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學者陶行知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理論,認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積極構筑有趣而豐富的語文課堂。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借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生活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要將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要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展開學習,走入生活,拓展自己的語文學習世界。我在教學中積極拓展教學的外延,讓學生走入自然環(huán)境中,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體驗。
二年級上冊第19課《霧在哪里》一文用擬人的手法展現(xiàn)了“霧”這種自然現(xiàn)象,這樣既符合霧的特點,又能展現(xiàn)出童趣。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以某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作為對象,進行描寫,編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如在下雪的日子里,帶領學生來到大自然中,觀察周圍景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并組織學生參與和雪有關的活動,如打雪仗、堆雪人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如有學生創(chuàng)作:“小雪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它用白色的被子將花草樹木都遮擋了起來,大地好像鋪上了白色的地毯一樣?!?/p>
學生在走入自然之后,用雙手觸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有了更深刻的體驗,提高了學習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懷疑是最容易讓人產(chǎn)生探究欲望的。我在教學中也充分鼓勵學生展開質疑,將在課本中讀到的內容和自己在生活中的體會結合,然后找到其中的差異點,并嘗試提出疑問,最后解決疑問,總結出人生哲理。
二年級上冊第13課《寒號鳥》是一則耐人尋味的寓言故事。我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說說自己是否也曾經(jīng)做過如同寒號鳥一樣的事情,這給自己帶來了怎樣的困擾。有學生提出質疑:“寒號鳥為何會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呢?它為什么沒有積攢糧食呢?”學生總結出:“寒號鳥的身上有著好逸惡勞、得過且過的毛病?!贝撕螅瑢W生又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講述了自己身上發(fā)生過的類似事情。如:“媽媽一直跟我說要每天復習,但是我就是懶,不想復習,結果老師突然襲擊,我在小測試中考得一塌糊涂。我想,這就是我得到的教訓吧。千萬不能像寒號鳥一樣得過且過啊?!?/p>
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我在教學中積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從中學到精髓,能讓學生充分獲得人生感悟。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知行合一的學習。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以“做”為核心,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不同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讓學生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走向生活教育的更高境界。
在學習了二年級上冊第17課《難忘的潑水節(jié)》后,我提出問題:“其實,我們漢族也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呢,你是否了解它們呢?和伙伴一起進行討論,說說節(jié)日的快樂吧!”如有學生將自己在端午節(jié)期間參與的劃龍舟活動的體會,和同學進行了交流:“劃龍舟可真是一個力氣活,而且還要確保龍舟兩側的劃手體重相似,否則的話,很容易就會側翻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動作都要一模一樣,否則船就無法前進了。”
陶行知曾經(jīng)提出“生活即教育”。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生活實踐活動,并嘗試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運用自己學到的語文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建構和應用能力就能得到顯著提高。
陶行知認為在生活中處處都要使用語文。我在教學中也積極借鑒了這種思想,在課堂中再現(xiàn)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并鼓勵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進而促使學生的情感境界得到提升。
一年級下冊第7課《怎么都快樂》是一首有趣的詩歌,展現(xiàn)了和小伙伴交流互動帶來的快樂。我組織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在課堂上展示互相幫助和單獨行動的差別。如有學生展現(xiàn)了看到裝卸工人卸貨的場景,提出如果一個人卸貨,一整天都干不完,但是如果大家都一起努力的話,一兩個小時就能干完。學生在課堂上再現(xiàn)了生活中的場景,并且提升了情感境界,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借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運用自己學到的語文知識,又用生活中的感悟更好地促進課堂學習。這樣,學生就能更熱愛語文,熱愛生活,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裕元實驗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