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君
【摘要】近年來,高校越來越重視各類學科競賽,學科競賽已經(jīng)成為提高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方法.但是學科競賽在組織管理及實際運作上卻不盡合理,筆者從學生管理角度來探析如何通過高效管理學生來提高學科競賽的成效.
【關鍵詞】學科競賽;學生管理;提高成效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基金[20A110016],河南工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Y201904].
學科競賽是高校營造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培養(yǎng)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載體,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協(xié)作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潛能,學校校風學風建設具有促進作用[1].近年來,河南省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視學科競賽,本校也陸續(xù)出臺政策鼓勵大學生參加學科競賽,但是學科競賽的成績并不理想,產(chǎn)生這樣結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從學生管理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學科競賽的參與主體是學生,從學生管理角度改革學科競賽管理體系,提高學科競賽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2].筆者多年從事學生管理工作,也多次參與到學科競賽的指導工作中,本文以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并以河南工程學院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為例,淺談高校學科競賽活動中的學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解決措施.
一、目前高校學科競賽當中學生管理現(xiàn)狀
1.學生對學科競賽的參與度不高.
一般高校的學科競賽是面向多專業(yè)學生的一項非強制性科技類活動,是大學生眾多活動種類中的一種,但是相較于其他活動,比如體育競技類、社會關系類、藝術特長類等活動,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以河南工程學院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為例,學校每年理工類學生招生3000余人,2015年-2019年總報名人數(shù)只有1331人,不足全校理工科類學生總數(shù)的10%.
分析原因,一是大學生課外生活豐富,可選擇的活動繁多.學科競賽是一項專業(yè)技術性強的活動[3],很多學生認為這不是自己的特長,本身專業(yè)知識不夠硬,因此很少有學生會主動關注學科競賽的信息.在河南工程學院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中,有不少了解到信息但沒有報名參加的學生認為,自身的數(shù)學專業(yè)課不好,或者對數(shù)學的興趣不高,沒有信心取得好的成績.其實多年競賽中取得好的成績的,并不是那些只是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是各類專業(yè)成績均衡發(fā)展的學生.二是學生對學科競賽的認識程度不夠,不能深刻意識到學科競賽對培養(yǎng)自身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這與學校對學科競賽的重視程度有關,學校對學科競賽的支持力度不夠,在學生中的普及面不夠廣,比如本校在2017年出臺相關支持政策之后,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三是學科競賽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科競賽的宣傳形式僅限于拉條幅,選修課堂宣講等,形式過于單一;宣傳內容大多是學科競賽的參賽程序和可能獲得的獎項,過于生硬;宣傳對象僅僅是選修過相關課程的學生,宣傳對象范圍窄,不能做到全校學生全覆蓋.由于宣傳力度不夠,使得學科競賽在全校影響力不大,學生知曉度低.
2.學科競賽培訓過程中學生磨合不夠.
學科競賽訓練成員,通常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以河南工程學院數(shù)學建模競賽為例,每年參加競賽的專業(yè)涉及理學、計算機、電氣與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工程、會計等10多個院系,近20個專業(yè),大多數(shù)學生之前根本不認識,因為共同的興趣而參加同一個學科競賽的訓練和比賽.而學科競賽往往又是以團隊形式參與,學生之間需要通過短時間的磨合,迅速組建隊伍.但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訓練初期組成的隊伍到參賽時因為各種原因破裂,重新組隊,組員之間往往因為配合不足,導致最終成績不佳.2013年-2017年河南工程學院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中,沒有得獎的隊伍累積6隊,全部是因為原始隊伍破裂,臨時組建的新隊伍缺乏配合.
3.學科競賽培訓過程中學生管理不規(guī)范.
參加學科競賽培訓的學生來自各個學院,如果沒有統(tǒng)一管理,將是一盤散沙.以河南工程學院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為例,當時就存在如下情況:雖有教師指導團隊,但是指導隊伍大多缺乏學生管理經(jīng)驗,管理不夠規(guī)范,并且缺乏相應的學科競賽學生管理文件,比如學生出勤、培訓紀律等方面還停留在教師口頭要求,或者簡單的幾條規(guī)定等.參賽學生在前期培訓時,自我約束力不夠,最終影響成績甚至不能參加比賽.缺乏學科競賽心理疏導機制,無論是在競賽前期培訓還是競賽過程中,都是高強度高壓力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對數(shù)學建模競賽來說,競賽中學生必備的能力,主要是承受競賽壓力的能力,以及面對團隊成員之間交流溝通發(fā)生矛盾時的疏解能力.如果指導教師缺乏心理疏導經(jīng)驗,那么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就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最終甚至棄賽.
二、多措并舉,依托師生,提高學科競賽的成效
(一)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學科競賽的影響力
加大宣傳力度,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競賽的認知,從而增加報名數(shù)量,擴大學科競賽的影響力.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興趣產(chǎn)生的基礎有三個:認知、需要和好奇心.有教育學家認為:興趣不是原因,而是結果.而原因就是認知(知識),任何興趣都植根于一定的知識的土壤中,因此,知識是興趣的媒介.學生只有對學科競賽有了了解之后才能有興趣,如果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科競賽是什么,自然覺得無趣.我們在宣傳的時候,從內容上必須讓學生了解到學科競賽是什么,怎樣才能參加競賽,也就是宣講學科競賽的基本知識.興趣又是在需要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的,能夠激勵人們積極行動,是個體活動積極性的源泉,是人從事活動的基本動力.一個人只有對某種客觀事物產(chǎn)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對這種事物產(chǎn)生興趣.在大學生學科競賽中,我們必須意識到通過學科競賽能夠滿足大學生怎樣的需要,才能讓他們對學科競賽的認知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大學生的內在需要,一方面是對知識的探索,一方面是對前途的追求,所以在對學科競賽進行宣講時,我們必須強調參加學科競賽對學生現(xiàn)階段乃至今后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怎樣的幫助.比如在數(shù)學建模競賽中,我們要著重強調學科競賽獲得的國家級獎勵及獎金對生活和今后考研、就業(yè)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另外,興趣還來源于好奇.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好奇心是興趣的起點.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興趣源于好奇,而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因為好奇,才希望去探索,才需要去發(fā)現(xiàn).因此在對學科競賽進行宣講時,還要注重增加學科競賽的神秘感和經(jīng)歷的獨特性,讓學生產(chǎn)生對它的好奇心,增加他們參賽的興趣.除了注重宣講內容增加興趣之外,最終要達到全校大多數(shù)理工科學生都能夠得到學科競賽的信息,單一的宣傳形式顯然不夠.
