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生寫作時心有余力不足或是無從入手。“高樓萬丈平地起”,教師要從“小”做起,夯實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積累學生生活知識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學生才能熱愛寫作,寫作能力才能得到穩(wěn)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2-011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109
寫作是要把思想、語言性的東西轉化成文字性的東西,這就要求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必須得提高一個層次。對于寫作初學者來說,寫作是件困難的事。對于教師來說,小學作文似乎說來容易,讓學生做起來實在很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功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教學應從小學起始年級就開始重視,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識字啟蒙教學。在漢字教學中可以舉行“一字開花”“詞語接龍”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一字多義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更能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練習口頭造句是很重要的。口頭造句更進一步地說,就是運用簡短的語言進行交際訓練。其次,讓學生背誦和摘抄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注意到的精美詞語、句子等,也是博取眾家之長的一種好方法。學生對字、詞、句有一定量的積累后,才能在以后練習說話、寫話中更自如運用所需之字、詞、句。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后,習作下筆時就很少有“實無一詞”的困苦和思維的混亂不清之癥。
二、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頭
小學生作文更需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小學生對一切充滿好奇,十分想探究事物的真面目,想得到最真實的自我體驗。多讀書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好習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讓學生增長知識和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可適時帶領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皩嵺`出真知”,學生雖生活在天然的環(huán)境中,學生對大自然過于熟悉而不專注留心觀賞,但是要想知道它的相關內容時,卻發(fā)現(xiàn)學生知道的很少。確實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多讓學生參加戶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身心放松和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更大的生活熱情,對生活充滿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渴求,學生真實的體驗,才能溢于言表,寫作的思緒就會飛動起來。
三、與學生心與心交流,創(chuàng)造語言氛圍
在語文或作文課上多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展示平臺。結合教學實際,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點燃學生心中的激情,讓學生有急于表達內心想法的愿望,教師相機引導,才能讓學生碰撞出心靈火花。學生的話匣子一下被打開。我們要想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教師的“童心”必須是打開學生大門的一把鑰匙。一旦摸準學生的心意,學生就會真心實意地與你交流。此時學生說話往往表達十分流利,見解十分鮮明。讓學生有表達的愿望和興趣,才能產(chǎn)生寫的愿望,這就為習作準備了最好時機。
四、作文課要精耕細作
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心理準備后,上好作文課對學生學會寫作就十分重要。教師要精心選好范文素材。范文一定要緊扣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符合學生年齡,順應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可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
學生習作時往往急于求成,寫出來的東西一片混亂??上茸寣W生選好素材,仿范文結構模式,擬好構思框架,這樣學生才能有條不紊地寫作??勺層欣щy學生仿寫,讓學生弄清范文結構,搞清順序,范文才能起到“拋磚引玉”、觸類旁通的功效?!胺隆笔菫榱俗寣W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有創(chuàng)造“仿”。學生寫作時,不能對習作做過多要求,要為學生的寫作信心打足氣,讓學生有一種躍躍欲試之感。對學生習作要求不能很高,只要句子通順,都予以鼓勵和肯定,給學生充分的自信。習作的命題如果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加重,寫出的文章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放手讓學生寫。寫好后,要有良好的修改習慣。教師的恰當評價和修改建議,正是學生所需要的,而且快速產(chǎn)生影響,這個時候正是修正作文的良機[3]。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先進行修改,然后同桌互換修改,最后小組內討論修改?!白孕蕖庇欣谂囵B(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互修”可以給學生多種思維;小組修正多一次交流和提升的平臺。學生還要看教師是如何修改,如何評價。教師的修正和評價既要對學生的習作做到客觀周到,又能把學生的習作一筆點活。美文可學生分享,讓學生在分享中點評,天長日久,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是小學生寫作的動力和興趣之源。教師須打好學生堅實的語言文字基礎,更要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讓學生深入生活,處處留心,寫作才能有言可發(fā),有情可表。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凱軍.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34).
[2]丁紅燕.習作,說愛你也容易——小議作文起步教學[J].學周刊,2013(12).
[3]王凱軍.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12).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高來勝(1982.1— ),男,漢族,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和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實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