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雙毓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東城學校,上海 201300)
在《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可以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的事件或者是親身經歷以語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實現(xiàn)自我寫作能力的強化。但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顯然還存在一定的現(xiàn)實問題,要積極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思路。
初中語文隨筆訓練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發(fā)現(xiàn)寫作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并不理想,還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其一,教師方面“教”的問題。寫作教學是對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過程,這其中包括詞匯儲備量、語法的掌握、寫作手法的掌握和情感的融入等多層面。但想要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的教學和引導至關重要。表現(xiàn)在“教”的方面,由于缺乏對內容的合理安排,寫作教學所運用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較為單一,缺乏對隨筆訓練的重視,從而造成隨筆訓練無序化。并且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被限定在固定的框架當中,學生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的內容并不具備靈動性的特點,“同質化”的現(xiàn)象和問題普遍存在,學生在寫作中主要是以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為主,而并不是主動地參與其中,缺乏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靈感的迸發(fā)。教師的教學問題限制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釋放。其二,學生方面“學”的問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其自身對課堂教學的認知度,直接關系和影響著自我成長。但從語文寫作教學的視角出發(fā),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地學,這樣的學習方式很難養(yǎng)成寫作興趣,按照教師的要求按部就班,被限定在寫作的主題框架之中,很難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且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大部分學生對寫作教學內容缺乏必要的興趣,隨筆練習很少展開,僅僅是根據(jù)教師要求和寫作任務進行創(chuàng)作,思維的發(fā)散不理想。長此以往,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逐漸喪失。
目標性原則,強調初中語文隨筆訓練和作文教學時要有明確的目標支撐。根據(jù)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內容呈現(xiàn)上要以目標性為根本,強調學生的隨筆練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創(chuàng)新作文寫作教學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明確的寫作教學目標下健康成長。這里將目標分解為學科總目標、隨筆訓練總目標、隨筆訓練階段性目標等等,讓各訓練細節(jié)得到優(yōu)化,內容呈現(xiàn)更具體、完整。
有序性原則,與新課程改革有著較高的一致性。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和隨筆訓練,一個主要問題是無序,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嘗試做好作文教學計劃的安排,規(guī)避盲目性問題的出現(xiàn)。從隨筆訓練的基本流程、訓練要點、訓練頻率等多方面出發(fā),保證隨筆訓練的靈活有序。
寫作教學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過程,要持續(xù)發(fā)揮有效性,則需要堅持多樣性的目標,讓寫作教學更具人性化的特征。在日常的訓練中,更強調多視角、多元內容的隨筆練習,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激趣目標,讓學生的趣味性得到全面激活,在根本上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服務與支持。對比訓練,要在素材、內容、命題、評改和指導等多角度切入,讓寫作興趣得到激活。
對于今天的初中生來說,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要得到滿足,則需要堅持開放性的基本原則。隨筆訓練和寫作教學的實踐,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要保證訓練內容的開放性、訓練過程的開放性和訓練評價的開放性,最終使得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寫作學習體驗。
隨筆訓練在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中的價值不可估量,以學生的興趣激活的方式,營造隨筆訓練氛圍顯得至關重要。當前,廣大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不斷成熟的階段,營養(yǎng)氛圍至關重要。對于該階段的學生,在隨筆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喜歡的文章和作品摘抄點評,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積累寫作素材。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對于其中的“雪地捕鳥”的介紹和教學,則可以打造良好的隨筆練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仿寫的方式來開拓思維,創(chuàng)作出更多與此相關的作品。學生在良好的氛圍引領下,會主動地利用所見所聞,在頭腦風暴后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作品。除了書本上的內容,還可以將一些影視資源作為主要資源,用來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愿意主動參與到隨筆訓練中來,通常能發(fā)揮良好的應用效果。
大量的實踐結果表明,寫作教學中學生具備良好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通常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作品。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能力的強化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而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內容,在多元的隨筆練習活動中強化綜合能力。如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隨筆練習的契機。如進行《皇帝的新裝》的練習時,在內容學習完成之后,則可以進入到隨筆練習的階段,以故事續(xù)寫的方式讓學生開動腦筋,讓故事更精彩。又或者是在學習《背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圍繞該主題進行隨筆練習,相較于續(xù)寫的創(chuàng)造思維,顯然這一類的隨筆練習更強調真情實感的抒發(fā),讓內容更具感染力,讓學生學會將情感融入到作品當中來。多元的隨筆練習,賦予了學生多元的作文寫作空間,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強化。
隨筆練習是一項相對自由且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但也正是其開展的便捷性特征,讓這一內容的靈活性明顯不足,嚴重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此,強化隨筆和寫作靈感的培養(yǎng)顯得至關重要。如教師開展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帶領學生以課外活動的方式來培養(yǎng)寫作靈感,相比于局限在課堂之內的作文教學模式,課外空間的開闊性和可拓展性,都為廣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訓練空間,學生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度開展隨筆練習。這樣的寫作方式的訓練,寫作靈感迸發(fā),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得到全面強化。除此之外,主題活動、作文評比、家校協(xié)作等等,都可以成為靈活作文訓練的主要方式。如在一次主題活動中,讓學生根據(jù)主題活動來通過獨特的視角展開寫作實踐,嘗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生的體驗感更直接,自然效果也更理想。這樣的靈感激活與迸發(fā)的形式,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對于大部分的初中生來說,都十分懼怕寫作,對寫作內容采取躲避的處理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學模式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對此,想要強化學生的語文作文的寫作能力,隨筆練習不可或缺。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多元途徑,讓學生對寫作素材有更深層次的認知與理解。如教師可以建立讀書角、打造主題班會、隨筆小活動、優(yōu)美詞句評比、諺語等等,讓學生可以在多元的活動中接觸到更多類型的寫作素材,做到“腹有詩書”,從而應對寫作教學更游刃有余?!耙宰x促寫”成為一項很好的選擇,教師引導學生去接觸到更多元的閱讀類型,學習和借鑒閱讀的模式,在根本上達成“以讀促寫”的目標,積累更多寫作元素,在應對不同主題的寫作內容時,學生才不會感覺到壓力,從而輕松應對。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視域下,初中語文的隨筆訓練和作文教學面臨革新。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隨筆訓練要突出有效性,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望通過策略制定讓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得以全面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