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述杰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1)
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和主流,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指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時期深刻影響人類歷史發(fā)展方向和進程的世界大發(fā)展、大變化、大調整、大轉折、大進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國際政治格局大變,由冷戰(zhàn)后的一超多強局面向兩超多強轉變,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地位越來越重要。二是世界經濟體系發(fā)生很大變化,由金融危機引發(fā)的反全球化運動轉變成逆全球化、逆一體化潮流,大國競爭突顯、貿易摩擦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泛濫成災。三是新技術革命導致全球治理體系大變革,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到來,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lián)、大數據、5G 等新技術,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產組織形態(tài)、國家治理形態(tài)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同時,西方民主治理困境凸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合流上升,對世界各國特別是新興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民主政治發(fā)展影響加劇。
世界形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民主成為一種席卷世界的潮流,民主政治日益成為政黨政治的普遍形式,民主口號日益成為國際社會激動人心的重要標簽,民主治理成為當今世界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據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憑借自身先發(fā)優(yōu)勢,揮舞所謂“民主”大棒,裹著民主糖衣進行制裁、威懾、顏色革命乃至戰(zhàn)爭,試圖將西方民主變成世界通行的民主法則,在全球范圍內強行推廣。有些學者甚至認為,西方“自由民主”的模式將成為世界普遍遵行的模式,歷史就此終結了[1]。這些思想對人民的民主價值觀念影響廣泛而深遠。第二,西式民主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冷戰(zhàn)結束后,西方發(fā)達國家利用發(fā)展中國家的國內經濟社會矛盾,多次策劃“顏色革命”,頻頻得逞。但結果并沒有促進這些國家民主政治的跨躍式發(fā)展,反面引起了他們國家的政局不穩(wěn)和社會動蕩。這進一步說明,“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民主是成長的、多樣的、具體的、現實的、歷史的”[2]。第三,中國民主政治道路和模式在國際社會的影響日益擴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特征,用來解決中國問題的民主應用價值,實現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的政治動能和政治保障,讓世界人民為之震撼,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價值標準和實踐模式。
當今時代,世界各國的競爭正逐步從以經濟和科技為代表的綜合國力競爭演變?yōu)槲幕泴嵙Ω偁?。文化軟實力的國際間競爭,表面上是傳播能力、傳播手段的較量,本質上卻是國家主流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念的先進程度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今天的世界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方面發(fā)展乏力,另一方面依然占據國際話語高地。理論和實踐發(fā)展都充分證明,文化軟實力正成為發(fā)達國家獲得霸權和領導權戰(zhàn)略的重要工具。
文化軟實力影響當今世界的重要支撐是話語權。話語權最直接的意義就是發(fā)言權,一個國家的話語權就是這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對事態(tài)發(fā)展的發(fā)言資格和說話權利。近年來,國際話語權成為國際競爭軟實力新的標桿,也因此成為國際社會權力爭奪的焦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同時美國也掌控了全球治理體系的主要話語權,主導了全球的政治、經濟事務。但隨著國際格局變化,特別是全球化發(fā)展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國際話語權格局也悄然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的主要標志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對國際社會影響力增強、話語權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話語權是國際話語權角力的焦點,提升我國民主話語權是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的關鍵。”[3]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隨著我國對世界經濟和全球穩(wěn)定作出的貢獻越來越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越來越突出,隨之需要的國際話語權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奇跡,為全球經濟發(fā)展樹立了榜樣和標桿,中國的脫貧攻堅,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經驗和范式。中國的多黨合作和民主政治,為世界民主政治發(fā)展開拓了新的模式和道路。因此,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也逐步提升。當前我國國際話語權現狀有三個特點:第一,長期以來形成的國際社會誤讀、誤解或“妖魔化”中國的狀況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西方國家借助話語霸權抹黑中國,弱化我國國際話語權。第二,近年來我國的國際話語權有提升,但這種提升明顯滯后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際地位提升,與大國地位和國際影響不大相符。第三,伴隨我國國際地位提升而形成的國際話語權變化,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認知和反饋不一樣,在欠發(fā)達國家或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國際話語權較高,而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則國際話語權較弱。這種話語權提升與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形勢不相適應,與我國民主政治作用和國家治理貢獻不相匹配,與我國綜合實力和大國形象不相對稱,所以,爭取與之相匹配相對等的國際話語權是大勢所趨。正如習近平同志強調的,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4]。
西方話語研究由來已久,從英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對語言與世界關系的探討,到奧斯汀提出言語行為理論,再到法國哲學家德里達將話語作為理解社會實踐的工具研究,都為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提供了學理支撐。到上世紀60 年代后,國際社會開始研究話語、話語權和話語體系問題。???、葛蘭西、賽義德等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研究話語、話語權、話語體系等問題,從不同維度揭示和闡釋了話語權的結構、功能及其對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影響。這些研究不斷拓展了話語權研究的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國際社會深化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上世紀90 年代中期開始引入相關概念并介紹西方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隨后馬上引起學術界極大興趣,話語權、話語體系研究漸漸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熱門話題,相關研究越來越受到學界關注。目前學術界關于話語權話語體系研究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特點:一是主題比較集中,重點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和話語體系。二是研究的內容比較聚焦,重點研究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的重要意義,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的內涵、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升話語權和構建話語體系的原則方法、途徑及對策建議。三是研究方法大體一致,一般都是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研究法和理論實踐結合法。
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方興未艾的同時,民主政治研究的風生水起、熱火朝天。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學界都把民主、民主政治作為學術研究的焦點和重點,既有廣視角、寬領域、全方位對民主政治的本質內涵、功能作用、價值影響展開分析和透視的,也有針對特定國家形態(tài)和特定民主形式進行分析評價的,還有帶著有色眼鏡抹黑中國民主政治的,學術流派五花八門,思想觀點林林總總,理論形態(tài)形形色色。雖然話語體系和民主政治研究如火如荼,但縱觀理論界學術界前沿,把民主政治和話語權話語體系結合起來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作為學術研究的關注點和熱點問題,民主政治話語體系研究剛剛起步。
建設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因而民主政治研究始終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面臨的重大理論課題和重大實踐課題。在國際話語權爭奪日趨激烈的當今時代,“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F在國際輿論格局總體是西強我弱,別人就是信口雌黃,我們也往往有理說不出,或者說了傳不開,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話語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5],在民主政治話語成為國際話語權競爭核心環(huán)節(jié)的背景下,在與西方民主政治話語霸權的偉大斗爭中,建構中國特色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意義尤為突出。
