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召 粟少鋒
摘? 要:本文圍繞信息時代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創(chuàng)新展開深入研究,分析當前農村小學課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以實現(xiàn)農村小學課堂教育的創(chuàng)新,加強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的應用為目的,為其提供幾點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時代;農村;小學數學
引言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國教育部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一種有效策略。而如何有效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融入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當中,實現(xiàn)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
一、信息時代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導致我國多數農村所處地域較偏遠,普遍以偏僻的山區(qū)、沿海地區(qū)等為主,而由于這些農村地區(qū)比較偏遠,所以農村當地的經濟貿易和網絡信息與城市相比并不發(fā)達。這也就導致多數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傳統(tǒng),很少會采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故而造成農村小學學生信息素養(yǎng)普遍較低。同時,還有少數農村小學學生由于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偏低,學習注意力也相對較弱,所以當這些學生在面對多重感官重合、色彩圖案絢麗、動態(tài)視頻動畫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時,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和吸納視頻中的數學知識。而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娛樂、一種新鮮的趣味體驗,這種學習狀態(tài)并不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二)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表明,一些農村地區(qū)由于經濟發(fā)展緩慢,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專業(yè)學科教師比較缺乏,且專職從事數學這一學科的教師所占比例較低,所以農村小學在職數學教師所擔任的責任與負擔較重。而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并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利用視頻傳播數學知識的教學技術,而是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要完全掌握信息技術的核心理念、制作視頻的技術以及擁有將小學數學理論知識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教學頭腦和策略。但由于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數學師資力量比較缺失,所以一些在職的數學教師因自身負擔較重,疲于教學,而又因自身對信息技術專業(yè)的鉆研并不深入,所以一些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面對信息技術時,往往會選擇放棄或是使用不恰當等。除此之外,一些農村地區(qū)的小學在辦學過程中通常會因自身資金的匱乏而將辦學重點放在教學任務身上,在面對數學材料的制作時,往往會因自身缺乏對其的重視而忽略投入一些精力進行創(chuàng)新。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資料創(chuàng)新度較低,其中的教學內容也并不具備學校以及教師的教學特色,所以也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師創(chuàng)新度不足。
二、信息時代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
(一)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首先,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可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將抽象化的小學數學知識以視頻、圖片、音頻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內涵,并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熱愛上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時,應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要一點一點的將信息技術滲透到教學當中,在已確保學生完全能夠適應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的基礎上,在展開信息化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抵觸新型課堂教育模式,并達到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為例,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課時,首先我會先為班級中的學生準備一些積木,然后讓班級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積木搭建成不同形狀的物體,如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四邊形等等,先讓學生認識物體的形狀。之后,我會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段含有多個物體的教學短片,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觀察視頻中都有哪些物體是正方形,哪些物體是長方形等等。然后我會對觀察最仔細的同學基于表揚和獎勵,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完全適應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
(二)樹立教師信息化教育理念,展開教師專項培訓活動
信息時代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作為數學課堂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實施者與引導者,其自身擁有的教育理念與信息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數學課堂教育能否走向信息化發(fā)展。所以,農村小學若想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育當中,首先就是要加強對數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專項培訓,為數學教師樹立信息化教育理念,確保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擁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比如,相關農村小學學??赏ㄟ^定期組織數學教師參與專項培訓活動、校際學科觀摩活動、信息化教學手段交流活動等,加強數學教師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能力和提高信息素養(yǎng)。其次便是要完善學校內部的信息化基礎教學設備,加強對此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大力購入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設備與硬件,如投影儀、電視等多媒體設備。以此來確保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的有效應用。除此之外,相關農村小學學校在提高本校在職數學教師的同時,還應引進大批專業(yè)信息化數學人才,豐富數學師資隊伍,建立優(yōu)秀的專業(yè)化、信息化數學教師團隊,以此來減輕數學教師的教學壓力。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創(chuàng)新,可通過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展開教師專項培訓活動、樹立教師信息化教育理念等方面來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王冬梅.信息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5):97.
[2]? 李祎. 基于電子書包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支撐工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3]? 趙曉琴. 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楊春召,1988 05,男,廣西平南,本科,小學二級教師,小學數學。
粟少鋒,1990 03,男,廣西平南,本科,小學二級教師,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