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重慶中路第一小學 宋 軍
教師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的效率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來提高,同時也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同的是,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而且其最注重的就是對學生知識傳授的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經驗來加深,完成相關活動之后需要教師積極地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遺棄,體驗式教學方式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其采用知識傳授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將具體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總結歸納可以通過實際實踐得出,使學生良好的美術運動習慣在實際生活中得以培養(yǎng)。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仍然被廣泛使用,美術教學課堂中處在主體地位的依然是教師。教師在給學生分配學習小組的過程中非常隨意,同時,由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對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美術課并沒有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因此美術課被其他學科替代或者改成自習課的現象非常普遍。
一般情況下,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因此教學方法機械化,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從而和美術教學理論相違背,對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的黃金時期就是小學階段,學生能力的提升直接受到美術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F階段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在教學過程中依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并沒有在教學方式上做到與時俱進,不會利用科學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對學生的教育進程造成了負面影響。
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上好日常的美術課,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努力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更喜歡上美術課,讓他們在美術課中既能獲得畫畫技能,還能收獲快樂。美術課程體驗式教學對教師們的教學目標做出了改變,教師在給學生上美術課的時候,不僅要完成最基本的課程指標,還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教育。在美術課堂上,可以營造一些比較真實的情境,通過一些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小學是每個學生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初級階段,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的基本特征,該時期內,其對各類新鮮事物都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美術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對此種特征加以利用,通過求知欲和好奇心對小學生自身的能力進行激發(fā)和釋放。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一些具有較大趣味性的繪畫作品對學生進行展示,然后結合教材內容逐漸引導小學生展開想象,依照自身理解對作品進行模仿或者延伸,不知不覺培中養(yǎng)并鍛煉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充滿趣味性的繪畫作品,不僅可活躍教學氛圍,而且小學生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越來越強,。此時教師適時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起到鍛煉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
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他們的身心共同健康發(fā)展,讓他們在娛樂中提高自身的素質,美術教師作為對學生進行體驗式教育的領導者,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就是確定教學目標。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所以美術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選擇不同的體驗活動,并且要適當地將體驗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如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園,讓小學生脫離教室內單一枯燥的環(huán)境,走入生活、走入社會、走入自然,對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項事物進行體驗和感受,觀察自己感興趣的景或者物,并試著用手中的畫筆將其描繪出來。
小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會將自身情感和見解添加其中,不知不覺中對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運用,長此以往,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得到大幅提升。對于任何科目的教學活動而言,教師要想達成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必須重視其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觀察能力是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小學美術教師也要重視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要對小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有明確認識,進而結合教材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整個教學的主體,他們比較注重的是學生體驗活動的積極性。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自己最大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具有學習自覺性。小學生處于智力和思維發(fā)展的初始階段,處于典型的形象思維階段,往往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是小學生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更是其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源頭。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對其進行保護和培養(yǎng),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鍛煉,不能用成人的思維評價小學生的想象思維,要對其進行肯定和鼓勵,避免扼殺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題是“月亮”,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展開想象體驗,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有學生說“月亮”像一個大大的月餅,因為中秋節(jié)的時候他和奶奶賞月時發(fā)現月亮和月餅一樣都是圓的;有同學說月亮像一把扇子,因為夏天和媽媽在樹下乘涼時感受過月亮送來的涼爽的風。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想象并引導學生對加入個人情感的“月亮”進行繪畫,這是一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更是一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體驗式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體驗式教學的具體內容,體驗式教學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優(yōu)勢,同時分析了目前小學美術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策略。體驗式教學對推動我國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非常有幫助,教師采取體驗式美術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還能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用體驗式教學替換傳統(tǒng)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發(fā)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推進我國美術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起到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