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玲 王晨秀 程麗紅 劉瑤瑤 葉索娜 沈 群
衰弱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綜合征,是人體各器官機能和生理功能均處于減退的一種非特異性狀態(tài),機體防御能力減退,易損性增加,抗應激能力減弱,即使外界微小刺激也可能引起急性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如跌倒、殘疾、失能,甚至死亡[1]。衰弱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骨質疏松癥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2018年的調查顯示社區(qū)老年骨質疏松發(fā)生率為12.44%[3]。骨質疏松患者即使未出現(xiàn)骨折,也會因疼痛、日常生活存在困難等出現(xiàn)情緒低落、緊張焦慮等情況,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衰弱程度[4]。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目標所需能力或者信念。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個體采取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努力程度就越高,進而影響健康[5]。國外研究[6]發(fā)現(xiàn),老年人自我效能的提升會影響衰弱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針對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與衰弱程度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運用Tilburg衰弱量表[7]綜合評估骨質疏松的衰弱程度,運用骨質疏松自我效能量表了解患者的自我效能現(xiàn)狀,分析兩者之間相關性,為衰弱干預研究提供循證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從南昌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內分泌科選取11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我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7年)》診斷標準[2];②年齡(60周歲;③意識清晰,無認知及語言溝通障礙;④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包括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風濕病等疾??;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器質性疾病。發(fā)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7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7.27%,其中男性54人,占50.47%,女性53人,占49.53%,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為(70.07±6.29)歲。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根據(jù)研究目的及研究內容,查閱相關文獻,咨詢專家后自行設計一般資料問卷,包括人口社會學資料及疾病相關資料兩部分。人口社會學資料:患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相關資料:吸煙、飲酒、合并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病情況。②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TFI):2010年由Gobbens等[7]開發(fā),是用于老年人衰弱程度評估的自評量表,包含3個維度,分別為軀體衰弱、心理衰弱、社會衰弱。其中軀體衰弱包括8個條目,心理衰弱包括4個條目,社會衰弱包括3個條目,量表總計分范圍為0(15分,采用二分類“是”“否”計分法,5分及以上為衰弱,分數(shù)越高說明衰弱程度越嚴重。奚興等[8]對該量表進行漢化,并在我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中進行測量,結果顯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適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程度調查。③中文版骨質疏松自我效能量表(Osteoporosis Self-Efficacy Scale,OSES):由美國學者Gendler等[9]1998年編制,本研究使用的是胡蓉芳等[10]漢化版,由兩個分量表組成,即鍛煉自我效能量表和食鈣自我效能量表,Cronbach’a系數(shù)分別0.94和0.93。其中鍛煉自我量表包括9個條目,食鈣自我效能包括10個條目。采用5分制計分法。研究對象根據(jù)自身信心程度依次選擇分數(shù),各項分數(shù)之和為總分,總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越高。
1.2.2 資料收集方法:基于患者知情并自愿配合原則,通過醫(yī)院病歷管理系統(tǒng)及護理文書系統(tǒng)篩選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向患者講述研究目的并取得其同意,原則上采取問卷發(fā)放、填寫回收法,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視力老化、文化程度較低、自行理解題意困難,故采取面對面交談,由護士為患者讀條目并收集資料。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7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27%。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107例骨質疏松癥患者,其中男性54例,占50.47%,平均衰弱得分為(7.24±3.51)分,女性53例,占49.53%,平均衰弱得分為(8.17±3.09)分,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煙、飲酒情況等一般資料及衰弱得分詳見表1。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人均月收入、吸煙、合并其他慢性病是骨質疏松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P<0.05),飲酒可能與衰弱不相關(P>0.05)。
表1 骨質疏松患者一般資料及衰弱得分結果
2.2 骨質疏松患者衰弱和自我效能得分 研究對象有80例發(fā)生衰弱,衰弱發(fā)生率為74.77%,總均分為(7.70±3.33)分,其中軀體衰弱得分為(4.29±1.95)分,心理衰弱得分為(2.08±1.30)分,社會衰弱得分為(1.33±0.96)分。自我效能量表總得分為(58.50±11.57)分,其中鍛煉自我效能得分為(26.92±6.12)分,食鈣自我效能得分為(31.59±6.89)分。
2.3 骨質疏松患者衰弱影響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衰弱為因變量,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人均月收入、吸煙、合并慢性病情況為自變量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性別、年齡、吸煙、合并慢性病為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影響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4 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總分與總自我效能呈中度負相關(r=-0.729,P<0.01)。鍛煉自我效能與軀體、社會衰弱各條目均呈低度負相關(r=-0.432(0.442,P<0.01);食鈣自我效能與軀體、心理、社會衰弱各條目均呈中度負相關(r=-0.512(0.547,P<0.01),詳情見表3。
表3 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與衰弱程度的相關性(r)
