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菊
【摘要】近幾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追求高效課堂已經逐漸成為小學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學英語也面臨較大挑戰(zhàn)。首先論述了小學英語教學特點,之后分析小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最后提出幾點建議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特點挑戰(zhàn)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英語成為了日常交流與經濟活動中重要語言之一,再加上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出臺,英語已經不再簡單地是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更是體現出人們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因此,結合社會實際需要,培養(yǎng)出適應經濟發(fā)展的英語人才,對于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有著十分積極幫助作用。因此,目前小學教師要高度重視英語教學過程中,在充分掌握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面臨挑戰(zhàn)基礎上,針對性提出幾點建議措施。
一、小學英語教學特點
1.小學英語具有基礎性的特點
在我國英語教學體系中,小學英語教學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在課堂當中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并形成英語學習思維。所以,在這樣教學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將重點放在夯實學生基礎方面。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將課本作為重要基礎,進而進行教學設計。
2.小學英語具有探索性的特點
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學生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好習慣,因此,在開展日常教學過程中所設計的課程應當具有探索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豐富自身教學設計。
3.小學英語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小學英語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十分典型的特點就是更加注重展現學生們所熟悉的生活。例如,對自己家庭的介紹、對自己學校介紹,等等。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就應當保證其具有生活化特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點以及架構,進而利用生活化場景不斷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進而發(fā)揮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4.小學英語更傾向于學生的主體性
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學英語日常教學工作也要求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其中,而這也使得學生們的主體性更加明顯,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從設計角度出發(fā)體現這個特點。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進而實現知識的傳授。
二、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1.教師語音面貌不夠優(yōu)美
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階段是學生們發(fā)音關鍵時期,也是培養(yǎng)標準發(fā)音的重要階段。這點對于英語學科來說也同樣如此,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形成良好的語音意識將會起到十分積極幫助作用。但是,從實際情況看,我國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十分嚴重,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當中,小學英語教師的準入門檻比較低,存在著專業(yè)與教學不一致情況。而正是由于這種現狀,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無法接受到系統(tǒng)正規(guī)的語音訓練,導致學生們發(fā)音不標準、語調方言化情況產生。
2.教學內容忽視語音知識
漢語是典型的聲調語言,而英語則是語調語言,英語語調在交流過程中具有傳遞信息、交際功能、句法功能以及表達情緒等多種意義。如果學習者具有良好語調意識的話,就能夠正確使用重音、調型以及一系列情感,同時還能夠準確地找出說話者語言當中蘊含的重點和存在的信息,進而保證雙方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有效和得體。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在小學英語課堂當中主要還是以單詞和對話為主,并沒有將重點放在語調知識上,對語調意識存在著重視不足情況。
3.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保守
小學英語教學從本質上來看屬于外語教學,主要包括英語語言以及文化,而且主要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主。從小學生學習特點看,處于海綿式吸收性學習最佳時期,而且比較好動,喜歡表現自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比較適合使用情景教學法,等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貼近實際生活的特定語境,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出表達自我的足夠空間。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很多教師沒有接受過必要的職前教育,對教學對象以及教學內容分析存在嚴重不足,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主要還是以語法翻譯法為主,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卻抹殺了小學生天性,與語言學習習慣也是相悖的,容易導致課堂學習氣氛比較沉悶。
4.課程評價方式不能全面體現《課標》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評價方式應當不斷完善與改進,應當朝著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方向不斷發(fā)展,采用多元化評價平時。要將期末考試與日常測試結合在一起,關注學生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手段還是傳統(tǒng)筆試方式。顯然,這種比較陳舊的評價方式與新課程改革當中所提出的要求相悖,無法最大程度上將英語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出來。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方向性錯誤。
三、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對策
1.壯大教師隊伍
從英語教師配備角度看,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學管理者應當高度重視目前在師資方面出現的不足情況,高度重視這種情況對最終教學效果所產生影響。而教育局應當給予充分行政支持,在每年制定的教學招聘計劃當中,應當盡可能多的招聘英語專業(yè)教師。另外,還應當制定有吸引力的待遇吸引本科及以上英語人才。
2.加強教師培訓
學校以及教育管理局應當高度重視對教師開展在職培訓工作。應當將學校教師分成幾批,陸續(xù)送到進修學校進行培訓,而在接受培訓時,彼此還可以交流心得與經驗,這對于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將會起到十分積極幫助作用。同時,從教師角度出發(fā),也應當重視不斷提升自我知識層次,可以充分利用好目前比較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語言、文化等多個方面素質的提升。
3.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對于資源充足學校,應當在教師當中配備專業(yè)化教學設備,如投影儀、電腦、大屏播放器,等等,利用這些儀器為學生們播放一些專業(yè)化視頻,這種做法能夠最大程度上轉變過去教師在語音方面的欠缺。例如,在學習一篇論文時,跟讀課文是核心環(huán)節(jié),此時就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監(jiān)督作用,當發(fā)現學生們有讀音錯誤時及時進行糾正。
4.開通交流平臺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不斷發(fā)展,人們在彼此交流時已經打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而且交流成本也在不斷降低。而這種情況也為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師生交流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先,從校內角度看,可以設置專業(yè)英語輔導時間,鼓勵學生們利用這個時間去與其他學生或者教師進行交流。其次,學校也可以設置公眾號,之后教師再要求家長關注公眾號,在這個公眾號當中,學生在家期間也可以與英語教師交流互動。
四、總結
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于學生們英語水平不斷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幫助作用。學習英語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學習更為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中國文化,增強與其他國家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同時,對于他們在今后獲得更多教育和職業(yè)發(fā)展機會都有著積極幫助作用。小學管理部門與英語教師本人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克服困難,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實現新課程標準當中所設置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白麗榮.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具備的特征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J].中國校外教育,2017,(8)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