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中國輕紡城小學,浙江 紹興 312030)
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安排了四次“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長大以后做什么、圖書借閱公約、推薦一部動畫片,這些內(nèi)容十分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筆者對同年級的語文老師的口語交際教學情況進行了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大致存在以下現(xiàn)狀:
欄目淡化:有的老師只是在課堂上匆匆安排學生讀一讀書本內(nèi)容,再讓學生同桌或小組討論,最后指名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就結(jié)束了口語交際教學,缺乏對其的重視。
形式單一:對于口語交際教學,基本就采取口頭創(chuàng)設情境、自行討論、指名說一說的方式。過于單一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一欄目沒有期待,缺乏興趣的激發(fā)。
為了合理地利用這一課程資源,發(fā)掘它的價值,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筆者將對如何創(chuàng)新有效地運用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二下教材“口語交際”欄目進行思考和實踐探究。
1.了解材料特點
這四個主題都非常貼近孩子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并以他們的興趣作為出發(fā)點。如“注意說話的語氣”在日常交流中十分重要;“圖書借閱公約”是管理圖書角時需要明確的規(guī)則;“長大以后做什么”相信是每個孩子都曾經(jīng)被問到的問題;“推薦一部動畫片”更是令孩子們?nèi)の栋蝗弧?/p>
2.吃透編者意圖
編者在編排“口語交際”欄目內(nèi)容時經(jīng)過了仔細的琢磨。這些貼近生活、令人感興趣的主題使學生有話可說,激發(fā)了他們交流、溝通的欲望。
1.課前巧備素材——讓學生有可說的內(nèi)容
喜歡才是硬道理。一個人無論干什么,有了興趣,便有了自覺性,口語交際訓練也是如此。課前巧妙地準備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能讓他們更樂意參與到課堂中來。
(1)從不同對象巧備素材。①教師: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進行思考,怎樣引入教學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開口表達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樂于表達的孩子能踴躍地舉手,而性格靦腆或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漸漸在課堂上淡化了存在感。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盡可能地激發(fā)那些不愛或不敢表達的孩子的表達興趣。如教學“推薦一部動畫片”主題,教師可以在前幾天悄悄“采訪”一下班中“靦腆”的孩子們,了解他們愛看的動畫。在準備時,不僅備好孩子們普遍喜愛的動畫的圖片或視頻,更要有側(cè)重地多一些悄悄“采訪”得到的動畫信息。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們都能對這一主題產(chǎn)生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②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不妨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們。在教學某一個主題的前幾天,給學生們布置一個課外作業(yè),事先仔細地觀察生活中的相關場景,留意人們交流時的話語,由孩子們自己去準備感興趣的素材。如教學“注意說話的語氣”主題,我們可以事先請孩子們當個小小觀察員,觀察課間同學之間是如何交流的,哪些語氣聽上去令人感到舒服和不太能被大家接受。孩子們還可以觀察家人在溝通時使用的語氣。觀察之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有了這些貼近孩子生活的素材,在課堂交流時,學生更樂于交流、勇于交流。
(2)從不同維度巧備素材。①貫通古今:準備“口語交際”素材時,除了準備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其實還可以從與我們年代相差甚遠的古人的生活中找尋素材,貫通古今,拓寬素材的維度。如教學“長大以后做什么”主題,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古代職業(yè)的素材,有些與現(xiàn)代相似,有些是現(xiàn)代沒有的,以此引入,孩子們的興趣可能更加濃厚。②涵蓋中外:在準備素材時,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得遠一些,不僅找尋國內(nèi)的素材,國外的許多優(yōu)秀素材也是我們的選擇。以此作為穿插教學的材料,能大大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如教學“注意說話的語氣”主題,可以準備一些用英語交流的語句作為拓展,孩子們可能并不能看懂英語,但是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告訴孩子們,在國外,請別人幫忙時一般都用詢問的語句。這也與小貼士中“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相呼應。
