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浸滿、溢出與一點懷疑

      2020-02-04 07:21:15宋英寧
      名作欣賞·學術(shù)版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艾達書寫小說

      摘 要:作家張怡微以書寫生活的“褶皺”見長,其文本內(nèi)巨大的情感張力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從短篇小說寫作的角度出發(fā),由其早期作品《呵,愛》入手,圍繞著“浸滿”“溢出”與“一點懷疑”三個關(guān)鍵詞,探究張怡微的敘事風格及其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如何通過凝視生活書寫意味深長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

      關(guān)鍵詞:張怡微 《呵,愛》 小說創(chuàng)作

      從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開始,一種“見微知著”型的寫作受到了學界格外的關(guān)注。關(guān)于女性成長與生活史的書寫,可以自由地靠近或是遠離青春,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透露出無限復雜的可能性,隨處詮釋著“不是滋味的團圓”與“令人忍俊不禁的哀傷”。而這種在日常片段中收集素材,輔以情感加工的寫作方式,卻在實踐中透露出其絕對的挑戰(zhàn)性,作家對現(xiàn)實庸常的選擇與理解方式?jīng)Q定了小說的形態(tài),也對讀者發(fā)出私密的邀約。

      “以家理解世界,由成長籠罩生命”,張怡微的創(chuàng)作始終兼具這個母題。第一本書出版時,她年僅十八歲,而在此之前,她已乘著青春文學的浪潮獲得新概念文學獎。即便后來她走進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的課堂,又長久停留在那里,少年時的提筆仍具有品嘗世界、探尋未來的意味??v觀張怡微的創(chuàng)作,從十八歲時寫下的《我真的不想來》到“家族試驗”系列的最后一本《櫻桃青衣》的完成,眾多作品發(fā)生了微妙的轉(zhuǎn)變?!段艺娴牟幌雭怼反淼氖菑堚懽鞒跗谇楦休^為外露的作品,在這篇小說中,作者為主人公羅清清長久以來被迫成長的委屈安排了一個釋放口。在爆竹震天響的年夜里,她對著電話喊出“我不想來!”“我真的不想來!”“我一點也不想來!”a三句,讓整個故事情感波動的幅度陡然上升。即便最終又陷入了新的無言和沉默,但主人公這種直接的、近乎發(fā)泄式的情感表達,是張怡微往后作品中很難找到的。由于主人公們難以面對闖入成人世界的不安與惶恐,這種寫作往往帶有青春文學的色彩,也是很多年輕作家常選擇的創(chuàng)作方向。張怡微的《我真的不想來》一篇雖然帶有許多遣詞造句上的粗糙與青澀,但其在裁剪生活片段、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復雜情感上顯現(xiàn)出了令人驚喜的創(chuàng)作潛力。媽媽與羅清清、爸爸與羅清清、外婆與媽媽三組關(guān)系中都蘊涵了無法“一言以蔽之”的有情與無情,尤其是對爸爸與羅清清會面的場景的書寫,張怡微的筆如精密照相機一般,捕捉到了最親密的關(guān)系中難以言說的逼仄。

      這種文本內(nèi)的情感張力與細密的書寫方式一直延續(xù)到了《櫻桃青衣》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中。以同名小說《櫻桃青衣》為例,故事已經(jīng)基本沒有大的框架,人物在敘述中自由生長,直接的情感表達化作藏于文本之間的隱喻,以“我”為視角的第一人稱敘述者更趨近于情感上的“邊緣人”,在交往中處處碰壁,仿佛永遠籠罩著一層看破不說破的哀傷。同樣是表達一種無以名狀的委屈,從創(chuàng)作最初的三聲嘶吼到此篇中淡淡的一句“雨有錯,但不能都怪雨”b,敘事風格上的轉(zhuǎn)變可見一斑,而這想必于作者而言也具有“成長”的意味。

      然而,這種轉(zhuǎn)變體現(xiàn)在張怡微后期的某些作品中,就是敘述者彰顯出一種后天習得的“溫柔的冷漠”,含而不發(fā)的情緒在《哀眠》《故人》中使整篇小說略顯平白,仿佛又急需一點青春的嘶吼來掙破被遮蔽得太嚴密的苦痛。

      《呵,愛》這篇小說作為張怡微初入文壇時期的作品之一,從選材到語言都泛著剛剛好的青澀,讀者可以通過這篇小說,以原始的形式接近其文學底色,發(fā)掘張怡微寫作初期自然流露的創(chuàng)作自覺?!逗?,愛》收錄在今年重新匯集出版的《家族試驗》里,最早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發(fā)表。那時,它隸屬于《青澀》里的一篇,原名《愛》,是張怡微碩士研究生課堂上的作業(yè),也是她漸漸萌發(fā)出開啟“家族試驗”這一主題書寫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張怡微的寫作還不具有職業(yè)化的色彩,更多的是基于個人經(jīng)驗和對世界的認知,因此,我們也最容易由此揭開張怡微創(chuàng)作的奧秘。

