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信
摘要:管理能力是解決各種管理問題的根源,為提高部隊安全管理能力水平,本文對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進行研究。研究中重點對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的內涵、構成要素、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分析。通過研究得出: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的實質是部隊在安全管理中所累積的相關知識的集合;其構成要素為具備知識屬性的人員要素、保障要素、制度要素;人的不安全行為、保障的不安全狀態(tài)及制度的不安全條件會影響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分析安全管理能力內部的相互作用,得到安全管理能力內部作用模型。
Abstract: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the root of solving various management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the arm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the army's grass-root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rmy's grass-roots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hrough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army's grass-roots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s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knowledge accumulated by the army in security management;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 personnel elements, support elements, and system elements with knowledge attributes; human unsafe behavior, unsafe state of support, and unsafe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will affect the army's grass-roots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interactions of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o obtain the internal role mod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關鍵詞: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構成要素;影響因素;作用模型
Key words: army grassroots;secur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constituent elements;influencing factors;role model
中圖分類號:E22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3-0139-03
0? 引言
部隊對安全管理工作歷來高度重視,安全工作一直是各級黨委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但是,部隊在訓練生活中,安全事故仍然時有發(fā)生,這嚴重制約和影響了部隊戰(zhàn)斗力提高。安全事故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事故與部隊內部管理問題有關,具體表現(xiàn)為: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執(zhí)行不力,官兵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薄弱等。面對這些管理問題,迫切需要從源頭上加強安全管理,提高部隊安全管理水平。對于一個組織而言,管理能力是解決各種管理問題根源。那么,要從根本上提高部隊安全管理水平,首先應提高部隊的安全管理能力。
目前對于安全管理的研究,多從以下兩個角度出發(fā):一是分析部隊安全管理工作現(xiàn)狀,結合相關管理理論及實際安全管理工作經驗,從定性的角度提出具體的安全管理做法[1]-[2],二是借鑒外部企業(yè)比較成熟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評價、行為管理技術等),將其應用于部隊安全管理工作中[3]-[4]。而對于部隊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較少。張磊(2013)[5]武可立(2013)[6]等人的研究強調了部隊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加強部隊安全管理能力。但是對于部隊安全管理能力內涵、特征的理解是模糊的,從經驗角度對部隊安全管理能力進行感性的認識,沒有對部隊安全管理能力的內涵進行清晰的闡述,不利于指導部隊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從部隊基層管理實際出發(fā),研究部隊安全管理能力,重點分析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的內涵、構成要素,及要素間的相互作用。通過該研究為提高部隊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論指導,同時豐富現(xiàn)有相關研究。
1? 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的內涵
能力是組織的重要屬性,對于組織能力的研究,現(xiàn)主要觀點如下:
這些觀點都強調知識在能力形成中的重要性,認為能力的形成是知識資源的整合利用。管理能力是在管理過程中對組織的知識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的相關能力。
部隊安全管理是指為防范和處置事故,保證人員、裝備、財產等的安全,依據安全法規(guī)對部隊進行的管理。在部隊安全管理實踐中,就是為達到安全目標,對所屬的各種資源進行組織和使用的過程。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認為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指部隊基層為確保部隊安全穩(wěn)定,在對其所屬的人、物、環(huán)境等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相關知識與技能的集合。
2? 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構成要素
