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紅 黃潔興 馮幗 崔偉倫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中心醫(yī)院 廣州511400)
百日咳綜合征又稱類百日咳,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共同感染所致,嬰兒時期發(fā)病率高。臨床表現(xiàn)為癥狀重、病程長,若患兒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易引發(fā)肺部感染、百日咳腦病等并發(fā)癥,嚴重者可窒息死亡[1~3]。臨床多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抗菌譜較窄,病程易遷徙不愈,且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丙種球蛋白是人體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含有多種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蛋白,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效控制感染癥狀[4~6]。本研究探討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百日咳綜合征患兒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2018年10月~2019年3月確診為百日咳綜合征的患兒72例為研究對象,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3.66±1.22)個月;病程1周以內22例,病程大于1周14例。觀察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齡(3.62±1.20)個月;病程1周以內20例,病程大于1周16例。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將年齡在1歲以內,且入院就診前未進行過相關治療患兒納入本研究。將合并其他疾病、過敏性咳嗽、先天性氣道發(fā)育異常及對本研究中(丙種球蛋白、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藥物過敏的患兒排除本研究。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采取對癥治療:(1)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清理呼吸道痰液并指導家屬正確拍背,促進痰液排出,以減輕痰液對呼吸道的刺激;(2)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炎癥;(3)根據(jù)實驗室檢查結果及藥敏試驗結果給予以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對照組給予上述常規(guī)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國藥準字S20023011)聯(lián)合治療,400 mg/kg,每天1次。兩組治療5~10 d。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1)評價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痊愈:治療4 d痙咳及肺部干濕啰音癥狀消失;顯效:治療5~7 d痙咳明顯改善,肺部干濕啰音明顯減少;有效:治療8~10 d痙咳癥狀稍有改善,肺部干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10 d以上臨床癥狀及肺部體征未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顯效率。(2)記錄兩組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3)比較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包括IgM、IgA及IgG。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22%)較對照組總有效率(83.33%)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及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及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表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組別 n 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 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 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對照組觀察組36 36 t P 9.20±1.62 5.23±1.40 11.125 0.000 13.26±3.20 8.33±2.36 7.439 0.000 19.33±1.91 13.25±2.38 11.954 0.000
2.3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gM、IgA及Ig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gM、IgA及IgG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比較(mg/L,±s)
表3 兩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比較(mg/L,±s)
組別 n 時間 IgM IgA IgG對照組36治療前治療后t P觀察組36治療前治療后t P t治療前組間比較P 治療前組間比較t治療后組間比較P 治療后組間比較0.94±0.24 1.12±0.25 3.116 0.003 0.99±0.22 1.43±0.27 7.580 0.000 0.921 0.360 5.055 0.000 0.55±0.12 0.89±0.16 10.200 0.000 0.52±0.10 1.40±0.23 21.053 0.000 1.152 0.253 10.922 0.000 6.69±1.31 8.22±1.37 4.843 0.000 6.70±1.29 12.59±2.09 14.389 0.000 0.033 0.974 10.492 0.000
百日咳綜合征多發(fā)生于6個月以內的嬰兒,是由腺病毒在內的微生物感染所致,臨床多以發(fā)作性痙攣性咳嗽、末期高音調雞鳴樣吼聲為特征。嬰兒患病時常不出現(xiàn)典型痙咳,多見數(shù)聲咳嗽后發(fā)生屏氣、發(fā)紺甚至驚厥窒息,若不及時診治,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可阻斷核糖體中肽酰轉移酶的活性,進而導致細菌蛋白質合成受阻,被廣泛應用于百日咳綜合征的治療中。但其因抗菌譜較窄且易出現(xiàn)胃腸道等副作用,導致病情遷延不愈。丙種球蛋白是人體淋巴系統(tǒng)中可產生多種抗原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蛋白,以IgG、IgM、IgA為主,可通過聚集、中和作用于體內病原體,儲留時間長且能使血液中免疫蛋白水平快速達到高峰,血液及組織間液達到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得以控制感染[7]。
本研究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P<0.05),與薛秀麗等[8]研究結果相符,支持本研究。觀察組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及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百日咳綜合征患兒采用丙種球蛋白臨床效果顯著,可縮短患兒痙攣性咳嗽持續(xù)時間及肺部體征消失時間,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減輕患兒家屬負擔。IgG是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溫和補體固定的作用;IgA是由呼吸系統(tǒng)黏膜分泌的分布最廣泛的免疫球蛋白,作為機體的第一道防線可有效抑制病毒黏附宿主細胞;IgM是最早產生的對B細胞表面具有極高親合力的抗體,能使補體系統(tǒng)激活、凝集及調節(jié)免疫[9]。小兒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發(fā)育,且出生后3個月經胎盤獲得的IgG將降到最低值,故易受到感染[10]。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免疫蛋白包括IgM、IgA及IgG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百日咳綜合征患兒采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赡苁怯捎诒N球蛋白作為持久的初級免疫應答抗體可對導致百日咳綜合征的病原體毒性進行中和,并對未成熟T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過程產生抑制作用,促使炎性遞質分泌水平減低、抑制白細胞水平升高。綜上所述,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百日咳綜合征患兒臨床效果顯著,可縮短癥狀緩解時間,提高患兒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