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露露
(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鎮(zhèn)中心校 浙江臨海 317031)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強健的體魄將會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身體是擺在第一位的,沒有身體的健康,其他的目標都無法實現(xiàn)。在基于體測成績的基礎上對學生實施體能訓練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循循善誘,要讓學生經過漫長的訓練積累,提高他們的體能。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筆者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意見。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理,人和人在學習、生活、行為等方面中也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貫徹到教學實踐當中。運用重點論和兩點論的方法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矛盾和問題。教師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身心特點進行分層教學,以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都能夠及時有效的掌握和理解知識內容。[1]
例如,教師在教學“青蛙跳”和“運球”時,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先進行一場體能訓練,讓每位學生做10個青蛙跳和原地運球。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把他們分為不同程度小組,A型小組中的學生,他們的表現(xiàn)是比較好的,有較強的爆發(fā)力和耐力。因此,教師對他們的要求可以是在具有較強的爆發(fā)力和耐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心肺功能。而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B組和C組,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體育專項訓練,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能訓練,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當今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體能訓練本身也較為艱苦,需要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因此,這也是造成學生體能訓練匱乏的原因之一。學生在體能訓練中,如果沒有吃苦耐勞精神和較強的意志,很容易挫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正確認識這一現(xiàn)象,通過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恢復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對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2]
例如,教師在教學“雙手向前,向后拋實心球”這節(jié)課內容時,在和學生示范動作要領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教師在對學生訓練時,發(fā)現(xiàn)有學生因為沒有良好的吃苦耐勞的意識,而趁著訓練期間偷偷休息,不好好訓練。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這種情況時,不能有暴躁的態(tài)度,要從學生出發(fā),關愛他們,并讓他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休息。此外,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因為發(fā)揮失常,而沮喪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心理關懷,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樹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信心。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掌握很多理論知識。如果教師在教學方式中采用刻板單調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進程的開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時,要有意識地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中掌握理論知識。以此,提高他們的整體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3]
例如,教師在教學“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原因”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損傷的成因及其預防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壓縮成5~6分鐘的短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直觀了解到損傷的成因,并且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損傷及時采取有效的施救措施。此外,教師還可以動員學生根據(jù)所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表演,通過情境模擬,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教師所講的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急能力和自我保護施救的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體能已經成為了教師體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如何有效地對學生實施和開展體能訓練是每一位體育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教師在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在面對突發(fā)的情況和問題時,要結合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用正確的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