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二高級中學 馬國棟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一系列要求。例如,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技能方法、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等??梢姡抡n程改革著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化學教師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接下來,我在查閱大量參考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圍繞如何提高化學教師素質,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
化學教育的前提是傳授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教師如何系統(tǒng)傳授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取決于教師自身是否擁有豐厚的文化知識。因此,新課程改革中,化學教師必備素質之一是擁有豐厚的化學知識,才能滿足高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需求,傳授學生完整的化學基礎知識。除此之外,化學教育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引導、啟發(fā)的過程。為保證教師在授課期間,對學生展開良好的引導與啟發(fā),確?;瘜W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教師必須具備跨學科文化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突發(fā)事件多,為保證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教師需具備課堂駕馭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按照教師預設程序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化學課堂教學實效。除此之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教師而言,除要具備豐富的化學專業(yè)知識之外,還需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進而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課程內容與學生學情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此取得良好的化學課堂教學實效。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樹立新型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推廣應用,以及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也豐富了教育內容。因此,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需具備良好的計算機運用能力,才能在化學教育教學實踐中,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化學教育教學。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超強的學科,新課程改革后,高中化學教學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化學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需高度重視學生化學實驗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綜合化學素養(yǎng)。故而,新課程改革中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化學實驗研討與創(chuàng)新素質,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帶領學生展開化學實驗,為促進學生實驗素養(yǎng)的提高夯實基礎。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素質的提高,路徑雖多,但是最直接、最簡單的路徑仍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化學教師素質的任何提升路徑,都需要圍繞教學工作崗位展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踐中,一方面有助于推動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的改革,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教師個人職業(yè)素質的提高。需強調的是教師理論實踐時,需合理運用先進教育理念、現(xiàn)代教育技能等,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高中化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高中化學教育改革發(fā)展。例如,人教版必修二“化學能與熱能”中的一個實驗教學:20g的Ba(OH)2·8H2O和10g的NH4Cl混合攪拌,通過燒杯內溫度的降低,證明熱能可轉化為化學能,教師可在生活中尋找類似材料,如廚房Na2CO3和農用化肥NH4Cl 來替代實驗,能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體驗化學能和熱能的轉變。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教學,教師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更加緊密,有助于促進教師化學實驗研討與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性,有利于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化學探究精神。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教師具備一定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重視科研才能的培育,一方面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基礎,輔以具有教育價值的資料開展教育活動,讓高中化學教師系統(tǒng)掌握現(xiàn)代教育理論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通過調查、研討、總結等方式,概括教材,開發(fā)新的教育資料,為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教育反思能力尤為重要,除有助于幫助化學教師改進教育教學之外,還有助于及時更新教師教育理念。同時,加強教育反思,有利于化學教師明確優(yōu)劣處,實現(xiàn)專業(yè)化、素質化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素質的提高,需重視持續(xù)性進修,不斷革新教育理念。需強調的是持續(xù)性進修內容十分豐富,具體涉及專業(yè)知識教育、現(xiàn)代教育技能、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等,通過系統(tǒng)的教育培訓,系統(tǒng)傳授教師各項知識與技能,以此全面提高高中化學教師綜合素質與技能水平,為推動高中化學教育改革提供保障。例如,新課程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三維目標,具體包括傳授學生系統(tǒng)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方法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主要以說教方式、機械記憶方式進行教學,不利于化學教學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但是教師持續(xù)性進修的情況下,可及時掌握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與目標,革新教育理念,從而在實踐中予以有效措施,有利于促進化學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在原電池教學中,教師教育理念的革新,可以讓學生圍繞Cu-Zn 原電池設計,在課外自己動手制作水果電池,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學知識點是基于基礎化學剖析了化學與生活、生產的關系。高中化學課程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并實現(xiàn)多方面的轉變,如再現(xiàn)型轉變?yōu)檠芯啃?、單一型轉變?yōu)槿苄?。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素質的提升,增加學科知識儲備是關鍵。我認為高中化學教師需加強學習,尤其是新課程理念學習,同時要求教師準確審視個人專業(yè)儲備情況,除具備化學專業(yè)知識之外,還要求掌握其他與之相關的學科知識和實踐性知識。
基于此,化學教師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利用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自主閱讀一系列化學相關的書籍。唯有如此,化學教師才能不斷夯實個人化學專業(yè)基礎。另外,化學教師在自主學習增加學科知識儲備時,需重視化學專業(yè)知識深度和廣度的延伸。具體操作中,我認為學校需重視閱覽室功能的發(fā)揮,結合化學學科教研組申報情況,征訂各類教育教學期刊,并設立推薦書目。同時,學校需組建教師讀書會,開展季度閱讀一本書活動,為化學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學校需定期開展演講比賽、書寫心得筆記等活動,目的是檢驗化學教師讀書情況,督促化學教師自覺多學習,真正讓自主學習成為每一個化學教師的良好習慣,讓自主學習成為提高化學教師素質的源泉,從而有效豐富教師學科知識,為更好地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提供知識保障。
總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素質的提高尤為重要。因此,教師需加強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加強教育反思、重視持續(xù)性進修,革新教育理念等良策的落實,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此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