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暉翔
孩子們都盼望著過年,盼著新衣服、新玩具、壓歲錢,但我卻對新年老家年夜飯里的餃子念念不忘。
小時候,跟爸爸媽媽來到外婆家,一下車,我便立刻沖進(jìn)廚房,去看外婆下餃子。
外婆家用的還是舊灶臺,用廢木頭來燒火。我特別愛坐在這兒,傾聽木頭燃燒后的噼啪聲,想象著灶臺上的大鐵鍋中,餃子像鴿子一樣上下翻騰著,誘惑著我。
一鍋餃子盛了出來,餃皮潔白,中間微微泛綠,這是韭菜的綠色。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微笑,尤其是外婆。大家陸續(xù)入席,每人面前都有一碗香氣撲鼻的餃子。我夾起一個,輕輕一咬,滿滿的韭菜肉餡掉進(jìn)了嘴中,綠色與棕色均勻混合在一起,讓所有的人都對餃子贊嘆不已。
又是幾個春秋,大家各奔東西……
那年,我們清早便趕回外公家。雖說是春節(jié),可大家依舊在忙。外婆見我們來了,臉上依舊掛滿了笑容,不同的是外婆的臉上又多了幾道“溝壑”。
外婆讓我去田里找包餃子的材料。我穿上靴子,迎著風(fēng)雪,沿著小泥路,雙手摸索著薄雪蓋的韭菜,將嬌嫩的韭菜全部拔了回來,拿到廚房。
外婆正在搟餃皮,媽媽正在剁肉餡,見我回來了,幫我抖掉身上的雪,接過韭菜。經(jīng)過一番“加工”,餃皮、韭菜和肉餡通通準(zhǔn)備好了。
開始包餃子了!一張餃皮平鋪在外婆的手心,她用另一只手沾了一點(diǎn)蛋液,抹在餃皮四周,放上餡,合緊,再捏出花邊,一個餃子就完成了。
外婆包餃子的速度奇快,近似“流水線”了。
不久,舅舅、大姨一家都回來了,大家坐在五年前的圓桌上,說著自己這一年中的開心事兒……此時的外婆笑得更歡了。
餃子端上來了,味道還是一樣,不過我又一次從中感受到了外婆對我們的濃濃愛意。
(指導(dǎo)老師? ?陳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