(3)從不同類別豐富素材。①圖片:圖畫能把課文內(nèi)容形象化,是展開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勵學生說話的“催化劑”。如教學“推薦一部動畫片”主題,可以先出示幾張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和場景圖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后根據(jù)“口語交際”的要求,引出他們交流的話題。②書籍:低段孩子對繪本有很大的興趣,用他們喜愛的圖書作為引入,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了。或用推薦繪本的形式作為“口語交際”的拓展和總結(jié),也是極好的。如教學“長大以后做什么”主題,我們可以準備的繪本有:《長大干什么》《小小消防員》等。閱讀后再開展一次交流,使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得到更大提升。③視頻:在多媒體與網(wǎng)絡發(fā)達的現(xiàn)在,課前素材的準備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教學“注意說話的語氣”主題,老師可事先拍攝學生們下課活動時交流的視頻,有的是語氣委婉的,有的是生硬的。激發(fā)興趣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課中拓寬方式——讓學生有想說的激情
(1)動手做一做??谡Z交際并不僅限于“說”,更要結(jié)合動手操作,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豐富“說”的內(nèi)容。在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教學“圖書借閱公約”主題,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并下發(fā)一張討論卡,所有組員輪流發(fā)言,最后在表格中記錄下自己提出的一條規(guī)則。討論結(jié)束后,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jié)果,全班一起篩選和整合規(guī)則條目,最后形成“圖書借閱公約”。在這樣的合作討論中,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交流的機會,同時也會更珍惜大家一起思考的成果。
(2)合作演一演。表演是口語交際訓練中很有效的一個方法,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好學生耳聞目睹的資料進行交流,更要帶領學生一起說一說、演一演。如教學“圖書借閱公約”主題,可以先合作表演幾個借書時缺乏秩序的場景,比如還書時隨便將書一扔,或借書時插隊大聲講話等;再表演幾個遵守班級圖書借閱公約的場景,加深學生們對于公約的直觀感受。
(3)組織訪一訪。關于話題類的口語交際主題,如“長大以后做什么”,我們可以把課堂布置成訪談類節(jié)目的演播間,邀請每個小組的代表作為嘉賓做客這一期訪談節(jié)目。這樣的形式對孩子們來說比較新鮮,比傳統(tǒng)的請小組代表上臺說一說更有儀式感。若活動形式受孩子們歡迎,可以推廣到課本以外的話題,給每個孩子上臺的機會。
3.課后綜合實踐——讓學生有敢說的信心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教材進行課外拓展,將口語交際的主題延伸至日常的活動、交流中。
(1)云上實踐聊一聊。如今每個班級都建有QQ群、微信群。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線上活動。結(jié)合“推薦一部動畫片”主題,開展“小小播音員”活動,每周請幾位孩子為大家推薦一部動畫片或一本書籍,家長將音頻或視頻發(fā)至群中,其他孩子都可以點擊聆聽。
(2)線下情景練一練。①組織相關活動,教師可以針對一個口語交際主題,組織一次課外實踐活動,加深體驗,并在實踐活動的體驗后,再次讓孩子們進行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的感想。結(jié)合生活實踐的口語交際訓練,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教學“圖書借閱公約”主題,教師可以分批組織學生參觀學?;騾^(qū)圖書館。在參觀過程中仔細觀察圖書的擺放、借閱的紀律、管理人員是如何管理圖書的等等細節(jié)?;顒咏Y(jié)束后,再次討論完善班級圖書借閱公約。②開展主題班會,有的口語交際主題,正是一個很有開展價值的班會主題,如果教師能好好思考和利用,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很好的教育價值。如教學“長大以后做什么”主題,教師可以策劃一次主題班會,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說說家人的職業(yè);認識社會中各種職業(yè);說說自己長大想做什么,并告訴大家原因;鼓勵選擇同職業(yè)的同學說說不同的理由;想象并表演自己所選擇的職業(yè)等。展望未來,同時感受到只有當下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③鼓勵親子互動,鼓勵孩子回家多與家人進行交流互動。如教學“推薦一部動畫片”,可以將喜歡的動畫片說給家人聽,還可以告訴他們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段,要是能再表演給家人看就更好了。
口語交際能力體現(xiàn)著人的總體語文素養(yǎng),只有我們充分把握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并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