿堂灌、趕進度,力求在單位教學時間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注重結合文化教育進行二外日語教學
語言本身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二外日語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文化教育進行語言教學意義非常重要。在具體教授過程中,必須把具體的外語教學放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中來講授,循序漸進地使學生不斷強化語言文化意識,增加特定民族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儲存。
(四)注重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
外語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身的學習。二外日語的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獲得用已知的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注重教學藝術,讓學生在興趣中主動學習,使以教師為主和以學生為中心這兩者有機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何筱莉.關于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思考[J].國外外語教學,2001,(3).
[2]尹學義.日漢雙語辭書編纂與日語教學文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李密.關于非專業(yè)日語教育中的對照法[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9,(2).
[4]石田敏子.日本語教授法[M].日本株式會社. 大修館書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