3.1 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 本研究調查對象衰弱總分為(7.70±3.33)分,衰弱發(fā)生率為74.77%,高于國外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11],低于國內社區(qū)中高齡老年人衰弱發(fā)生率100%的研究[12],分析可能與研究對象不同及本研究對象年齡較低有關。本研究調查對象軀體衰弱得分為(4.29±1.95)分,心理衰弱得分為(2.08±1.30)分,高于Gobbens等[13]運用Tilburg衰弱量表調查社區(qū)老年人軀體衰弱為(2.6±2.1)分,心理衰弱為(0.9±1.1)分,表明骨質疏松癥患者更易發(fā)生軀體、心理衰弱,提醒醫(yī)護人員需加強對骨質疏松患者的整體衰弱評估,不僅需關注軀體上的功能改變,也需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評估,為全面護理提供依據(jù)。本研究顯示:女性衰弱總分高于男性,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低、離異或喪偶、人均月收入越低、吸煙或合并慢性病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發(fā)生程度越高,見表1,這與其他研究[2]相似。進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性別、年齡、吸煙、合并慢性病為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的危險因素,見表2。女性絕經(jīng)后體內雌激素水平快速降低,骨破壞大于骨吸收,導致骨量快速丟失,男性則呈緩慢丟失過程。女性退休后外出減少,活動程度和范圍減少,使其在軀體、心理及社會方面發(fā)生衰弱的程度高于男性。增齡造成骨重建失衡,骨吸收/骨形成比值升高,增齡使免疫系統(tǒng)持續(xù)低度活化,處于促炎性反應狀態(tài),刺激破骨細胞,并抑制成骨細胞,造成骨量減少。年齡越大的骨質疏松癥患者更擔心活動時跌倒骨折,給家人增加負擔,影響其日?;顒?。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65歲以上老年人衰弱發(fā)生率約為10%,但85歲以上發(fā)生率為25%~50%[14]。以上研究均提示,年齡是衰弱的危險因素。Kojima等[15]研究表明,吸煙為老年人衰弱程度加重的預測因素。吸煙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煙堿直接或間接刺激破骨細胞,還使堿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使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間平衡失調。骨密度的降低與煙堿的刺激量成正相關[16],吸煙為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持續(xù)吸煙可加劇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使機體功能下降,平衡功能受損,從而加重機體的衰弱程度。由此提示,醫(yī)護人員應強化對吸煙患者的健康教育,建議骨質疏松癥患者盡早戒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或減緩機體衰弱的發(fā)生發(fā)展。本研究顯示合并2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程度更加嚴重,與眾多研究[17,18]結果一致。合并多病會增加老年患者的衰弱風險,可能原因為合并多病會加快機體各器官功能衰退,促使多個系統(tǒng)生理儲備迅速下降,患者處于慢性耗損狀態(tài),機體內平衡紊亂,導致衰弱發(fā)生。臨床醫(yī)護人員應密切關注合并其他慢性病的骨質疏松癥患者,并積極防治老年人的共患病,為患者供給個體化的治療護理服務,以延緩骨質疏松癥患者機體衰弱程度的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2 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處于中等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成功完成或實現(xiàn)某一特定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這種信心是行為的決定因素,是個體改變健康行為的強有力預測因子[19]。本研究顯示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處于中等水平,與劉璐等研究[20]結果一致,這表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進行運動鍛煉和補充含鈣量高食物的信心處于中等水平?;颊邿o論是男或女,其對健康的需求都是存在的。鍛煉自我效能得分低于食鈣自我效能,可能與多數(shù)患者誤認為骨質疏松癥就是缺鈣,更愿意和有信心進行鈣攝入有關。本研究對象均為骨質疏松癥患者,軀體疼痛、肢體活動受限,部分患者有跌倒史,害怕鍛煉時發(fā)生再次跌倒,降低了自己對鍛煉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食物補鈣比運動鍛煉簡單易行。另外,運動易受天氣、場地、時間安排等影響。對此,護理人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知識講座,增進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指導患者在不改變飲食習慣的前提下,增加含鈣量高的食物攝入和食物種類,參與力所能及的運動,提高患者的積極性與參與感,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3.3 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衰弱與自我效能的關系 Spearman雙變量分析結果顯示,骨質疏松患者衰弱總分與自我效能總分呈中度負相關(r=-0.729,P<0.01),表明整體上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越高,衰弱程度越低。鍛煉自我效能與心理衰弱呈中度負相關(r=-0.539,P<0.01),見表3,表明骨質疏松癥患者具有害怕鍛煉心理。Hwang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進行健康鍛煉的自我效能水平顯著影響健康水平,醫(yī)護人員可根據(jù)患者情況及時進行健康指導,制定活動計劃,循序漸進,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使患者較易完成目標獲得成就感,提高積極性;激發(fā)患者的鍛煉意識,充分調動其潛能,減少心理衰弱。而在自我效能的條目中,食鈣自我效能與軀體、心理、社會衰弱均呈中度負相關(r=-0.512~-0.547,P<0.01),顯示骨質疏松患者單純采用補鈣并不能減輕衰弱。醫(yī)護人員指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運動,指導患者不吸煙,不飲酒或飲酒適量,保證營養(yǎng)平衡,蛋白質攝入適量,補充活性維生素D,避免高鈉飲食,避免體質量過低,提升患者總自我效能,從整體上預防衰弱的發(fā)生或減輕衰弱的程度。
本研究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發(fā)生率為74.77%,低于國內社區(qū)中高齡老年人相關調查衰弱發(fā)生率100%的結果,且骨質疏松癥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軀體、心理和社會衰弱。女性衰弱總分高于男性,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低、離異或喪偶、人均月收入越低、吸煙或合并慢性病衰弱發(fā)生程度越高。性別、年齡、吸煙、合并慢性病為骨質疏松癥患者衰弱的危險因素。骨質疏松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處于中等水平。衰弱總分與自我效能總分呈中度負相關。醫(y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對該人群衰弱狀況的定期評估,并結合骨質疏松癥患者自身狀況,指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患者總自我效能,從而預防或減輕衰弱的發(fā)生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