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輝幫
【關(guān)鍵詞】 習作教學;成語積累;渠道;有章可循
【中圖分類號】 G623.2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3—0057—01
一直以來,習作教學是困擾小學高年級教師的難題。教師在面對習作教學時總是顯得力不從心,往往是乘興而來,敗興而回,從而導致習作教學僵硬呆板、有框架無內(nèi)容;更有甚者,一堂習作課下來,教師自己稀里糊涂,不知所云,學生則一臉茫然。如何激活師生的成語積累詞庫,巧用、妙用成語詞素,讓習作教學活力四射、精彩紛呈呢?筆者就此并結(jié)合自己的習作教學經(jīng)驗略談幾點看法。
一、植入“活用成語”理念,讓習作教學如虎添翼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幾年習作訓練后,習作水平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在面對各種不同的命題時,能夠圍繞命題進行較為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能夠粗略地對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描寫。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的習作顯得平鋪直敘、空洞無力,因而小學高年級的習作教學必須與學生的迫切習作需要相吻合。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動安排、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僅僅以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進行習作教學,會讓習作教學黯然失色,也不會給學生帶來長足的益處。
近年來,筆者一直在摸索破解以上難題的方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習作教學中植入“活用成語”詞素的習作理念,會讓習作教學如虎添翼、生動無比。運用一些帶有比擬、夸張色彩的成語,學生的注意力會百倍集中,習作思維會空前活躍;能將許多無從談起、紛繁復雜的習作難題從無到有、化繁為簡;能將自己的文思立馬傾注筆頭、躍然紙上,教師稍加修改,便趣味無窮。在這種無限想象、高度概括、生動傳神的習作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教師會不斷開拓設置個性突出、特色鮮明的習作教學過程,想學生習作需要之所想,急學生習作生動之所急,主動積極地投身于習作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則會不斷地去搜尋、去積累更多的成語詞素,同時也會更多地去運用這些成語詞素,全身心地使自己的習作形神兼?zhèn)?、流光溢彩。故而在習作教學中植入“活用成語”詞素的習作理念是備受廣大師生歡迎的,可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會讓更多的學生養(yǎng)成勤于習作、樂于習作的好習慣,不斷地蓄積習作能量,以迎接更多的習作挑戰(zhàn)。
二、拓寬積累成語渠道,讓習作教學有章可循
鄉(xiāng)村小學生受生活實際和閱讀環(huán)境的限制,習作所用的成語詞匯量較少,經(jīng)常在習作中所能運用到的詞語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成語的運用就更加稀少,在習作中要做到熟用和多用成語就更難上加難了,因而對成語的積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拓寬學生成語積累的渠道,可要求學生從文本上摘抄、在課堂上記錄、從網(wǎng)上下載,從生活中積累,從交流、討論中學習,從伙伴的習作中借鑒記錄。積累渠道越寬,積累的成語便會越豐富。要不拘一格地進行積累,比如分類積累,可將成語分為人物肖像、動物動態(tài)、自然環(huán)境、顏色數(shù)字、特殊結(jié)構(gòu)等類別。當自己想用成語時就像看書看目錄一樣從自己所積累的成語中分類挑選,就更能科學、方便、高效地活用成語。這樣可以讓學生的習作有章可循,并在濃烈的興趣中完成習作,在有趣的習作中豐富學習生活。
三、加大成語運用力度,讓習作教學錦上添花
在習作教學中,師生對成語的廣泛運用會給習作教學帶來非同尋常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積累了如此之多成語的條件下,師生要共同努力讓學生所積累的成語“活”起來,要讓更多的成語呈現(xiàn)在習作文本中。通過學生彼此之間廣泛的交流和討論,加大運用成語的力度。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大量大膽地運用成語,時間久了便會從量的提升達到質(zhì)的飛躍。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豐富的成語儲備建構(gòu)習作教學,激發(fā)學生大力運用成語詞素進行習作的興趣;要不間斷地給學生的習作“號脈”,不斷地讓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提升,不斷地給習作教學錦上添花。
總之,在習作教學中,激活師生的成語積累詞庫是關(guān)鍵的,是行之有效的。它的作用猶如畫龍點睛,會給習作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更多的學生會因此而受益。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