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增超 管清新
【摘要】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問題設置的研究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生物教學需求為主要依據(jù),從設置問題要注重趣味性導入、要結合實際生活、合理設置、發(fā)問對策、提問對策、等候回答的對策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課堂問題設置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價值,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問題設置實際生活梯度性備課是高質量生物教學的關鍵性內容,課堂提問的設計是備課中最重要的內容,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要高度重視問題設置,結合生物知識線索進行設置。對于學生來說,問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前提,達成生物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的導火索。所以,教師在設置生物問題時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進行設置,避免設置的問題缺少思考性和邏輯性,要有針對性的提出對學生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設置問題注重趣味性導入
高中生物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大多都是理論和原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和乏味,理解起來也非常吃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趣味性內容引入到問題設置中,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可以提升生物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時,為提升生物教學趣味性,教師可以將音樂內容《當你老了》引入到課堂上供學生欣賞,學生在聽的興致勃勃之時,教師可以將備課中準備好的問題拋入到課堂之中:伴隨著年齡的增加,為什么人們的頭發(fā)會逐漸變白?什么原因使得人們在年輕時充滿活力呢?為什么人們的面部及身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生一些變化?那么歲月為何會使得人們臉上布滿皺紋呢?通過歌曲學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興趣,進而想要積極投入到生物學習之中,通過深入探究掌握基本知識。
二、設置問題時要結合實際生活
所有生物知識概念以及內容等都是出自實際生活,都是實際生活的總結和分析,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實際生活,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設置問題,將一些生活化內容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課堂提問中要將語言掌握在摒棄專業(yè)化術語上進行,將生物概念、原理和條件等內容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生活化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借助生物知識和原理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上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對于熟知的生活化知識會產生一定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入生活化內容,使得學生對知識產生一定興趣,深入研究生物知識,加強理解和掌握,更想投入到課堂上進行學習,學生就可以在輕松愉快氛圍內掌握生物知識,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生物問題的合理設置
首先,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備課,要針對教材、生活和新課標進行合理備課,以學生為主設計生物內容,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問題。其次,設置問題要具有有效性,問題設置的要有價值和意義,不能一味停留在“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的沒有意義的問題上。第三,問題設計要具有一定啟發(fā)性,通過問題的解決提升學生思維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第四。問題設置要存在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過于籠統(tǒng)和復雜。第五,問題之間要存在難度梯度和邏輯性,不能局限在“你們聽懂了嗎?”要善于為學生提供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開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可以通過自主研究和實驗等掌握生物知識,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生物問題發(fā)問的對策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和問題設置同樣重要,提問的語氣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性,使得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興趣,想要積極掌握更多生物知識,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強化生物認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問題態(tài)度要充滿熱情和期待,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和分析,要使用平淡語言進行提問,清晰詳細的把問題闡述給學生聽,學生必定會對知識產生興趣,教師自身要具備高漲的熱情,在講述中將自身的熱情全部傳輸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使得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進而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教師要帶著耐心和熱情進行提問:我們要了解科學家的探索歷程是怎樣的?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興趣,學習完后教師不能使用過于強硬的語氣進行提問,以免學生對即將回答的問題產生抵觸心理;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在大腦中建構細胞膜空間結構,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實效性。
五、生物問題提問的對策
生物教師設置問題時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因此問題不能以一個學生為主設置,要綜合全班學生基本情況和狀態(tài)設計,為學生設置有難度梯度和層次性的問題,以循序漸進的形式設置問題,為學生提供從簡單到復雜的問題,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進而可以使得優(yōu)秀的學生得以提升,中等學生獲得發(fā)展,后進生有所收獲。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給所有學生提供能夠回答問題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要積極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勇敢發(fā)言和表達自身觀點,不能一味地提問勇于發(fā)言的學生,否則班級內學生的差異性會逐漸變大,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要針對所有學生共同設計,推動所有學生共同發(fā)展和進步。
六、等候回答的對策
等候回答就是指教師提出問題后,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得學生可以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對問題的回答進行語言組織和分析,總結后將其闡述給其他學生聽講。很多人員將等候回答時間總結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等候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教師設置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問題的梯度難度性,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進行設計,為學生設計相對應的問題內容。第二類,等候學生質疑問題時間,也就是教師為學生設置一個問題,學生在作答期間要等待其他學生對問題進行肯定以及否定,并對否定的部分進行大膽質疑,質疑問題后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此種形式可以提升學生善于質疑問題的能力,并闡述自我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不斷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提問設置的質量,促進學生未來進步和發(fā)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細胞的增殖》時,教師會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怎么用曲線圖描述DNA?有絲分裂的過程是怎樣的?通過染色體變化你學到了什么?學生通過思考后會對問題進行回答和解決,在回答期間其他學生可以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反對和質疑,進而在依據(jù)自身的理解闡述自身觀點,加深對生物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實效性。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高度重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設計,并且在設計中要注重將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具有梯度性的問題,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和發(fā)展。問題的設計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以學生為主設計,從簡單到復雜形式設計,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和欲望,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未來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占來.有關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7.
[2]宋瑋瑋,劉斐.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研究[J].中學生物教學,2017,(9).
[3]周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提問的幾點策略[J].好家長,2017,(41) :83.
[4]劉映雪,秦月華.高中生物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8,(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