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做到形神兼?zhèn)浯騽娱喚砝蠋熌兀衅恋臅鴮?,這是形。在內容上要做到緊扣主題,表達上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思想上要有深度和廣度,避免膚淺;在抒情上要自然流露,既有真情,又不做作,在文章中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
關鍵詞:高中作文;寫作策略;高考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4-013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24
有人說,得語文者得高考,而得作文者才會得語文。一張語文試卷,滿分150分,作文有60分之多,雖不能說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但也足可以用舉足輕重來形容了。但是作文上出現(xiàn)的問題也或多或少地出現(xiàn)了,許多學生寫來寫去,寫得思路呆滯,文字枯燥,許多學生的高考作文只流于形式上的整齊和漂亮,卻沒有動人的內容,不能夠做到形神兼?zhèn)?。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形神兼?zhèn)涞膬?yōu)秀作文呢。
一、有漂亮的書寫
一篇高分作文首先要書寫漂亮,工整干凈,沒有錯別字。漂亮的書寫就是人的面孔,給人直觀的第一印象。內容未必會多好,畢竟能夠說明學生的認真態(tài)度,也是對閱卷老師的尊重。
二、要緊密扣題
一篇作文起一個好題目,就會成功一半。一個好的題目不僅揭示文章主題,而且令人賞心悅目。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好標題能夠讓老師感覺眼前一亮,瞬間對這篇作文有了好感。老師可以從題目上來對考生的作文水平進行判斷,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一個好的題目會緊緊地扣題,老師可以知道你對材料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考生的思維深度;好的作文題目自然會流露文采和想象力,也能夠讓老師知道你的閱讀量。
有的學生習慣先信馬由韁地寫作文,寫完了最后再寫題目。這個時候寫出來的題目,一則因為時間倉促,沒有時間仔細斟酌,未必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二則是文章在先,要用短短一句話來加以概括的難度,自然要比先有了一句話作為題目,然后用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來進行闡釋要困難得多。所以,大家要養(yǎng)成先構思好,確定作文題目之后再下筆的習慣。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按保留標題和隱去標題兩種類型請兩組老師分別予以閱卷,其分數差別一般都在8分以上。這是因為閱卷教師對無標題作文產生了一種心理距離,不知不覺便降低了分數等級。
三、開門見山
盡管我們始終認為“文似看山不喜平”,表達直白的文章往往陷入膚淺的境地,在閱讀上平白無奇,索然無味。但是,考場作文的讀者卻是特殊的讀者,他們沒有時間進行欣賞性閱讀,他們所進行的是檢索式、判斷式閱讀。高考閱卷老師要在以秒計時的時間內大腦高速運轉,從八百多字的文章檢索到有用信息來判斷寫作主題,來判斷這個主題是否跑題。
四、有深度廣度
作文要開門見山,立場鮮明,主題明白,但是也并不意味著文章的膚淺,也不意味著作文的寡淡如水。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除了開門見山表明自己的觀點外,還要做到有深度,有廣度,在一篇八百字的作文中展現(xiàn)新時代中學生深邃的思想,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入的思辨能力。深度,是指作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廣度,是指作文所體現(xiàn)的知識面。表明觀點,這個觀點是獨特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是新穎的,而不是腐朽的,是尖銳的,而不是平庸的;所運用的論證過程和論證材料,從中顯示出寫作者知識的廣度,閱讀的廣度,材料積累的廣度。這樣的作文會顯得更加厚重,也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五、情發(fā)于自然
不得不說,困擾許多語文教師和閱卷老師的問題,是學生的作文只看到冷冰冰的論據,而沒有溫度,沒有情感。想要在幾千份試卷中找到一篇能夠打動人的文章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有的學生抒發(fā)情感顯得不夠自然,有些拿腔作勢的感覺。這一是因為很多學生在作文訓練的時候大多練習議論文,不是擅長抒發(fā)情感的文體,二是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經歷,幾乎沒有打動自己的地方。其實,沒有動人的事跡也不要緊,學生也要學會自然地抒發(fā)感情。情發(fā)于自然,不要總想著“高大上”的理論,要想到說理先動情,以情動人,然后以理服人,而不是假大空的口號;情發(fā)于自然,還要學會恰當的表達方式,比如形象的表達而不是淺白的描述,生動的想象而不止于眼前的事物。
另外,還要讓文章有個性。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作家,一個成熟的作家都會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風格是作者區(qū)別于其他作家的標簽,也是這個作家所擅長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作為高中生,雖然不能夠擁有如此鮮明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但是也要有個性化地表達,如果千篇一律,都是一樣的眉目和表情,作文考試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意義。作文個性的由來先要學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學生要使自己的表達方式與眾不同,要在讀書的過程中掌握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表達方式,在寫作的時候有意識地強調這一點。只有做到以上這些點,才能逐漸在寫作上漸入佳境,寫出形神兼?zhèn)涞淖魑膩怼?/p>
參考文獻:
[1]凡芳偉.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中國校外教育,2011(17).
[2]馬春鳳.淺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1).
[3]關海君.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J].華夏教師,2018(5).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白云(1985.12— ),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