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 謙
(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1)
《春暉大地》這份沉甸甸的禮物來自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的中國故鄉(xiāng)——鎮(zhèn)江。翻閱著其中典雅婉轉的詩詞以及風格迥異的書畫篆刻作品,字里行間、詩情畫意之中浸潤著一種真摯情懷,讓人不自覺地心頭涌其去鎮(zhèn)江追尋賽珍珠足跡的沖動。
賽珍珠的一生與江南名城鎮(zhèn)江有著獨特的因緣關系。她自幼在這里長大,耳濡目染這里的風土人情,她的文學代表作品也多以幼年生活過的中國地方為場景。她曾經說:“我先學會說中國話,而且說得更流利”,鎮(zhèn)江方言可能就是她的母語。1938年,諾貝爾委員會授予她文學獎,以表彰她對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而真實的史詩性描述以及她的傳記杰作。今天,這些作品已成為中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是西方從政客要人到普通民眾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
一定程度上,鎮(zhèn)江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風俗習慣、地方文脈哺育了賽珍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意識,在她的眾多作品中留下各式各樣的印記。鎮(zhèn)江也成為她后半生魂牽夢繞的故土。同樣,鎮(zhèn)江人也將這位來自異域的知識女性視為同胞鄉(xiāng)黨,引以為傲。今天,賽珍珠在鎮(zhèn)江與父母兄弟姐妹共同長期生活過的故居依舊保存,并成為她的紀念館。鎮(zhèn)江市政府與當地文化教育機構也定期舉辦各類研討會、論壇、書畫展覽等活動,表達對這位異域鄉(xiāng)賢的敬意和懷念。
《春暉大地》是一本中英文雙語的賽珍珠生平回顧紀念集,該書采取了詩書畫印合集的呈現形式,基于對“詩書畫同源”這一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體悟和實踐,全方位、多角度記錄下鎮(zhèn)江人民對賽珍珠在鎮(zhèn)江生平活動的追思和感懷。作品情真意摯,譯文精良信達,詩人、書畫篆刻家都是鎮(zhèn)江本地名家及與鎮(zhèn)江有密切聯系的國內知名作者,譯者為國內著名中國傳統經典翻譯家、天津外國語大學趙彥春教授,多領域名家的共同配合使這部紀念集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杰作。
作品集的詩歌部分涵蓋了從絕句、律詩、古風、詞曲等多種傳統詩歌體裁,內容豐富多元,或表達對作家的懷念、贊美,或表達閱讀作品的感想,或因景起興、暢抒幽懷,或托物寄遠、闡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大同理念。如“說橋說愛兩相宜,秉筆燈窗想闃其。近百年書翻轉讀,登云山上月沉時?!保ǘ⌒帯顿愓渲楣示印罚靶淖谡鸬?,欲上層巓窮望眼。埋骨青山,明月何時照我還?!保ㄅ醾ァ稖p字木蘭花 謁賽珍珠墓》)。筆底煙霞,紙上風雷,令人豁然心爽,頗多啟迪。
繪畫作品呈現了江南風物的清麗嫻雅之美,同時也以典型的中國畫筆觸勾勒出賽珍珠作為異域人文形象的風采神韻,興味別樣,意味深遠。兼之書法篆刻作品篆、草、隸、楷書體多樣,藝術風格個性鮮明,使整部作品集,形式內容相得益彰,渾融一體。
最獨具匠心的是,該書全部詩詞作品采用了英韻譯法。眾所周知,詩歌是最難翻譯的一種文學體裁,漢語傳統詩詞的翻譯更是難上加難,翻譯家多視為畏途。有人認為“翻譯是兩種語言的競賽,文學翻譯更是兩種文化的競賽”。鑒于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之間以及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如何在英語中轉換、傳達并保留漢語傳統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風格,歷來中外翻譯家都各持己見,并在實踐中有過不同視角的嘗試。或采取忠實、貼近字面意義的學術翻譯形式,或注重母語固有的詩歌韻律傳統,或強調忠實與流暢之間的平衡性,或采取比較自由的創(chuàng)造性翻譯方法,通過意譯來達到神似的境界。
翻譯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文學翻譯更是一項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本書譯者在本書詩詞作品翻譯方面頗多創(chuàng)獲。從總體特點看,英語譯文首先注重語義表達的“忠實性”,最大程度地再現原作所表現的內容及其文辭風格的固有特點以及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對一些漢語專有名詞,如地名的處理,也采取意譯,而非音譯。同時,為再現漢語傳統詩詞的音韻格律,在詞匯選用上也大致采取與原作節(jié)律較為接近的音步數量,而韻腳則完全與原作分毫不差地保持一致,力求完整傳遞詩詞原作的節(jié)律感。譯者在歷史典故的翻譯上也處理得較為妥帖,翻譯風格樸素自然,毫無生硬牽強之病,充分把握原作漢語音、形、意的特點,對作品的意蘊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轉達。這種譯法兼顧了中西方文化、思想、語言差異,讓外國讀者在閱讀漢語傳統文體作品時既能領悟作品反映的內容意義,也能感受到漢語文字的特殊性而產生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式魅力。這樣的譯文無疑更加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對外推廣和交流,有利于講好中國的文化故事,也能夠激發(fā)更多對中國文化相對陌生的國外受眾對獨特的中華文明產生濃厚的興趣。
中英文雙語《春暉大地》的出版,創(chuàng)造了一種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是加快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有益嘗試,在通過地方文化對外傳播、向世界展現中國人文形象方面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并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