      《呵,愛》的開篇以第一人稱置入性的視角,由“我”的一句對話起筆,向讀者發(fā)出帶有作者意圖的邀請。整篇小說自然而然地籠罩在主人公的敘述里,通篇都是敘述者的自陳和一點微弱又別具意味的遮掩,浸滿了人物的情感。這種寫作方式所帶來的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小說中主人公的形象通常十分豐滿,他的潛意識可以投射在每個人或事物身上,每一處書寫都是對其本身的一次重新描摹,甚至可以創(chuàng)造出文學史上經(jīng)典的“我”,例如加繆《局外人》中的主人公。

      張怡微在《呵,愛》中恰也表現(xiàn)出了這種潛力,整篇小說除去幾處明顯的重排和插敘之外,表面上看是基于同學艾達偷偷來到“我”家里這個故事的線性敘事,但通過主人公簡短的“碎碎念”,作者幾乎隱隱勾畫出了人物的整個成長背景,可以說是少有閑筆。以開頭“第一次帶男生回家,就撞上了隔壁鄰居阿金”一處為例,主人公在敘述中抱怨自己經(jīng)常被阿金家的狗騷擾,狗總要“竄到我腿邊,把著我的小腿”,結(jié)合“推門進房間的時候,我瞥見對面的阿金隔著紗窗,正幽幽地望我們”,幾句話就寫出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隱痛,即長久籠罩在陌生人的目光里。阿金由于社會規(guī)訓,只能隔著紗窗幽幽地觀看,而她的狗則以不諳人事的姿態(tài)徑直闖入主人公的領(lǐng)地,把著她的小腿。這種被觀看的不適在文本中隨處可見,父母離婚后,經(jīng)常有不同男人受母親的邀請來到家里,而主人公需要和他們寒暄、用餐,對方不知道哪次還會闖進房間里隨意安置她的東西。這種觀看同時具有一種“侵占”的意味,也發(fā)生在最親密的人之間。“我”的小房間其實并不屬于我,還屬于母親,而母親也會不打招呼就帶男人回家,安排他們倉促的會面。主人公與母親的復雜關(guān)系在幾次短短的交鋒中就顯露出來,彼此依賴又受困于此。

      小說中的艾達看上去是偶然跌入“我”生活中的一個十分獨立的個體,過去與“我”并無太多交集,在未來也不大可能會有;但在小說的敘述中,艾達又仿佛是一面鏡子,處處反射出主人公對于生活的認知。比如:“趁著我關(guān)門的時候,艾達利索地換了鞋,好像懂禮數(shù)的客人。待我轉(zhuǎn)身,他已經(jīng)乖巧地立在客廳中央,頭頂差半點就能碰到電風扇。這在我們家可是從未發(fā)生過的景觀,我母親找的男人都不高,但她畢生的愿望就是能嫁個長腿老公。后來,她只得把這個任務轉(zhuǎn)交給了我??粗_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立在吊扇下,我心內(nèi)涌起一陣難以細表的歡喜。因為他的身高,給我家的面貌帶來了新氣象?!痹谶@一處書寫中可以看出,艾達的身高不僅僅是艾達這個人物的標簽,更蘊涵了主人公“我”投射給他的種種標記。他的形象被置入到“我”對父親或男性的認知中,他的高大一反母親男友們矮小的常態(tài),將“我”從失望的庸常中推入興奮的警覺里。在被母親遮蔽、被阿金凝視的狹窄空間里,艾達的身高沖出了“我”對于生活原有的期待,把本該由父親這個角色頂起的低矮屋檐嫁接到艾達身上,填補缺席的空白。

      在這篇小說里,主人公與艾達不能稱之為愛情的愛和不能稱之為激情的親密似乎都是一種補救。從艾達對于其父母的敘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看似富裕的家庭也有著不為人知的隱痛。他腿上被火鍋燙出的傷疤使這種悲哀以傷痕的形式永遠停留,而這種傷痕和“我”屁股上有點搞笑的疤一同,構(gòu)成了小小房間中兩個人的疼痛置換。即便艾達與“我”有朋友阿詩相隔,于是越發(fā)遙不可及,但二人在獨處時的身體袒露中悄然達成了一種短暫的靈魂契合,這也是這篇小說的重要一筆。“我”面對艾達的教學感到傷感。當他聽到“我”對于父母分開的自陳時,天真地出著主意。他的傷疤雖需要用長褲遮蔽,卻似乎更容易淡去,讓他一如既往地相信某些事,表現(xiàn)得“太乖太好了”;而“我”的幾乎不會叫人看見的屁股傷疤、屁股對著父親的那個夜晚,卻從內(nèi)到外籠罩著“我”,讓“我”主動從艾達的世界抽身而去。這種微妙的照應在二人反復確認與小心觸摸中彰顯出來,他們的對話似乎沒什么要緊事,卻一來一回都是對彼此可以如何親密的試探,像文中寫到的冰啤酒化開的水漬,悄然發(fā)生。

