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明
摘要:東莞市粵華學校以適性課堂為教育改革主陣地,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工程。文章探討了適性課堂有機的九大完備體系。
東莞市粵華學校以適性課堂為教育改革主陣地,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工程?;浫A的適性課堂是指建粵華學校推進基于“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的小組合作適性課堂“6+2”基本教學模式,從而轉變學習方式,實現(xiàn)由以教為主的課堂轉型為以學為主的課堂,以教師的深度教學引導實現(xiàn)學生的深度學習,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性課堂可分為九大支撐系統(tǒng),他們分別是:小組系統(tǒng)、流程系統(tǒng)、呈現(xiàn)系統(tǒng)、導學案系統(tǒng)、反思系統(tǒng)、激勵評價系統(tǒng)、課堂督評系統(tǒng)、文化系統(tǒng)、培訓系統(tǒng)。
東莞市粵華學校適性課堂九大系統(tǒng)(二):
四、導學案系統(tǒng)
所謂的導學案是指,堅持“以學定教”,在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師要為學生設計、提供必要的“腳手架”,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深度建立在學生特定發(fā)展水平之上,通過設定一個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課堂學習序列,使學習者依此通過遞進式的學習而逐漸進階,最終達到較高水平,從而帶領學生超越表層符號的教學,深入挖掘學科知識的內在本質和育人價值,使學生不斷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指向學生學科正確價值觀念、高階思維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促使教學目標走向情感價值深度、知識教學走向智慧轉化深度、師生關系走向和諧交往深度。
導學案是課堂教學路線圖、方向盤、指南針、導航儀等等。教師在編寫導學案前,首先必須搞清學習目標,這目標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課標,二是學情。
五、反思系統(tǒng)
孔子說“一日三省乎己則無過矣”。適性課堂的反思系統(tǒng),包括學生的反思系統(tǒng)與教師的反思系統(tǒng):
學生的反思系統(tǒng),是學生走向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必然要求。
學生反思在課堂中,有沒有在“動車組”中做出貢獻,提供動力;反思有沒有全程參與、提高自己的質疑辯駁的膽量與思維的敏銳性;反思適性課堂中自己的參與是不是有效的,而決不能是滿堂鬧、滿堂轟;反思沒有搞懂或者理解不透的問題,有沒有寫下來,及時問本組同學或老師。
教師的反思系統(tǒng),是教師課堂改革的主體自覺、專業(yè)成長動力被喚醒。葉瀾教授說:反思三年成名師。
教師反思,一是導學案的編寫是否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有效引導——導思(引導課堂學生思維)、導行(引導課堂學生行為)、導情(引導學生課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實效突出;二是課堂教學行為:有沒有對學生在課堂進行及時恰當?shù)募钚栽u價、有沒有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認真聆聽和等待、點撥有沒有上升到思維、規(guī)律總結層次有沒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等;三是個人初備、集體研備、個性復備中,有沒有發(fā)揮和體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價值。
六、激勵性評價系統(tǒng)
評價是發(fā)動機,評價是方向標,評價是課堂里的魂。評價,讓課堂充滿生機;評價,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激勵性評價,讓課堂不再冰冷、寂寞和缺乏人性關懷。
指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導學案,需開發(fā)配套的科學合理的師生課堂觀察與評價體系——使”評在教中”,建立“立德樹人——核心素養(yǎng)——新課程標準(學科素養(yǎng))——導學案(國家課程校本化、生本化、師本化成果)——指向學科素養(yǎng)培育落地的課堂觀察及評價分析”體系。從而真正做到教學評一體化。
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在于課堂教學即時效果檢測。課堂教學即時檢測是指在一節(jié)課里,教師用一定的方法來全員檢驗測試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或通過面向全員隨機抽測形式來檢驗測試教學目標的即時達成情況。即時檢測具有全員性——面向全體;多樣性——包括朗讀、描述、背誦、默寫、問答、描繪、實驗、小練習等多種檢測方式;真實性——在真實的課堂中發(fā)生;限時性——學生要及時完成檢測任務,教師也要及時予以評價。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即時效果作出一個基本判斷,并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國內外研究表明,即時檢測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往往最佳。
對教師的評價在于依據(jù)學科核心培養(yǎng)課堂落地的目標開發(fā)系列課堂觀察量表和學科素養(yǎng)課堂培養(yǎng)的指向評價量表。依據(jù)課堂觀察量表和學科素養(yǎng)課堂培養(yǎng)的指向評價量表詳細分析,進行診斷、評價、會商、改進,從而讓教學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這一目標能夠真正落地。
適性課堂的評價強調激勵性。就是盡可能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批評只能委婉批評,更好的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激勵性評價亦主張多元評價相結合,即教師評價、組長評價、同學評價多管齊下,可以形成更好的激勵效果。學習是學生的主體性行為,通過激勵性評價,喚醒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習真正發(fā)生在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