1.學校及二級學院應在多種場合向學生強調學科競賽的重要性.
對于學校,大學生學科競賽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舉措之一.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全局出發(fā),學校應在多種場合,強調大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重要性,并有相應的獎勵措施.對于二級學院,要有相應學科競賽的激勵措施,并在大學生入學教育時,宣傳學科競賽,讓學生在大學里的眾多誘惑中,明白參加學科競賽的必要性.
2.利用多種途徑進行宣講.
(1)通過學校官網(wǎng)、微信公眾號、校園電子宣傳屏、公告欄等地方推送關于學科競賽的信息,將報名方式和咨詢電話講清楚,讓更多學生看到信息并能及時接收信息.
(2)通過校園講座宣傳學科競賽.學科競賽指導方負責邀請學科競賽的指導教師以及往年參加過學科競賽的學生,分校區(qū)在學校進行學科競賽方面的宣講.也可以邀請學術界在學科競賽領域的專家在學校公開場合做講座.
(3)通過學生組織進行宣傳.學生中有眾多種類的協(xié)會組織,通過協(xié)會在學生中進行近距離的宣傳有時候比教師去宣傳更有效果.
(4)通過指導教師聯(lián)系學院進行宣傳.在學校和二級學院建立相應的學科競賽獎勵機制后,應當讓二級學院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科競賽開始的時間和報名信息,以及往年本學院學科競賽獲得獎項的情況,以增強在本學院宣傳的力度.因此在每次學科競賽前期,應由指導教師主動面向二級學院相關負責人講解相關競賽信息.
(二)做好學科競賽培訓和比賽過程中的學生管理工作
1.提高學生管理意識.
學生管理也是一門學科,需要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專業(yè)不同,來自不同群體,臨時拖隊、培訓期間玩手機看視頻、不自信臨時放棄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是學生心理不健全,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科競賽的勁頭,因此學生管理工作應當貫串學科競賽的培訓和競賽始終,一定要保證“引得進學生、留得住學生、出得了成績”.因此學科競賽的每一位指導教師都要意識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學生管理工作不是某個人的工作,而是全員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都要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
2.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保障.
既然學生管理工作是學科競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貫串始終的一項,那么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勢在必行.制度的完善和改進,包括改變管理思想、建立集中式的管理體制及倡導學生自我管理等內容.科學健全的制度是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并使競賽順利進行的保障.參與學科競賽的學生來自多個校區(qū)、專業(yè),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必須有統(tǒng)一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度,明確第一責任人及其職責,以團結和帶領師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共同支持學生活動為管理工作.其次,對學生管理工作要有相應的管理規(guī)范.例如學科競賽培訓期間的考勤管理細則,培訓期間的紀律,培訓期間的宿舍管理條例等.
3.建立學科競賽心理壓力疏導機制.
過大的心理壓力將會導致個體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對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來說,在前期培訓中,學習上的挫折,隊友和自己的意見相左的苦悶,競賽中高強度的競賽壓力等帶來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疏導,會給其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因此,學校及指導教師在學科競賽中必須正視學生心理壓力過大所帶來的各種危害,建立大學生學科競賽心理壓力疏導機制,從而及時疏導大學生心理壓力,確保學生在競賽中能夠身心健康.建立大學生學科競賽心理壓力疏導機制的主要措施:要有專業(yè)的心理壓力疏導教師指導隊伍,一方面需要給學科競賽指導隊伍相關的專業(yè)培訓,面對學生一般的心理問題他們可以及時給予指導建議;另一方面要有順暢的心理問題學生移交通道,當面對有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學生,指導教師不能夠疏導時,必須及時轉交給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進行干預.
4.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的作用.
絕大多數(shù)學科競賽的組織管理主要依靠指導教師,但是因為師資力量有限,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在學科競賽中若能利用學生團體的力量,輔助教師做培訓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減輕指導教師的工作負擔.比如河南工程學院數(shù)學建模協(xié)會成立已10年有余,基本可以實現(xiàn)自然傳承,很多數(shù)學建模培訓的工作依靠此學生社團來做,確實能夠減少教師的工作量.不過對于社團的管理也需要嚴格規(guī)范,應該做好社團骨干的選擇,選擇時要利用公開競爭的形式堅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可以執(zhí)行輪流代職制度,每年進行換屆,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對于社團管理,要制定嚴格的規(guī)定,保證學生骨干的規(guī)范,使他們能主動遵守并帶動其他學生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為學生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冬冬.高校學生學科競賽的管理和運作模式的思考:以海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4(18):199-200.
[2]黃科.輔導員視野下“三個課堂”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求知導刊,2019(04):134.
[3]馬銳軍,向丹,趙先美,等.高校多校區(qū)辦學背景下學生深度參與的實驗室管理模式[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19,33(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