      靠近結(jié)尾處,敘述者留給讀者一個秘密:“畢竟那天,我的確是親了它,是它,而不是他?!边@個秘密和小說中數(shù)次以插敘方式提到的主人公與后來男朋友的性經(jīng)歷相呼應,顯出愛的形態(tài)。“我”對不同的男人講起父母離婚前某個夜晚的對話,從艾達那里得到的是似懂非懂的傻傻建議,而在后來男朋友的眼里,這種講述只不過是小小的情趣。艾達雖然從“我”的生命中匆匆離開,像“我”和他撞見母親回家,匆匆逃離那天一樣快,只留給“我”對于“愛”的模糊印象;但在過后的生命里,無數(shù)被當作愛的關(guān)系(我與男友、母親與繼父)卻讓“我”時常懷疑“愛”的存在。這種主人公情感浸滿文本的書寫,配上張怡微對于生活片段精致的裁剪重組,表現(xiàn)出巨大的情感張力,也透露出作者對于人間世情的拿捏十分細膩。

      然而這種寫法也常帶來危機,部分作者由于太注重規(guī)劃敘述者的個性化視角而忽視了對小說中其他人物的書寫,使得他們比起活生生的人更像是主人公的影子,很難以一個獨立的形象存在,也使得整個故事的氣質(zhì)十分堅硬,缺少必要的流動。但在張怡微的《呵,愛》這篇小說里,這種流動顯然處理得不錯,人物溢出文本的地方總是讓讀者感到驚喜。

      在《呵,愛》中,作者在對話語言的選擇上看似是不加雕飾的,語句短、對話平白,卻比起精雕細琢的語言對記憶的重塑,更增添了一種直接觀看的感覺,表現(xiàn)出文本本身的邀約。正如男女主人公你來我往的幾句對話:“‘能讓我親它么?‘??!不要不要。‘真小氣,你亂叫什么啦?‘抽,抽筋……”這種紀錄片式的觀看讓讀者發(fā)現(xiàn)敘述背后的多重側(cè)面,也讓人物形象的書寫多了必要的毛邊,反而使得人物更加豐富,也完成了人物溢出文本的部分,以有限寫無窮。

      同時,作者動用必要的意象點綴,完成小說氛圍的營造。使用意象來增加文本的復雜性,也是一種具有儀式感的邀請,隨之帶來的是讀者自發(fā)的聯(lián)想與對照,產(chǎn)生似懂非懂的閱讀體驗,引發(fā)二次閱讀的趣味,也為小說寫作打造出一種三維質(zhì)感。例如《呵,愛》這篇小說中有如下表述:“高二以后,我和艾達常坐同一輛車回家。而他坐過了站卻沒有下,那天是第一次。我們穿過的那條隧道是1972年造的,艾達家住在大木橋路,而我家在耀華……我媽說,早年為了提防外敵破壞,隧道內(nèi)的揚沙讓不少站崗的解放軍得了肺病。我出生后,每每出門都要鉆過它,可這七八分鐘的黑暗路程,再也沒有軍人守護了。”反復出現(xiàn)的“隧道”和“守衛(wèi)它的解放軍”這兩個意象,詮釋著成長的迷惘與在這種無措中給人以永恒安全感的愛,而“解放軍”的形象在前后的對話中也被敘述者若有若無地提及,她自白自己的父親是一名軍人,“父親”“艾達”“守護”“愛”幾個元素串在一起,達成了文本中溢出的感情。

      在艾達酒精中毒后,主人公一人帶著艾達穿越隧道。“在隧道二線上,艾達沉沉地靠著我,口中、鼻腔中都冒著濃濃的酒氣,好像喝了幾壇子那樣……我甚至希望這條隧道能夠長一點,更長一點。希望兩邊能站上一些哨兵,至少好讓我知道,我是被守衛(wèi)著的。雨水倒灌,海水倒灌,無論什么巨大的災難,在那一刻都變得不那么恐怖了。我突然還想找一找爸爸,雖然想起來我有很久沒有見他了?!敝魅斯翱释猩诒匦l(wèi)自己”與“想找爸爸”這幾處暗示,也讓讀者聯(lián)想到主人公對艾達的愛與主人公對父親的渴盼,或者與主人公長久以來無法填補的對愛的需要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即便作者寫作時很可能從未去定義過它們,但對溢出的文本神秘感的締造,仍要基于作者對生活的敏銳捕捉和感知背后的久久沉淀。