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的構成要素是具備知識屬性的人、物、環(huán)境等,如在訓練安全管理過程中,涉及到人員因素、裝備因素、場地因素、制度因素等,人員因素累積的安全知識主要體現(xiàn)在業(yè)務技能上,裝備因素累積的安全知識主要體現(xiàn)為裝備完好,無故障,場地因素累積的安全知識體現(xiàn)為場地適合各訓練科目開展,無安全問題,制度因素累積的安全知識體現(xiàn)為制度完善,無漏洞。
根據部隊基層安全管理實際,將具備知識屬性的人、物、環(huán)境等要素,總結歸納為具備安全知識的人員要素、保障要素、制度要素,以下對這三個構成要素進行具體分析:
2.1 具備安全知識的人員要素
根據系統(tǒng)安全管理理論,人在安全系統(tǒng)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在部隊基層中也一樣,官兵是安全管理中的核心,是確保部隊安全發(fā)展的首要因素。官兵在安全管理過程中累積的知識體現(xiàn)在官兵的安全素質上。官兵的安全素質包括:安全意識、業(yè)務能力、工作態(tài)度。①安全意識是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官兵心理所反映的對安全的重視。安全意識能夠讓官兵在訓練、生活中保持對安全的警惕,提高安全意識是部隊安全管理的基礎。②業(yè)務能力指官兵的專業(yè)知識、技術水平,體現(xiàn)在具體安全管理工作中就是對裝備的操作能力,人員的管理能力,事故的排查處理能力等,是人員在安全管理過程中硬實力的綜合體現(xiàn)。當前,部隊基層管理所包含的內容多,涉及的問題復雜,尤其是實戰(zhàn)化訓練深入開展,其所涉及的訓練內容難,訓練要求高,這就要求官兵要有較高的業(yè)務能力,能掌握使用所屬裝備,能了解清楚所屬人員情況,業(yè)務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管理的好壞。③工作態(tài)度是官兵對安全管理工作認可程度的直接反映,直接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決定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落實。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可以降低基層安全管理風險。
2.2 具備安全知識的保障要素
部隊基層的安全運行,離不開必要的保障,部隊基層保障主要有生活保障、訓練保障、醫(yī)療保障。保障要素累積的相關知識體現(xiàn)為保障能力,具體為生活保障能力、訓練保障能力、醫(yī)療保障能力。生活保障是保證部隊安全發(fā)展最基礎的保障要素,生活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官兵健康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能否得到滿足。訓練保障是為部隊訓練提供符合要求的訓練場地、訓練器材、武器裝備等訓練所需的資源,合格的訓練保障能力可以避免因為訓練場地問題、訓練器材問題、武器裝備問題等造成的安全事故,確?;鶎佑柧氂行蛘归_。必要的醫(yī)療保障能力能夠及時解決官兵的健康問題,確保官兵身體處于健康狀態(tài),保證人員安全。保障要素不僅直接影響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同時還對人員要素尤其是官兵的工作態(tài)度產生直接影響,可見保障要素是基層安全管理能力構成中的重要要素。
2.3 具備安全知識的制度要素
制度是部隊基層安全發(fā)展的必要保證,制度累積的專有知識體現(xiàn)為與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一是安全管理制度,通過該制度官兵能夠明確自身職責,清楚安全行為,依法依規(guī)落實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安全工作;二是安全防范制度,該制度主要指導官兵進行安全分析、安全預測、安全評估、檢查監(jiān)督等,對安全形勢進行分析,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概率,是基層預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三是安全處置制度,該制度指導基層官兵對發(fā)生的事故進行處理,能夠有效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止事態(tài)擴大。
3? 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影響因素
根據實際走訪調研及分析近年來部隊基層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發(fā)現(xiàn)人的不安全行為,保障的不安全狀態(tài),制度的不安全條件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
3.1 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指由于人為錯誤而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在部隊運行中,人是這個運行系統(tǒng)的主體,且人的主觀意識較強,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影響大,監(jiān)控難度大??偨Y人為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可以得到的官兵的不安全行為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懂”,不懂安全常識,缺乏安全意識。在涉及到電、火、化學物品等的安全事故中,不懂安全常識,缺乏安全意識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二是“不會”,業(yè)務素質不合格,不會安全操作裝備,不會科學管理人員,不會正確處置安全事件,在有關武器裝備使用的安全事故和人員自殺自殘的安全事故中,業(yè)務素質上的欠缺是導致事故的主因;三是“不注意”,態(tài)度不端正,工作疏忽大意,沒有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與地位。在涉及車輛、施工、訓練等的安全事故中,組織不嚴密,疏忽大意,是事故發(fā)生的主因。
3.2 保障的不安全狀態(tài)
保障的不安全狀態(tài)指基層保障系統(tǒng)處于非安全狀態(tài),不能給部隊的安全發(fā)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部隊基層供應保障直接涉及到安全管理中的兩個重點對象:人員和物資裝備。保障的不安全狀態(tài)會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在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建設中,應確保保障能力達到標準,避免保障要素出現(xiàn)不安全狀態(tài)。
3.3 制度的不安全條件
制度的缺失,制度的漏洞,制度執(zhí)行不力等都是制度的不安全條件的具體體現(xiàn)。制度因素在部隊基層安全管理中起到對人員因素和保障因素進行約束指導的作用,制度的不安全條件會直接導致基層官兵出現(xiàn)不安全行為以及直接導致保障因素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相關安全制度是部隊基層安全管理能力建設的指南,具有重要作用,應避免出現(xiàn)制度的不安全條件。相關安全制度應與時俱進,切合部隊基層安全管理工作實際,具有指導性與可操作性,基層官兵應堅決貫徹落實相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