堅持問題導向,出發(fā)點提出問題,著力點分析問題,落腳點解決問題。提出問題是為什么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國內老百姓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了解程度怎么樣、基本態(tài)度如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基本現狀怎么樣、存在哪些主要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問題包括調查分析和理論分析。通過調研設計,包括調查問卷設計、個人訪談提綱設計、座談研討提綱設計,深入調查研究,掌握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相關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展開實證分析。通過國際國內形勢分析,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代背景和現實基礎、戰(zhàn)略機遇和嚴峻挑戰(zhàn)。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理論依據和邏輯框架。解決問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研究及政策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建構實踐模型、明確推進要求、提供實踐指導。
通過學術史梳理和文獻綜述,基本掌握研究的理論基礎、理論前沿狀態(tài)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點問題。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揭示研究的重大現實意義。通過厘清話語、話語權、話語體系、民主政治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等概念范疇,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理論、內涵特征、影響因素和本質規(guī)律。通過調查研究和現狀分析,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的基本狀況和主要特點,分析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構建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根源。通過分析影響話語體系構建的因素,借鑒國外提升國際話語權的理論范式和實踐經驗,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原則和路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全面觀點、堅持系統(tǒng)方法,圍繞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提出符合實際需要的、具有較強現實針對性、理論指導性和實踐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從總體上說,就是要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研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提供理論框架和學術支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提供決策參考、優(yōu)化模型和實踐范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權提升、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貢獻。
首先,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研究場域。民主政治理論研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研究的學科基礎。從理論邏輯角度闡釋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選擇,從歷史邏輯角度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演進規(guī)律,從實踐邏輯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巨大成就,是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但不是研究的重點。研究的重點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基礎上研究話語體系構建,無疑是對民主政治理論研究場域的延伸和拓展。
其次,豐富文化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理論研究的內容。文化軟實力和話語權理論研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要研究文化軟實力及其對國際話語權的影響,要研究國際話語權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聯(lián)。但這不是該研究的核心,從內容上看,應著重研究民主政治話語權,著重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著重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把民主政治話語權看作國際話語權的核心部分,系統(tǒng)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中國道路”,從而彰顯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正是對文化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理論研究的充實和豐富。
第三,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研究。話語權和話語體系研究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話語體系構建結合起來研究還是首次??v觀學術界研究動態(tài),從總體上來看,關注度不夠,研究成果不多,研究深度更是欠缺。該研究從概念剖析與學術梳理切入,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和具體路徑,提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的對策建議。從學術角度看,該研究本身就具有創(chuàng)新性、開拓性和原創(chuàng)性。
首先,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了解和認可。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民主政治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證。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要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特征,要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模式和成功經驗,通過話語體系構建走進世界話語體系,通過有效的方式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概念闡釋好、宣傳好,這有利于幫助國際社會客觀地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歷史、真實情況和主要特點,澄清西方政客或“某些輿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誤解、偏見甚至是歪曲否定,讓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們了解和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世界民主政治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中國日益走上世界舞臺中央營造有利國際環(huán)境。
其次,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研究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不少國外學者從研究中國模式、民族主義思潮等視角,轉向研究中國民主政治。但他們由于意識形態(tài)分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字不提,研究民主政治也仍然側重于“中國模式”,而且評價往往負面多于正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國際社會更多的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懷疑,從而影響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構建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民主話語體系,才能提升中國民主理論解釋力、吸引力,提升中國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民主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構建,對中國民主理論和實踐成果進行系統(tǒng)發(fā)掘、規(guī)范整理、提煉升華,增強中國民主政治理論的解釋力和指導性,對于宣傳和推廣中國模式、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擺脫西方中心主義、消減西方民主模式影響,促進世界民主政治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該研究需要全面系統(tǒng)梳理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構的相關理論、觀點,闡釋中國特色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構的原則方法,為中國特色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提供理論指引。該研究需要創(chuàng)新話語傳播方式,用老百姓樂意聽、聽得懂的話語闡釋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上口、入腦、入心,有效促進民主政治話語轉化;創(chuàng)新民主政治話語傳播的平臺載體,增強描述的吸引力、闡釋的感染力、意義的導向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的了解、認同和支持、參與度,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的群眾基礎。該研究需要針對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進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符合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規(guī)律、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文化特征、適應當今時代形勢變化的對策建議,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話語體系建設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