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邀記者 汪亞
“新冠肺炎”“脫貧攻堅”,這是2020年最重要兩個的關鍵詞。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5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脫貧攻堅,原本就是一場硬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這場硬仗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在2月召開的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隨后,在3月初召開的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這是對脫貧攻堅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更是向全國人民傳遞出的重要信號: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不會被任何困難阻擋,必須在今年全面收官。
要全面認識到,脫貧攻堅不能放一放、緩一緩、等一等,必須“再加把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不是單選題,當脫貧攻堅戰(zhàn)遇上疫情防控,我們別無選擇,必須堅定不移地同時答好這兩張“卷”。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推進剩余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要轉變工作方式,不等不靠,有條件的地方抓緊推進,沒條件的地方轉變方式及時推進。當下關鍵是實現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調整扶貧資金使用,支持扶貧龍頭企業(yè)、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吸納當地就業(yè);組織好產銷對接,抓緊解決好貧困地區(qū)農畜產品賣難問題。此外,要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對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貧致貧的,及時落實幫扶政策和措施,確保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要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不能忽視疫情這個不確定因素,必須“再加把勁”。眼下正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各地既要根據實際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又要不誤農時抓好春管春耕。要落實有序復工復產措施,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奪回疫情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上還需克服麻痹思想、厭戰(zhàn)情緒、僥幸心理。
各行各業(yè)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協(xié)同復工復產也在有序推進,一要清楚認識到,脫貧攻堅再加把勁,靠的不是“蠻勁”,更要學會用“巧勁”,運用科技力量精準扶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科技扶貧成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力量。以貧困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為例,因地制宜選取高產品種和經濟作物,有條件的地區(qū)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告別“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提升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近年來,以大棚和溫室為主體的設施農業(yè)在國內得到快速應用和發(fā)展,無人機植保等先進設備和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日漸火爆的直播帶貨,讓更多農產品“出村進城”,為貧困戶解決了銷售難題、獲得了更多收益。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qū),依靠政策和科技力量蹚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子。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泵撠毠栽降骄o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危為機,把問題一個一個妥善解決,把工作一項一項落到實處。
“再加把勁!”不論是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還是脫貧攻堅戰(zhàn),我們必將迎來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