      《呵,愛》中多次提及主人公“我”認為與艾達并非屬于同一個世界,仔細看來會發(fā)現(xiàn)作者于細節(jié)處加入了一點對社會話題的探討。從男女主人公的對話,如“‘那你考完大學以后打算做什么???我問?!咔蚩_€要學吉他。還要跟我爸爸去澳大利亞?!拇罄麃啿皇丘B(yǎng)老的地方嘛。有什么去頭。我不屑地說?!?,可是我爸爸說,要移民,這是最好的時候了。‘哦。我靜靜地回答,有些不成氣候的失意”,到以阿詩為介質(zhì)的艾達與“我”的命運走向的寫照,如“許多年后,當我在人人網(wǎng)上找到艾達和阿詩的時候,艾達已經(jīng)定居堪培拉……阿詩則考到了紐約大學。我知道的,用城市命名的大學,就算不是太好,也肯定不會太糟,就像北京、上海、南京、紐約什么的”,都可以窺見作者對于不同社會階級能否維系情感的懷疑。隨著穿越隧道的動作,“我”帶著艾達來到了自己家所在的轄區(qū),開頭就加入了對于房屋狹小和不常開空調(diào)的描寫。中學的校園常??梢哉诒紊磉吶说纳鐣A級,每日一起學習的同桌,很可能帶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命運或未來。文中所提及的“艾達移民”和“阿詩出國讀書”兩件事,倒映出家境清寒的主人公自我邊緣化的問題,也留給讀者從社會話題這一角度進行深入思考的空間,同時賦予小說文本一個確切的空間和時代坐標。

      許多評論家喜歡張怡微的作品,都強調(diào)其寫出了人性的“褶皺”,也就是所謂的倫理細節(jié)。張怡微無疑給了寫作者一個出色的范例,即用年輕的眼睛凝視生活,也可以在現(xiàn)實的庸常中發(fā)現(xiàn)許多值得關(guān)注的素材。然而,張怡微的書寫也曾面臨質(zhì)疑,祝淳翔曾在評論中寫道,張怡微“更多的則是將不多的人生經(jīng)驗稍加變形而敷衍成篇,夠不上技巧的圓熟。這大概就是年輕的代價”c。這讓人不禁聯(lián)想,張怡微的寫作是否也面臨著動機的缺失?對于生活的種種思考,作者常從自己出發(fā),寫下個人經(jīng)驗或近距離的觀察,但當完成了大量的同題材作品,甚至將生活的須臾量產(chǎn)殆盡的時候,又該以何支撐未來的創(chuàng)作呢?張怡微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也在拓展頗具時代性的“機器與世情”這個寫作主題,然而誕生下來的小說《度橋》,雖然是篇不錯的作品,卻似乎還帶著揮之不去的老味道。張怡微這種“凝視生活,專注世情”的寫作是否面臨著比其他類型的創(chuàng)作更低的天花板呢?這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批評家講究將文本橫向或縱向地比較、分析,而寫作者也有著屬于自己的縱深,比起意圖寫下讓所有人滿意的作品,作家無意間提筆寫下的那些“不得不寫”的作品,其自身卻往往有著更頑強的生命力吧。

      a 張怡微:《家族試驗》,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81頁,第207—225頁。(本文有關(guān)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b 張怡微:《櫻桃青衣》,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99頁。

      c 祝淳翔:《張怡微的“九故事”》,《文匯報》2017年9月11日第W05版。

      參考文獻:

      [1] 張怡微.家是理解世界的一種基本模式[N].文藝報,2020-03-23(005).

      [2] 張怡微.家族試驗[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81.

      [3] 張怡微.櫻桃青衣[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99.

      [4] 祝淳翔.張怡微的“九故事”[N].文匯報,2017-09-11(W05).

      作 者: 宋英寧,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2019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chuàng)意寫作。

      編 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艾達書寫小說
      SLGC: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centrality,local centrality,and global centrality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Unwritten 尚未書寫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電影《鋼琴課》中通過鏡頭語言完成的情感表達
      戲劇之家(2021年19期)2021-11-14 15:28:48
      用什么書寫呢?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張學良和墨索里尼千金的一段情
      女士(2016年8期)2016-05-14 09:01:41
      武威市| 南投县| 北票市| 监利县| 疏附县| 宁晋县| 大洼县| 青海省| 青神县| 宽甸| 定边县| 柘荣县| 咸阳市| 乌鲁木齐市| 凤阳县| 黑水县| 高阳县| 丰镇市| 梁平县| 赫章县| 越西县| 龙陵县| 玉门市| 平谷区| 房产| 合作市| 玛多县| 呼图壁县| 咸阳市| 吉木乃县| 金门县| 台州市| 瑞金市| 准格尔旗| 东丽区| 历史| 大同县| 昭觉县| 宝山区| 托克逊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